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20政治1000题考点浓缩笔记马原多选.pdf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不可能提供指导革命、建设、改 革的具体方案。

 

2、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 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 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 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4、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5、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精神”“心”等)当作世界的本 源;

 

6、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如脱离了人和物 质世界的“道”“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理念世界”)当作世界的本 源;

 

7、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它的局限在于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或者知识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注:机械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根本不同的唯物主义。

 

8、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源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 界观的基石。

 

9、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何者是第一性人类有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 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

 

10、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 的、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1、运动是标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割的。

 

①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 离开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 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 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 中有静,静中有动”。

 

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1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 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 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14、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 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人们只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中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15、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 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但既不能取消也不可能 改造自然规律。

 

17、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 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

 

18、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 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19、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 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 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成客观现实。

 

20、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和条件性的特点。联系是客观的,显然, 主体性不是也不可能是联系的特点。

 

21、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 看待。

 

①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 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

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可以 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强行去改变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是揠苗助长。

 

22、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23、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4、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

②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25、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 前途的总总趋势。

 

26、本质与现象是既对立有统一的:

 

①本质与现象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 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 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 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②本质也现象又是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7、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①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 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形式对其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 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8、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的前途的东西,新出现的事物不一 定就是新事物,不能仅凭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

 

29、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外在的否定。无条件的、绝对 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 发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30、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

 

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③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④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 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 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34、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它们是有区别的、对立的, 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①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②质变中渗透量变,即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 上的扩张。

 

35、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割裂开来,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 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它的信条:“是就是,不 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36、“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 极因素。

 

3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 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 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38、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 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 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 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9、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 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0、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 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不以人的 意志力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 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成为概念辩证法。

 

41、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 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2、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 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是一个 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 统一。

 

43、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4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 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4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首先,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②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③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47、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 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①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②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 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48、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 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的实践的具体认识的过程;又表现为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4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表现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 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0、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 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

 

51、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 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2、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5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对 真理的检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 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54、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所谓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55、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 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 的一个环节。

 

5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其中相互 包含体现在: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 真理的绝对性。

 

57、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时间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①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 认识的局限性。

②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 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 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

 

58、价值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59、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 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60、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 就得不到自由。

 

6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方面, 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 和规律。

 

①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62、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在社 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63、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 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 设施。

 

6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局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65、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 关系决定的。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 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所以,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它形成之 后,又会在政治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反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 但它的根源是经济。

 

66、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 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地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67、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 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 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68、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69、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 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70、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不管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形成 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 值量就越多。不变的价值总量平均到增多的使用价值上,即每件商品上,每件商 品的价值量就会越少。

 

7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交换价值”)。

 

72、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延期支付时执行的职能。

 

73、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 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74、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①其一,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 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了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

②其二,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③其三,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互交 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 所掩盖,具有了拜物教性质。

 

75、注意: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76、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

 

77、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 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不 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 包含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含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 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

 

7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 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79、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 小。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

 

80、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②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8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 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 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82、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 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族 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 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 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 者。

 

83、垄断产生的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 分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③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 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84、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 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①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 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②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 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③三是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括万象的社会生产都 包下来。

 

85、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 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价格+ 垄断利润。

 

86、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 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87、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①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②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③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8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89、十月革命是在列宁关于社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的理 论指导下进行的。

 

9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社会 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通向繁荣昌盛的正确道路,鲜明地展现 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开拓新的历史征程。

 

91、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 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 义导致的两级分化和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为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9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①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②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③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附件
肖秀荣:1000题考点浓缩笔记马原多选.pdf
pdf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
售价:0 积分
开通会员或更高级的会员可免费下载该文件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资料
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肖秀荣:20政治1000题考点浓缩笔记马原多选.pdf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