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大题解答

【什么是财政?各种财政现象有哪些共有特征】(1)财政的含义:国家基于一定的法律许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利,对社会财富的价值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活动。(2)财政现象的共有特征:以国家为主体2)以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总值为分配对象3)以国家权力为基础,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4)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品。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哪些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经济稳定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财政可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信息服务等方法,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2)财政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3)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一般以税收等形式筹措资金,以不损害市场机制和秩序为原则,提供公共商品。(二)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三)经济稳定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是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的三个方面。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如何发挥】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
(一)对于有外部成本的矫正:外部成本极大的经济行为,国家必须采取法律手段强行禁止,少量社会需要可组织许可生产。内部成本很低,外部成本很高的经济行为,国家可以通过“重税-高价”机制,寓禁于征,限制他们的生产与消费。此过程也就是“外部成本内部化”也叫“庇古税”。(二)对于有外部收益的矫正:内部收益较低,外部收益较高的经济行为。国家可以通过减税,免税等手段冲抵实际利润与平均利润之间的差额,称作“外部收益内部化”。外部收益较高,外部收益较高的经济行为。通过付出价格补贴,弥补规定价格与成本价格甚至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外部收益很大,毫无内部收益的经济行为。财政全额拨款是保证这类物品获得足够资源供给的唯一办法。
【当前我国政府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收入方面:国有企业依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缴纳者。国有企业是税收收入的重要缴纳者,国有企业须将利润的一部分上缴国家财政。支出方面:国有企业也以非常重要的角色参与其中。①财政资金以无偿拨款形式流向国有企业,成为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②财政资金以有偿贷款的形式流向国有企业。③财政资金通过购买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支付出去。④国有企业通过社会公益性支出,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⑤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担当起地方融资平台的角色,成为地方财政支出的直接承担者。
【决定个人收入财政地位的因素】(1)个人收入水平;决定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的可能性条件。(2)社会收入结构;(3)公民自觉纳税意识;(4)税收征管水平;(5)税制结构;直接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个人收入越是具有较高财政地位的制度性条件。
【政府财政分配关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国家和国有经济单位之间 的分配关系(2)国家和非国有经济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3)国家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4)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5)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
【简述“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求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原因:①政治因素:治安和法律设施②经济因素:社会管理工作③对于教、文、卫、福利方面的公共需要的收入弹性不断上升;(2)假定:政府喜欢多征税,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因而当政府决定支出规模时,必须密切注意公民对于赋税承受力的反应,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就是政府的支出约束条件。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外在因素是主要因素)。内在因素: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税收增长,财政支出增长。外在因素:战争、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政府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增加的财政支出,公众由于是突发危机时期所以也就接受了。
【财政支出增长的具体原因】1.政府职能的扩张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提高3.人口规模增加4.商品价格及服务费用上涨5.科学技术的进步6.突发事件7.政府服务环境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①健全法律依据②明确评价主体③完善评价指标
【基础设施投资有哪些渠道】财政融资;市场融资;利用外资
【如何理解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投资有如下特点】1)从投资动机看,政府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2)从投资来远看,政府财力雄厚,其投资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大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从投资领域看,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儿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基础性、全局性、外部效益较强的建设项目。【投资范围作如下划分】
1)竞争性行业应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通过市场筹集建设资金,其中部分项目,政府可以有选择地加以支持,参与投资;2)基础性行业主要应由政府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建设,并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参与投资;3)公益性行业主要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但是有些公益项目如教育投资,部分地吸引社会个人投资也是必要的。总之,政府投资应以公益性和一部分基础性行业作为重点。
【提高行政管理支出效益的途径有哪些】①继续推行政府机构改革②严格执行政府公务员竞争机制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④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加强行政性公共物品提供过程的监督。⑤建立行政支出财务分析体系,规范行政支出效益考核
【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1)促进社会稳定。(2)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3)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社会保险有哪些主要项目】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死亡保险
【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2)政治因素:国家的制度框架,社会政局的稳定状况,政府履行职能的行政效率,国家安全形势(3)财政因素: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财政收入征管效率,财政收入分配政策(4)其他因素:文化因素
 
A点是在较低税率水平和较高生产水平(税基大)情况下取得的,B点是在较高税率水平和较低生产水平(税基小)情况下取得的,C点的税收收入增加是通过提高了税率取得的(相对A而言),D点的税收收入增加是通过降低了税率取得的(相对B而言),E是税率与生产的最佳组合,它提供的税收收入最高,因而E点对应的宏观税率Q是最佳税率。【Q不一定=50%】☆借鉴意义:①税率、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存在着一个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佳税率。②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高税收不一定高效率。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主体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③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税率。而适度的低税率则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也会随之提高。④曲线上半部分为“课税禁区”(即“拉弗禁区”)。寻求最佳税率,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税收效应】(1)收入效应——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减少方面的影响。(2)替代效应——因征税使纳税人行为方式发生改变,而以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取代另一种行为方式。
【如何理解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使纳税人承担的税收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包括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效率原则包含两个含义(1)征收过程本身的效率。即用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2)征收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即对经济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
【公债的功能和经济效应】功能:弥补财政赤字,平衡预算收支;筹集建设资金,推进经济建设实行宏观调控,协调经济发展;调节货币流通,协调财政金融两大政策效应:①资产效应②“自动稳定器”效应③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a)国家预算——财政政策的综合表现形式b)税收——不仅是重要的总量调节工具,更是最主要的结构调节工具。其特点是:【1】调节范围的广泛性【2】作用形式的权威性和规范性【3】手段多样性【4】作用目标多级性c)财政投资——特点:【1】由国家直接控制,最能体现政府投资的意图【2】方向的选择主要服从于“高级盈利原则”,直接根据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不是具体项目的盈利水平,不完全听命于市场机制。d)财政消费——制国家预算形成的消费基金。是实现国家消费政策的重要手段。e)财政补贴——国家为了谋中特定需要,给与某些社会主体的无偿补助f)财政信用——国家采用有偿方式分配财政资金的行为,包括财政收入信用(主要是国债)和支出信用两个方面g)折旧——这就越大,应缴税金就越少
【挤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当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的政府购买性支出可能会挤掉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使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下降。这种财政购买性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降低的效果被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1、购买性支出乘数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财政政策的调控工具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2)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对世界经济依存度提高,财政政策注重相机抉择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配合4)调控与促进发展和推进改革相统一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功能】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特定形式,是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无偿转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一般具有以下功能:(一)弥补纵向财政失衡和横向财政失衡(二)矫正辖区间外溢效应(三)实现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
【试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我国于1994年初步形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是以各级政权之间事权划分为依据,根据不同税种的不同特性,将其分别划归不同财政层次,确定不同政权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管理体制。(三)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1.支出范围的确定: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确定相依的财政支出范围2.收入的划分:按税种划分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形影的设立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3.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为保持原有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目标,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为顺利推行分税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原体制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逐步过渡至规范化。(四)基本成效1.分税制体制以事权划分为依据,税种划分收入得分税制体制,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2.地方各级政府理财思路明显转变,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3.促进了财政总体财力和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五)存在的缺陷1.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级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规范2.收入划分尚需进一步完善3.省以下分税制基本没建立起来4.转移支付制度不尽科学和规范


附件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大题解答.pdf
pdf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
免费内容(注册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资料
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大题解答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