2018年肖秀荣四套卷大题答案浓缩背诵版-马原

第一,人与自然(第一套卷)

/1,强调尊重自然(比如给蛙声一点宽容和理解)(3句话):

  •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 人们应该尊重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总结)

/2,方法论: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句话):

  •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3,方法论(XX经验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3句话):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放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十九大报告原文)

  •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键。

  • 我们必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第二,实践与认识(第二套卷)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2句话):

  • 首先是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靠总结经验吃饭)

/3,间接经验(3句话):

  • 一个人的认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 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有限,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继承性,主体可以也应该获取间接经验。

  • 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个过程。(解释XX预言被证实)

/5,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三,矛盾的观点(第三套卷)

/1,如何看待和处理创新(比如共享单车)产生新的问题?(4句话)

  •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

  • 看待和处理XX问题要坚持“两点论”。

  •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新生事物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共享+”与“伪共享”(2句话):

  •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所以说共享不是任何行业或商品都适用)

  • 新事物因为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新出现的事物并不都是新事物。“伪共享”实质是旧事物。

/3,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3句话):

  • XX和XX(比如城管和商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四,如何从辩证法角度理解变(社会主要矛盾)与不变(基本国情)的关系?(第四套卷)

  • 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 当旧的社会矛盾解决以后,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的转换与更替中,事物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变,推动事物和社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演进,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 虽然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量变,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不能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就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所以:

  • 一方面,要顺应“变”,促进“变”,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 另一方面,要立足“不变”,坚守“不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第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套卷)

为什么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

  • 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 是历史的创造者

  • 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微信号:kaoyanx)。


第六,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套卷)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突出表现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3,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可以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2018年肖秀荣四套卷大题答案浓缩背诵版-马原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