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权力,制度,文化终版

权力•制度•文化
结构选择---指国际体系结构约束国家行为并决定国家行为的结果。
制度选择---新自由制度主义设定的国际体系特征是国际制度,而制度的选择就成为了新自由主义制度主义的核心,即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
文化选择---国际体系中共有知识或观念的分配,分配的作用对象是作为国际体系单位的国家

第二篇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
20世纪初期,一战之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的主要理论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性是善良的,或至少是可以改造的,战争可以避免。战争不是人性的产物,而是环境的结果。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一些人的良知误入歧途,人类可以通过教育改造人性,避免战争。
(2)  倡导国际主义,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理想主义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对外政策中强调国家利益是狭义的民族主义的表现。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对外决策的民主进程,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的起因。
(3)  建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保卫世界和平。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的“宠物”,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理想主义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石”。
(4)  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的行为,从而最终使世界避免战争。
(5)  提倡国际道德,确保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认为,维护国际道德的途径使,通过国际联盟对实行侵略的国家进行制裁;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作用,提高民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
从以上可知,“国际主义”、“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外交实践。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倪世雄书)
从理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主要分歧具体表现在:
(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认为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到达善;现实主义认为
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  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
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世界里是行不通的。
(3)  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视之为
维护国际关系秩序唯一有效的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
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
也常常名存实亡。
(4)  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
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
空想。
(5)  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
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问题是束手无策;现实主义人类利他主义是
一种空想,历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和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
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地得到实现。

《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名词解释考点)
1939年发表,作者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该书对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2、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权力的产物;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的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二十年的危机》一书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现实主义观点阐述国际关系的著作,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卡尔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1、在一种近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很难界定普世的道德,国家只能在道德与权力之间寻求平衡,也很难依赖国际舆论,因为没有统一的一致的国际舆论,而只有国家舆论。
2、权力是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政治的实质。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是软弱无力的。
3、国际利益的和谐是虚幻而不是事实。国家之间利益冲突时现实存在。利益冲突不是国家之间互不理解、互不沟通造成的,而是国际政治的实质所在。

卡尔关于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
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 
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

卡尔国际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三个基本命题)
1.    道德的虚幻。在近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难以界定普世道德,国家只能在道德与权力之间寻求平衡,也很难依赖国际舆论,因为没有统一的国际舆论,只有国家舆论。
2.    权力的重要。权力是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政治总是权力政治,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是软弱无力的。
3.    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国家间利益和谐是虚幻而不是现实,利益冲突不是国家间相互不理解、相互不沟通造成的,而是国际政治的实质所在。

《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     (名词解释考点)
1948年由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汉斯•摩根索发表,标志现实主义学说的成熟。书中,摩根索总结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认为利益-权力是一个客观范畴,是普遍有效的;某个特定国家的道德与天下服膺的普遍道德规范不能相提并论,主张人们应当把所有国家视为追求权力的政治实体;反对理想主义的道德主义和法律主义观念,主张赤裸裸地追求国家权力和利益,这些观点适用于50年代美苏全球争霸的需要,但它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唯一行为体,主张完全理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传统特点,引起了其他学派的批评。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1)  政治是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为了使社会
  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2)  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
实主义的核心,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其他学科。这一概
念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
(3)  以权力界定利益是普遍使用,客观存在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权
力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会随着制定对外政策所处的政
治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4)  普遍的道德原则不能用来指导国家行为。政治现实主义深知政治性动的道德意义,个人
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但是普遍道德原则不能以其抽
象的形式应用于国家的行为,而必须渗透到具体的时间地点的情况中;
(5)  普遍的道德法则与一特定国家的道德要求不可混为一谈。后者与各国的国家利益的差异
有关。所有国家都有一种把自己国家的模式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冲动,但是,政治现实主
义认为,某个国家的道德可能适用于特定的国家,但并不一定适合更大的范围;
(6)  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因此政治现实主义与
其它学派之间的区别是真是的、是深刻的。

现实主义思想大厦的框架是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新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 沃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 (名词解释考点)
1979年,由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沃尔兹发表,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巅峰之作,该书以自然科学理论标准衡量,至今仍是国际关系理论界最严谨,最简约的著作,它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为前提,将以主要国家实力分配为基本内容的体系结构视为国际政治的核心变量,形成了以国际体系结构解释国家行为的严禁体系理论,简称“结构选择”;以方法论的标准衡量,该书具有高度的理论简约性和可证伪性,比较容易演化出理论假设,通过理论、假设、数据、验证的步骤,得出分析结果。该书是国家关系学引用率最高的书,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第二阶段的集大成著作,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学科趋于成熟的标志。

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要不断追求权力,新现实主义认为对于国家,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有风险。国家应该试图拥有适度的权力。重要关头,国家最终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

沃尔兹对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三个假定:
1.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
2.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体
3.对体系稳定和体系单位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体系结构。即是“结构选择”。

新现实主义(沃尔兹)对古典现实主义(摩根索)的三大重要修正:(10年简答)
1.把国际政治的第一推动从人性发展到了无政府性。摩根索认为人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
改变的事实。但实际上,人性无法测量,也无法证否,因此是先验的判断,缺乏科学性,而无政府状态才是国际关系客观存在,是社会事实。国际和国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状态。
2.无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考虑。以无政府状态为基本标志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
系,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无限制的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自我生存。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的权力是国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国家政策的目的,
国家获得权力是为了国家的生存。在无政府条件下,外交手段的作用有限,只有军事实力
才能保证国家的生存,国家间的利益冲突说到底是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关系事件也
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看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三大支柱:
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2.国际关系的行为体:民族国家
3.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主要因素:国际体系的结构

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
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说及意义:(08年考题)P35--37
1.国家中心说。梅奥尔曾指出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主权国家为中心,以主权国家之间的
 交往为主要内容,主权国家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对内有绝对权
威,对外不受任何其他权威的制约,任何跨国界活动必须由国家从事或是得到国家的允许,
这就确立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2.单一国家说。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是独立的行为体,能够独立地确立国家的利益,
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的目标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国家超越时空的最根本利
益是民族国家的生存。尽管国家处于复杂的、多元的国际环境中,但是,这些因素的总和
只是构成了国家决策的环境。决策环境可以对国家决策其限制作用,但不能起到决定作用,
最后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
3.理性国家说。国家行为体在某一给定环境中,能够确立国家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
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对现实主
义来说,国家理性基本上属于赫伯特•西蒙所说的实质理性,即只强调行为体根据自己
的目标,按照预期的效用大小,排列和选择政策方案,因此可以推断,在同样的环境中,
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家决策者,无论是谁,都会作出基本相同的理性决策,故国家行为
也会基本相同。

意义:国家中心说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研究单位;单一国家说指明了国家利益在特定时
空断面上的单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理性国家说则强调了国家行为的可知性和可预测性。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两大论点
1、国际体系的自在性和独立性。政治学中的国际体系和市场相似,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单
位—国家则与市场中的个人相似,诸多国家行为体的活动导致了国际体系的建立,一
旦国际体系建立起来,便不再受国家的限制,像市场一样成为自在的独立的,超越国
家并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东西。
2、体系结构是体系层面最重要的特征。体系结构不是结果,而是原因,也就是说,国际
体系结构影响了国家的国际行为,类似于市场的规律约束个人行为一样,顺国际体系
规律而动的国家会生存并发展,逆国际体系规律的国家则衰退并灭亡。这就是沃尔茨
所谓的“结构选择”,即体系结构约束国家的行为并决定国家行为的结果

新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国际政治的结构方面,因此也称之为“结构现实主义”。它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结构的单元的排列方式对国际政治进行阐述。国家作为统一的,以生存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单元。结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各单元的实力对比变化造成的。

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
(1)  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者;
(2)  无政府主义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
(3)  国家最大限度地追求权力或安全;
(4)  国家通常采取理性的政策;
(5)  国家有时也会依靠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实现其目标;
(6)  国家体制诸方面,特别是国家间权力分配,是形成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基本模式的重要
原因。

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
一、    对国家中心说的批判
1、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新现实主义完全抽象化的国家失去了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他相
关属性,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为基本研究单位的原则;另外,现实主义本身就
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解决问题”的理论,目的在于维护现有的国际和国内社会
中存在的阶级关系,在研究南北关系这一方面,现实主义这一缺陷就暴露无遗。
2、比较政治学派认为现实主义相信,一个国家对外政策不能、也不应该反映国家的国内政治。这样就把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完全分割开来,而实际上,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是密切相关的,国家的行为往往受到国际体系和国内体系两个层面因素的制约,许多情况下,仅仅一方面的影响很难使人对一国的国际行为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二、对结构选择说的批判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强调了国际体系结构,但忽视了国际体系中的进程,国际体系应该有结构和进程两个并存的方面,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国际体系的进程,这种进程又反过来影响单位的行为,所以国际进程可以在国际体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影响国家的国际行为。
三、    对国际体系无政府逻辑的批判
建构主义指出: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体系固有的东西,而是行为者在互动的社会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状态。无政府性是文化、是观念的结构、是人为的现象,不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并且无政府状态不仅仅只有霍布斯式一种,而应分为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的文化三种。

冷战后,现实主义发展依然以权力为中心,出现两个不同轨迹,最大现实主义(典型代表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最小现实主义(典型代表是新古典现实主义)。

冷战后现实主义的发展
1、最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 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
基本命题:1.权力是大国的政治根本,大国为权利而互相竞争。
2.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时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鼓励国家追逐霸权。
基本假定: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 
2.大国具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力量 
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其他国家的意图 
4.生存是国家第一目标 
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
其中第三条,国家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拥有多少权力才能保证生存,却使进攻性现实主义具有了极端现实主义特征。认为国家必须追求无限大的权力,因而争霸也就成为大国关系的必然态势,任何一个上升的大国都必然成为原来主导国家的敌人。国家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体系中的霸权国,争霸的结果又取决于经济和军事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这就是大国政治的必然悲剧。

2、最小现实主义:
第一类仍是体系层面的现实主义理论,放弃了体系结构作为解释国家行为的唯一重要变量,开始考虑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的作用,研究国际制度在减弱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作用。代表人物—格里科(详见P50)
  第二类是国家层面的现实主义理论,即所谓新古典现实主义,主要考虑了国家以及国内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亦即“倒置的第二意向”理论。(P51)
  第三类更多的是个人层面的现实主义理论,将政治心理学的认知理论作为主要理论依据。“威胁均势”理论—沃尔特(P52)

第三篇
自由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
格劳秀斯的国际社会和法制思想,洛克的个人主义和权利政治理念,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康德的世界永久和平理论等,构成了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源泉。

自由主义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哲学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由于他通常在雅典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斯葛多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学派是唯心主义的.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限,宣传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这种理论是为马其顿统治希腊服务的.在国家观方面,斯葛多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的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

英国学派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关系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多是在英国接受教育或担任教职的学者。这些学者尽管并未构成一个观点划一的学术团体,但他们拥有一些共同或相近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概念,例如都接受“国际社会”的概念,并且都倾向于运用历史、法律、哲学等传统主义的研究方法。就英国学派而言,有关“国际社会”的研究室最受国际学界关注的方面。英国学派是国际体系的综合性代表,多年来,该学派一直强调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三个竞争的传统,即霍布斯主义或现实主义传统,康德主义或世界主义传统,以及格劳秀斯主义或国际主义传统。

格劳秀斯与《战争与和平法》(名词解释)P57
是又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于1625年发表的一部法学著作。这是第一部系统讨论国际法的专著,详细地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对各种法律的讨论,与国际关系密切有关的是关于国家之间法律的阐述,包括正义战争,法律和战争的关系,战争的规则,对平民和战俘的处理,战胜国的义务等问题。它的问世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确立了国际法标准,对当时和后来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关于国际法和国际制度的思想在后来的自由制度主义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格劳秀斯的理论与政治现实主义的异同
相同之处:格劳秀斯的理论接受了斯宾诺莎和霍布斯关于人性的观点,从人的自然状态推导出国家处于不断地利益冲突中,承认国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无政府状态,同时,也承认国家的理性和自私特征,认为国家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国家利益,这些方面和政治现实主义有相似的看法。
不同之处:格劳秀斯的理论与政治现实主义有实质性的不同。他虽然承认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实力均衡对于秩序的意义,但它同样也重视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认为国家法和国际规范可以帮助造就一个有序的国际社会,这就是格劳秀斯理论中最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成分,与政治现实主义所强调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特征是国际体系结构,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格劳秀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1、    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社会说。格劳秀斯认为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就是非社会的无序的混乱状态,他承认国家体系是一个无政府社会,即在国际体系中虽然没有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的政府,但是可以存在秩序,他认为这是一个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即国家组成的社会,既然是社会,就存在社会秩序,那么国际法就是维持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    格劳秀斯强调了国家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主张尽力防止战争发生,但在国家体系中战争是难以避免的,尽管这样,他仍然强调战争只能在正义的名义下,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因此他把战争与和平法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对战争行为的缓释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削弱。
3、    格劳秀斯认为国家行为具有可约束性。因而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他的理论中包含了国家转让主权的内容。在任何社会中,绝对主权是不可能存在的,国家的确立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国际机制(名词解释)
机制(regime)一词源于拉丁文regimen,意指“规则、指导、指挥、管辖”。《牛津英语词典》中“机制”一词的释义为“方式、方法或规则、管理,或指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体系或机构”。联合国国际法庭在1980年曾宣布,“机制”是“具有自制力的外交法律规则”以及“法规和规则系统”。

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机制提出了多种定义,但最典型、被引用得最多的是以下三种:
1.斯蒂芬•克拉斯诺认为,国际机制是指“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里组织和协调国际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2.唐纳德•柏契拉和雷蒙•霍普金斯认为,国际机制是一种国际行为的特定模式,存在于国际关系中每一个带实质性问题的领域,任何一种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都伴随着相应的“原则、准则和规则”。简言之,国际机制就是“国际行为的机制化”。
3.奥伦•扬等人则提出,国际机制是指国家间的多边协议,旨在协调某一问题领域的国际行为。
从这三种典型的定义可归纳出国际机制的三个要素: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其中的核心是“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原则是指“对事物的信念,因果关联和忠诚的行为”;准则是指“行为的标准、权利与义务”;规则是指“行为的具体的准绳”;决策程序是指“作出和贯彻集体决定的主导实践”。[BuyView]

格劳秀斯派(名词解释)
以雷蒙•霍普金斯、唐纳德•柏契拉和奥伦•扬为代表。
首先,认为国际机制无处不在,是国际体系发展的一个新现象,指出:“机制存在于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甚至存在于那些传统上被视为完全无政府状态的领域,如大国争夺。因为政治家几乎总是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受到原则、准则和规则的限制的。”正如相互依存不仅会导致合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冲突一样,国际机制不仅存在于合作的特定问题领域,也存在于易产生冲突的领域。国际行为一旦成为惯例,就会对外交实践形成道义限制。“惯例的行为产生公认的准则。”
其次,该派不同意认为由主权国家组成国际体系仅受均势限制的观点。他们指出,代表国家的领导集团才是国际关系的实际行为者。领导集团有着广泛的国家和国际联系,它们在国际关系硕大的网络中行事,必然受到超越国家的原则、准则和规则的制约。国家支配超越国界的行为和维持对国际体系各方面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安全和国家生存并非是唯一的对外目标,武力在国际政治中并不起单一的重要作用,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趋势是比均势更重要的限制因素。
第三,该派展示了一种新的视野,认为国际机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未来世界模式”,它的起步是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国际机制虽不能马上成为现实,但它对今后世界秩序的建立、调整和加强将起积极的作用。

洛克与个人主义政治观(名词解释)P62
洛克是启蒙时期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是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开拓和政治理论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有限政府权力的论述。他为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两大基础:即个人享有自然权利和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洛克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就是《政府论》。他对西方国际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影响在于他的个人主义政治观,洛克认为个人是第一位的,国家是第二位的;个人是本源,国家是派生的;个人是目的,国家是手段。个体先于集体存在,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任何集体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保护和实现个人利益而成立和发展的。

洛克的自由主义观
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强调国家是在基于个人同意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的作用仅仅限于保证稳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以保证个人在这种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医院相互交往,故洛克认为,个人是第一位的,国家是第二位的;个人是本源,国家是派生的;个人是目的,国家是手段。个体先于集体存在,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任何集体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保护和实现个人利益而成立和发展的。所以,作为集体形式的权力,包括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而转让的部分权利。

洛克对自然状态的看法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异同
相同之处:两者都承认人在进入有效政府的社会之前是处于自然状态这一假设。
不同之处:1、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是战争状态,是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场。人们不可能有利益的和谐,唯一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利维坦即强大的集权政府。
2、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是平等的状态,人受自然法的约束,才真正有了自由,生存和财产的权利,这与战争状态截然不同;洛克认为霍布斯混淆了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状态的相对状态是市民社会,而战争状态的相对状态是和平状态,战争状态可以存在于市民社会中,也可以存在于自然状态中,当然由于市民社会中共同的法官可以制止一些不正当的武力行为,战争可能性不自然状态下小,总之,洛克认为的自然状态是和平与平等的状态,是天然和谐的状态,哪怕出现战争,也是因为少数邪恶的人力图剥夺他人的自然权利才会出现。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洛克的继承
1、对国家作用的认识。自由主义学者认为当今国家的作用远不及过去,国家主权必然受到侵蚀,绝对的国家主权已不复存在,面对世界上各种涉及人类的问题,一国政府无力也无法提供解决方案;另外,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世界越来越小,国家对国民的控制也越来越小,国家的利益更多要让步与社会和公民的利益,这些弱化国家作用和国家主权的概念表达了洛克思想中个人权利大于国家,政府权力的有限观点。
2、对主权和人权的认识,这一点更表现出洛克的民权至上的思想,现代自由主义学者在国家主权和人权之间更多的是选择人权,他们认为个人是第一位的,是目的,国家是第二位的,是手段,所以个人权利限于国家权力,个人不仅是国家的主体,也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没有个人安全,真正的国家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政治专制主义的代表,也是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是获得贵重金属的重要条件,所以主张政府控制国民经济,以便利用经济力量增强本国国力,削弱其他国家的国力。对于国际贸易,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必须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认为国际贸易是非得即失的零和游戏。

重商主义的三个理论假设
1、    政治是第一位的,经济是第二位的,经济必须为政治服务。国家是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行为体,国家利益决定经济发展。
2、    国家的财富和国力之间有着直接的、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财富可以发展海军,海军可以保护贸易,贸易可以增长财富,循环往复,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所以为了增强国力,国家对内对外都要实施高度的经济控制。
3、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秩序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必然导致冲突。国际贸易的基本特征是利益争夺和财富消长。

亚当.斯密与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代表作《国富论》。
1、    提出并论证了“看不见得手”的重要概念。亚当•斯密认为这只无形的手可以掌握人们自私和理性,使每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变为促成集体利益实行的行为,简言之,就是主观上利己的个人,由于“看不见的手”的控制,实际上必须从是既利己又利他的事情,这即所谓的主观上为个人,客观上为社会的自由派观点。
2、    抢点资本主义是最好的经济政策。亚当•斯密不赞成对市场的非理性干预,认为个人支配的资本,只要不受外力的干预,尤其是政府的干扰,则可以达到最合理的利用。国家的财富和国力的增长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而其增长又依赖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是否能够自由追逐个人的利益,而资本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由放任,这就为追求财富的增长提供了条件。
3、    认为国际贸易是促进国家福祉的重要手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专业分工,并希望通过自由贸易促进各自生产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既可实现剩余产品价值,又可为本国劳动成果开辟市场,如果各国均实行自由贸易的话,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4、    认为自有资本理论中最重要的行为体是个人。自由的个人是亚当•斯密理论的灵魂,他们在市场中自由的买卖,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任何集体的干预都会破坏人类的集体利益。

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思想对国际关系方面产生的影响和贡献
1、    斯密的放任资本主义对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发展有重大意义。当今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大假定即:1)政治经济活动的行动体不仅包括国家,并且包括非国家行为;2)行为体是自私的,理性的;3)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获益的机会。这三大假设的原型就来自于斯密的自有资本主义理论中。
2、    斯密的理论为后来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研究框架和研究议程。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上,首先在理论假定方面,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假定是理性和自私的个人,即经济经济人的概念,所有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都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的。第二,斯密经济人的概念不仅仅影响这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由这一概念的=得来的理性主义方法论对于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发展,对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康德 启蒙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论永久和平》
康德政治哲学观
1、人性观。康德与人性中兽性共存的是人的理性成分。人的理性成分使人能够在理性的指导下,在原则和道德的制约下采取行动。如果人要真正的获得自由,理性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出来的状态和行为就是共存与合作,这显示了他对人类和人类正直的乐观主义态度。
2、历史观。康德认为人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史历史哲学的主题,他还认为人类不断地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并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使用智慧的意志和勇气。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人的理性,方向是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3、道德观。康德发现政治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并有一定的矛盾,政治强调权利,道德重视原则,在康德的政治哲学体系中,道德占主导地位,权利是从属的,政治最终是要服从道德原则的,康德的政治道德含义丰富,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承认和尊重人的权利。
4、国家观。康德认为国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其成员权利不受侵犯,保证每个人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条件下自由行动的自身权利。康德还坚决反对家长式的专制主义国际,认为防止专制主义产生的方法就是建立共和制国家,一个融合了道德原则,个人主义和社会秩序的政治社会。

康德自由主义的两大遗产:
一,和平联盟说,指自由民主国家之间协商解决利益冲突的状况和持续和平的存在。
二,国际冲动说。指和平仅存在自由民主国家之间。由于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之间的战争仍然可能爆发,民主国家仍然具有国际冲动的特征。

《论永久和平》提出六个达成永久和平的初始条件:
1.不秘密保存未来战争的物资
2.不兼并独立国家
3.以民兵代替常规军
4.不举债发动战争
5.不干预其他国家事务
6.不采取未来和平的敌对行为。

永久和平的决定性条件:
1.每个国家必须是共和政体制,即民主体制。只有在这样的体制下,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才能吻合,绝对权力才可以得到抑制,民主体制是战争的重要制约因素。
2.国际法的基础是自由国家之间的联盟。首先,自由国家联盟是民主国家之间建立的一种国际和平共同体,是国内共和体制的自然延伸;其次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一致;第三,国家法和国际规则对联盟成员国的约束;第四,联盟不是和平条约;第五,这种联盟可以逐步扩大,乃至遍及全球。 
3.世界公民权利的条件是普遍善意的。其包含了两种权利。一是国际政治中的言论自由和对他国政治生活发表评论的权利,这样才能使不同国家的民众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二是自由贸易的权利。

康德关于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之间战争的论述
1、    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由于战争不会危及他们自己,不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福利而对战争发动的顾虑很小。同时,专制国家在发动战争的时候没有共和国内在的谨慎和犹豫,因而更倾向于发动战争。
2、    自由国家认为专制国家的政治基础不是公民的同意,而是少数人对权力的垄断,所以这样的政权和制度是不公平的。

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分
1、    自由主义自始自终强调的概念是个人主义,个人高于群体,高于国家;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个人在一切政治活动中都是目的,不是手段。经典自由主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思想内涵:.政治领域,自由主义在涉及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方面强调个人权利,建立宪政政府,以代议制政府和法律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经济领域,提倡以个人财产权为基础。以个人自由选择为动力的市场经济。限制国家对个人为活动主体的市场的干预;社会领域,关注弱小个人,提倡社会正义;哲学自由主义,力图在一个超越具体政治,经济,社会的层面上进行讨论,建立个人至上的哲学体系。
2、    自由主义表现出明显的进化观点。自由主义根据随对人的重视,相信人的理性和产生于理性的行为可以使世界朝着有利于实现人的潜能和价值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和平,繁荣和正义所必须的各种条件,促进人的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永远处于权力相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而是相信人的理智和道义精神可以促成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向着更加和平和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    自由主义强调合作和合作的可能性。国家关系的核心成分不仅仅是现实主义强调的利益冲突,因为冲突可以通过协调加以解决。自由主义认为合作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机制,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制度来加强国际合作,规范国家行为。
4、    自由主义还表现出突出的多元意识。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一个单一的,医院的自在的行为体,而是一个有代表各种利益的不同个人组成的团体;自由主义是分析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而社会现实始于作为有意义行为体的个人,自由主义试图理解有个人组成的团体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因此,自由主义观点把国家和社会区分开来,把所谓的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区分开来,这样国家就全然不是现实主义理解的那种单一理性的国家了。

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体系:P84
1.政治领域,自由主义在涉及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方面强调个人权利,建立宪政政府,以代议制政府和法律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2.经济领域,提倡以个人财产权为基础。以个人自由选择为动力的市场经济。限制国家对个人为活动主体的市场的干预。
3.社会领域,关注弱小个人,提倡社会正义
4.哲学自由主义,力图在一个超越具体政治,经济,社会的层面上进行讨论,建立个人至上的哲学体系。

第四篇
新自由制度主义
代表人物:约瑟夫•奈,基欧汉
代表作《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自由主义重振旗鼓的宣言。否定了现实
主义的三个基本理论假说,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理论模式,强调跨国家的关系。
基欧汉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对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1984年发表重要
著作《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争斗》
在这部著作中,基欧汉批判了吉尔平等现实主义学者在霸权理论方面提出的基本观点,建立
了关于国际制度的功能性理论,认为霸权可以帮助建立国际机制,但是霸权衰退并不一定意
味着国际秩序的丧失。业已建立起来的国际机制在霸权之后仍然可以维持国际合作。本书还
对国际机制的形成、条件、维持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战后能源等领域的状况,对
规则领域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重点突出冲突与合作这两大国际关系主题之一的国际合作问
题。这部书是系统研究国际机制的第一本有分量的专著,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第一部重要
著作。

1986年,肯尼思•奥伊编写了论文集《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收录了当时知名国际关系学
者的论文。集中讨论理性国际行为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合作的可能和条件。既收入了专门
以学科建设和学理探讨为目的的各种理论文章,也收入对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机制和国际制
度理论进行实证性验证的文章,既讨论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也讨论了包括国际安全
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合作。本论文集标志新自由制度主义正在超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力图朝
着全面国际关系理论的方向发展,至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日以增强。

1985年,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对现实主义基本假说展开全面批判。提出了自由
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分支:级认为自由贸易促进和平的商业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促进和平的
民主自由主义;国际制度促进和平的制度自由主义。

1989年,基欧汉个人论文集《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明确使用了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学派名称,界定了该学派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概念,指出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传统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既继承又有着根本不同的关系,探讨了国际合作的条件,国际制度产生和作用,国家与国际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复合相互依存”:三个基本特征,
1存在着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使国际社会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大大加强
 2越来越多的问题进入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区别日益变小 
3军事力量的多元作用日益明显

《权力与相互依赖》提出的三个与现实主义针锋相对的基本假定是:
第一,否定现实主义以国家为国际关系惟一行为体的命题,认为国家不是单一的理性行为体,其他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大影响.
第二,军事安全并非总是国家的首要问题。其他问题也会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第三,军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

比较分析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国际关系三个基本命题的论述{08年考题}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冲突,是国家为权利展示的斗争;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国
际关系的实质是合作,是国际社会秩序进行的努力。
1、现实主义对于国际关系的三个基本命题:首先,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既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现实主义认为这种无政府状态的结果是使国际社会近似于霍布斯描述的自然状态,社会成员的生存时时受到威胁。所以国际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国家之间竞争和冲突的温床,从根本上限制了国际合作;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意味着国家能够独立地确定国家利益、制定和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能够确立对外战略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后果,并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国家对内行使最高权威,对外不必服从任何其他权威;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安全利益,即国家的生存。维护安全利益的最基本手段是国家的军事力量。
2、新自由制度主义承认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但从同样的命题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一样。首先,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的社会。国际社会可以是一个无政府的有序社会,既然国际政治中有国际社会的概念,就说明国际社会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成员也就有一定行为规范,况且,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有的时候冲突,有的时候合作,证伪检验说明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充要条件;其次,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一般自由主义不会接受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这一基本命题,,但新自由主义却恰恰接受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第三,国家是自私的,将本国家利益置于对外关系的首要地位,以现实自我目标为最基本行为动因。所以,作为自私的、理性的国家首先考虑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合作的方式很可能是成本效益较高的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
因此,现实主义根据其基本命题得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系统是国家自
助系统,国家的利益不同,自然会在交往中产生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冲突是国际社会的
基本特征,并且,由于各国均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冲突的根本调解是不可能的。冲
突的解决往往要取决于冲突中国家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所以争夺权力就成为国际社
会的实质问题。
新自由制度主义根据其基本命题得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国家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
着合作的条件,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

新自由主义认为产生欺骗的原因 P99-100
新自由主义认为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行为体在相互交往中的欺骗行为以及各方对于对方欺骗行为的担心。产生欺骗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三个原因是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博弈的效用结构,就是向最好处争取,做最坏的准备;
其次是未来影响效用不足,对未来结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参与人现在是否采取合作行为。参与人对未来的重视程度越低,就越倾向于欺骗,当前采取合作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三是在国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非互给的单方合作行为。

国际合作的定义。P95-96
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国际领域或双边关系中所进行的协调,联合行动乃至结盟或一体化。它一般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是互利的,即合作的各方均确认,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有助于维护各自的利益,从而结合在一起。但也存在非自愿性合作的情况,即一方强迫另一方采取某种合作形式,这种合作往往是不平等的,是非互利的。国际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几乎所有的国际关系领域。普遍存在于所有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乃至非行为主体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中,是自国家间关系出现后就一直存在的一种国际相互作用形式,并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它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际准则
 是各个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行为,处理其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或者是由国家间,国际组织内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间的规章,协议,宣言等形式明确表示出来,或者以各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或在实践中自觉贯彻的形式而存在。国际准则也可说是指各类行为主体有形或无形的普遍共识,认可和自觉遵循的规章和原则。有形表现为协议,宣言,声明和条约;无形表现为默契,主要来源于习惯,多属道德规范。国际准则属于长期适用和被普遍承认的原则,既是行为主体间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为主体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它与国际法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国际制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说的国际制度是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行为体活动、帮助行为体的期望趋同值。国际制度包括三种形式,
1)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正式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和非政府组织(NGOs),如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
2)国际制度,即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如海洋法、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组织等
3)国际惯例,指有非常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例如未以明文确定下来之前的外交豁免,非世界贸易组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际互给行为等。

▲国际制度的三个特征:
1. 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成员认可或达成的规则,代表某个领域的行为准则,因而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大多数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基本遵守这个制度,因此国际制度的权威性确定了国际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
2. 国际制度的制约性。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基本遵循国际制度的规则,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有着制约作用,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就要符合国际制度的规范。国际制度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可以协调国家间的政策行为,使对方或多方实现共同利益,避免共同的失利。国际制度的建立取决于国家、尤其是大国自愿行为,但是,国际制度一经建立,就对所有参与制度的成员国家具有约束作用。
3. 国际制度的关联性。国际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是霸权国为维护国际体系而单方供应给国际社会的规则,而同样重要的是国际社会成员需求的结果。不断的需求刺激不断的供应,结果是国际制度的不断延展,使得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一种国际制度网络体系,使各问题领域的制度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国际制度的关联性。

国际制度对解决“合作困境”的两个效应:
1、国际制度的纵向效应,指在一个给定问题领域内违反国际制度的行为不会被视为一个孤立行为,而被视为同一问题领域一系列国际行为体中的一个。(长期利益)
2、国际制度的横向效应,又称网络效应或者问题联系效应。国际制度的关联性表示,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但一个问题领域的国际制度相互联系在一起,不同问题领域的国际制度也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问题领域的具体规则会连成网络,不同领域的国际制度也会连成网络。(全面利益)
国际制度促进合作的两种功能:惩罚,服务。(P103—105)
国际制度促进合作的主要手段:通过制裁对于故意不合作违规行为的惩罚
                              通过服务对于违心不合作行为的纠正

相对收益问题(P110)
相对收益问题阻碍合作的现象在国际环境中十分明显。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环境中,任何国家的第一利益是国家的生存,国家保证生存的最终手段就是国家的实力。所以国家在任何国际关系中的根本目的都必须是增加自己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实力。在合作关系中,这种考虑并不会因为自己获利而消失。如果合作伙伴在一系列的合作中的得益不断超过自己的得益,积累下来的结果就是对方的综合国力超过自己,就会成为潜在的对手或敌人。因此,相对收益问题是国家进行合作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格里科根据相对收益的推理,提出了5个条件:
1、    如果对方是长期的敌手而不是长期的盟友。
2、    如果涉及领域是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发展。
3、    如果国家的实力处于下降而不是上升期。
4、    如果对方在一个问题领域的收益能够比较容易而不是比较困难地转换成为同问题领域的权力。
5、    如果对方在一个问题领域的收益能够比较容易而不是比较困难地转换成为其他问题领域的权力。

新自制度主义批判:P106-111
国际制度的阶级性、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因素、国家对于相对收益的考虑说明国际制度在促进
合作方面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领域的英国学派

第五篇
代表人物:温特
代表作:《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对主流国际关系一致认可并作为研究起点的核心概念—无政府状态—提出质疑,强调了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建构特征,否定了国际社会存在单一无政府逻辑的假说。是建构主义学派的正式宣言。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全面提出阐述了温特社会建构理论的著作。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有两个:
第一,国际关系结构主要是国际政治文化,而不是权力和制度;
第二,国际政治的文化不仅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而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

建构主义
温特1999年出版的著作《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全面阐述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力图在主流的理性主义和非主流的反思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建构主义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基础,以理念主义为本体论基础,以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基础,强调观念的重要意义,主张对国际关系的文化内涵展开讨论,对国际体系结构对于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作用进行深刻入的分析。建构主义质疑现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定,从社会互动角度提出国际关系研究新议程,创建了以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理论。
主要观点是:
1、国家是体系的主要行为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2、国家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的,而不是物质的;
3、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认同构成利益。即主体间的社会互动形成共有观念,共有观
念形成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
4、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

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概念“规范”、“认同”、“文化”。
  “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建构而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原则以及共同体分享的信仰,不仅影响和规定着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利益、优先选择以及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行为体理解什么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段去获取他们。因次,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
   “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温特提出两种认同类型“整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为体之间存在移情联系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
   “文化”,建构主义认为, 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

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贡献在于:
1、他以独特的角度显示了第三次论战的性质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争;
2、他更明确的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要旨;
3、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忽视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认同和利益问题,温特所主张的批判的、反映主义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把文化、认同和利益因素及其结合带回了国际关系研究。

80-90年代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趋同及主要分歧(09年论述题)
第一、    理论框架趋同。二者的理论基底都是理性主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对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上。新现实主义一直把国家作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把它定义为利己的、单一的理性行为体,国家的利益完全由内部因素预先决定,新自由制度主义承认国家行为体的理性假定,把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视为给定因素,独立于行为体的实践活动和相互作用。
第二、    世界观趋同。二者都接受物质主义理论,不承认观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对新现实主义来说,观念是无足轻重的,对新自由制度主义来说,观念能够成为一个与权力和利益并列的自变量,具有独特的因果作用,但观念与权力和利益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并列的关系,观念的作用也只能是弥补物质权力和利益解释能力的不足。
第三、    认识论趋同。二者都坚持科学实证主义的原则,反对任何诠释性理论。两派的学者都认为存在国际政治的客观事实,虽然这样的事实总是不能完全得以揭示,但部分的解释是可能的。
第四、    研究方法趋同。两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承认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又派生出三个基本假定,首先,无政府状态是给定因素,“客观存在”于国际体系中;其次,由于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恒久的基本特征,所以,国际关系研究必须以无政府状态为起点;再次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秩序只有一种逻辑,即霍布斯自然状态的逻辑,国际体系必然也就是一个非自助体系,而基欧汉更是从来就没对无政府状态的根本性质提出过质疑。
第五、    研究层次相同。都坚持体系理论研究方向,认为诸如国家和个人层次上的研究无法构成国际政治理论。
由于上述根本问题上的趋同,二者的研究议程也相互吸引和相互靠拢,到90年代,两派的主要分歧就在于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的合作问题:新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使国家在整体上趋于不合作,相对收益是国家考虑的主要问题,国际制度不能从根本上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导致稳定和持久的国家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则承认无政府逻辑和体系结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可以调节国际体系中信息分配状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的实质性合作。

反思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主要不同
第一,    理性主义理论属于因果性解释理论,即把世界和行为体视为外生于理论的客观存在,是不以理论导向为转移的;而反思主义强调建构作用,认为理论无法独立于它要解释的事物,语言、概念、实践、理论都参与了对事物的建构,这也就是说,是理论界定了我们认为是客观世界的东西。
第二,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坚持认识论基础主义,认为所有关于真理的陈述都有一个客观基础;反思主义则基本上是反基础主义的。因此,由于每一种理论都有自行对客观事实作出定义并根据这种定义进行解释,所以在不同理论的竞争中也无法公正地判断孰是孰非。
第三,    主流理论信奉实证主义,认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对照客观事实对理论加以验证;反思主义否认实证主义嘉定的合理性,认为对社会界的研究无法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无法分离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故实证主义的基本假定无法应用于社会世界。

建构主义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整体主义方法论和理念主义世界观
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反理性主义原则,即国际政治的社会性结构不仅仅影响行为体行为,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这是建构主义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本体论分歧集中体现。
第二.反物质主义的原则,即国际政治的基本机构不仅仅是物质性建设,它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建构。不是否定物质的存在,而是反对把物质的客观存在作为解释行为体行为的唯一和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理论定位
1、    建构主义是体系结构理论。建构主义的结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结构,主要强调的是观念的分配,它的构成是行为体的共有观念,因此其核心内容不具备物质主义性质,而新现实主义的结构是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结构,它的构成是国家的物质性实力,是完全意义上的物质性结构,这是新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
建构主义的结构包括三个主要的因素:第一,共有知识,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
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是最根本的因素,共有知识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第二,物质性因素的作用,结构包含不可化约为观念的物质性因素,而物质性因素的本身的意义有限,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起到有意义的影响;第三,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造就了社会建构,这种互动过程是社会结构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建构主义的结构是动态的,而结构现实主义的结构式静态的。
2、    建构主义是重视实践活动的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施动者和结构的互构,其既强调施动者对结构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结构对施动者的建构作用。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施动者是国家,结构是国际体系中的观念分配或国际体系文化。施动者的互动导致了结构的形成,无政府状态正是这样建构起来的文化形态。
3、    建构主义是进化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施动者的互动进程是会发生变化的,国际体系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根据温特对国际文化发展的解释,国际社会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建构主义强调施动者的能动性,是乐观的理论,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术意义和理论局限
意义:1、标志着哲学的回归;2、强调了国际关系的社会性;3、从哲学层面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反思。
局限:P139-142


第七篇--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的定义:
1. 单位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用来表述一个主权国家外交行为取向,即从个体国家的角度考虑它的对外行为方式,这也是常说的多边外交。这种意义的多边主义同孤立主义、帝国主义及不结盟等被看做是一种国家对外战略的表述,即国家更趋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国际关系,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它是一种国家对外战略,也称之为战略性多边主义。
2. 体系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用来表述一种国际互动方式,地区多边主义或全球多边主义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多边主义。它从地区或全球角度强调多边制度结构,考虑国家间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制度性因素对国家间互动产生的影响。称之为制度性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存在以下几种含义:
1.确定国家是多边主义的基本行为体,协调国家是制度性多边主义的基本功能,寻求国家  间合作是多边主义的主要目的。
2.把多边主义定义为一种制度形式。这是区别多边外交的重要内容。“制度”是多个行为体通过协商谈判共同建构起的社会性安排,一旦形成制度,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国家成员就要在从制度得益的同时,服从制度规定。所以尽管制度性多边主义成员都是主权国家,但多边主义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国家的行为,包括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问题上作出让步。
3.强调多边主义的基础是普遍的行为原则。行为原则包含国际规则,国际规范,决策程序等要素。多边主义对普遍原则的强调说明它对国际机制的重视,尤其是国际机制在协调国家行为、促成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

制度性多边主义起源于一战后威尔逊关于国际组织的设想。
一战后 多边主义的发展 首先是以国联的设想和建立为起点。
多边主义的学术兴趣的兴起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全面兴起以基欧汉和奈1977年的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为开端。这部著作开始讨论国际机制问题。

多边主义研究兴起的三方面原因:P163
1.国际权力机构的变化迹象
2.国际社会面临问题性质的变化
3.国际组织的重要意义得以重新认识
多边主义的研究对象:国际制度和制度环境中的国家

多边主义的研究问题:
1.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持问题。多边主义越是得到加强,就越可以遏制霸权国和强权国家的单边行为。
2.多边环境中合作的条件。多边机构和制度是否可以促成合作,化解冲突,并因之维护和平是重要研究内容。
3.国家和国际制度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上:1、在体系层面上探讨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影响;2、在单位层面上探讨国家对国际制度的策略。 
4.集体身份和安全共同体。
5全球治理。
6新多边主义:以批判理论为指导,对现有的多边主义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多边主义制度性安排,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多边主义环境,目的是解决国家在当今世界上面临的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新多边主义提倡去中心和解中心的做法,认为国家已经无力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一种在全球层次上始于基层市民社会的自下而上的多边主义是真正民主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考察了多元文化的实际,指出了现行多变制度性安排的普世性本质和世界多元化现实之间的张力,强调社会力量是决定未来多边主义的根本因素。

多边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
1.结构性分析:以国际体系内物质权力分配为基本框架,以霸权国权力为核心的分析方法,强调权力是国际制度的基石,主要研究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持。 
2.战略性分析 :采用博弈方法,以战略性互动为核心的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利己行为体的合作可能性。
3.功能性分析 :以国际组织的功能效用为核心的分析方法,强调国际组织的生命和发展取决于它对行为体所起的作用。
4社会性分析:以共有观念为核心的分析方法,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共有观念对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造就和再造作用。

第八篇
国际政治社会学转向包括三方面内容:
1、    观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性主义更多强调物质因素,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强调的是观念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将国际关系世界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但强调物质层面的存在怎样产生意义,怎样形成观念。对“那在”的承认和对机械那在的意义否认成为了建构主义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学转向中的第一表现。
2、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实践产生社会意义,建构身份关系,模塑行为体利益,是
社会学转向的第二表现。
3、文化的重要意义。P171

建构主义理论不能的能等同于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的原因
1、建构主义依托的是社会学,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伯格和勒克曼的社会建构说。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人类的社会组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理论。
2、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机制研究和规范研究上,机制研究更多的是理性主义学者的
贡献,所以对机制的讨论也更多地是从新功利主义视角而不是从文化的视角对国际机制
进行工具性分析。建构主义的经验性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国际规范对国家身份和利益
形成的作用方面,亦即对文化功能的研究。
2、    由于前两个原因,建构主义没有意识要将世界政治文化的范畴内容进行统合性理论研究
并使之理论化,成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范式。

世界政治文化理论包含的三个方面:
1、    文化的形成。从社会行动到文化行动之间的过程就是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从私有观念到共有观念的发展过程。
2、    促进文化形成的动力,即文化力。是文化理论的动力部分,是文化理论的核心。
3、    文化的功能,即文化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的影响。


文化:人群共有的意义系统,是人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是人所创造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具有历史性、系统性和主体间性。对人的身份认同、利益认识因而也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化力:使某些私有知识成为共有知识,成为世界主导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世界文化的结构框架,并推动主导文化的传播、扩散、发展和变革的力量。是文化理论研究核心。

软权力:由约瑟夫.奈最早提出,即同化性权力,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一个国家具有的让其他国家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希望它做的事情。软权力一般被界定为包含三个要素:价值标准,尤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体制;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响。

第九篇
建构主义对无政府性的两个基本假定P184-187
1、    自助性和权力政治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进程和实践活动导致的,与无政府性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没有国家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没有国际结构,就没有所谓的无政府逻辑。当体系呈无政府状态时,至少存在两种可能的体系特征:(1)如果体系成员认识性认同是零向认同(敌人),此时的体系很大程度上是自助性;(2)如果体系中的成员之间是正向认同(朋友),那么体系呈现出的则是他助。据此,在无政府条件下可以产生自助,也可以产生他助,产生自助和他助的根本原因不是无政府性,而是体系成员之间的认识性认同和互主意义。
2、    由于自助性和权力政治是国家间互动的产物,所以它们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无政府性内在的逻辑和必然的结果。温特认为,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不是无政府性必然派生出来的结果,任何组织行动的意义产生于社会互动,权力政治也不例外。两个国家在无政府体系中相遇,可能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敌人,关键在于国家采取的行动和对这种行动意义的理解,双方是否存在威胁性是双方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共有知识建构起来的。所以安全困境不是无政府固有的,而是被行为体的互动实践所建构,如果国家处于安全困境中,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实践造就了安全困境,改变它们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改变导致安全困境的共同知识和互主意义。因此,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是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他认为国际关系文化有三种理想类型:
1.霍布斯文化:它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其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间的再现是敌人,行为原则是不承认其作为独立的行为体存在的权利,并且可以无限制地对其使用暴力,往往表现出以下行为取向
1)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
2)把对方的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一起
3)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4)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消灭。
因此,该文化的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即霍布斯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中,丛林法则主导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为逻辑。

2.洛克文化: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与敌意有本质不同:竞争双方相互承认对方生存权和财产权,并由主权制度表现出来。所以洛克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国家相互承认主权;重视绝对收益和未来效应;军事实力的比重减弱,暴力受限。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使用程度,不以消灭对方为终极目的。洛克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主权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标志性印记。

3.康德文化: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友谊”,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与之遵守两个基本准则: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是他们不使用暴力来解决利益问题。康德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即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体系。

第十篇
强行崛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试图改变国际权力结构,改变国际体制体系,并将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有效手段。

战略文化:是指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系统,其基本内容被国家决策人所认同,并据此建立起较长时期的战略选择取向。战略文化是一套统合的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确立了军事力量在国家间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和有效的概念,因而建立了主导性战略偏好。战略文化包括了对战略环境秩序的基本估计,确立国家决策者对国际冲突及其解决方式的理解,尤其涉及对暴力的认识,战略文化可划分为:冲突型战略文化和合作型战略文化。

测量国际暴力的四个指标:国际权力结构(实力和意图);经济相互依存(贸易依存度);国际制度体系(参与度和认同度);国家战略文化。

第十一篇
罗伯特•杰维斯:
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国际政治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他以研究核威慑理论活跃于国际政治学界。60年代后至70年代,他借鉴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微观层次国际政治理论。尤其是1976年发表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全面阐述了他的原创性理论体系,成为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作。

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环境中,民族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惧怕,安全成为首要目标。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不安全感,但这样做只能是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致使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加不安全,以至于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决的困境之中。

补充:
新现实主义
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1979年,华尔兹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出现的标志。新现实主义不同意行为主义关于价值中立的观点,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也有区别。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写道:“在建立一门国际政治理论时,新现实主义保留了现实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新现实主义理论对于手段和目的、原因与结果的考察是不同的。”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做了两点修正:对于权力的认知。传统现实主义如摩根索认为,“理性的”政治家应当追求权力和权力的最大化,因而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明智的政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换。传统现实主义通常认为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倾向于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从个人和国家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中寻找原因。新现实主义则重新考虑了相互作用的单位与国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国际政治的规律并不是单向地从相互作用的单位到其所产生的后果,而是双向地进行的。必须承认,某些国际后果存在于相互作用的单位层次上。但是,既然假定的原因的变化与人们观察得到的结果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就必须承认,还有某些原因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存在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是与存在于结构层次上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因此仅仅从单位层次上去进行解释,肯定会误入歧途。因此,既要注意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方面。“结构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以生存作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从理论构架的角度被视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单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即不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更简单他讲,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未来的结果的变动范围是依照假定的单位动机以及单位在其中活动的体系的结构而定的。”新现实主义还从国际体系的结构特点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现象做了解释。华尔兹写到:“国家间的竞争和冲突直接来源于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生活的两个彼此相联的现实,这就是:在一种无政府秩序下,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而对国家的现实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随处可见。每时每刻都注视着这种威胁,集中各种手段以应付这种威胁已成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由于相互关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行为者总是相互猜疑,并且经常彼此敌视,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就个别而言,国家可能只是以此来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且不论每个国家是否具有侵略性,从整体上讲,它们的行为本身却导致了军备竞赛和联盟体制。这种不安定状态由于与之相似的“安全困境”而更加恶化了。在“安全困境”中,一国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意味着降低了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在无政府状态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则成了另一方为之忧虑的根源。因此,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聚战争工具,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析在。而这种反应又使前者确信,它是有理由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伪,与此类似,一个出于防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联盟要加强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一致,扩大自立的力量,必然会无意中危及到敌对的同盟,招致对方采取反措施。”换言之,国际体系的结构导致了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再爆发。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史上至今影响不衰。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行为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现实主义的理论遭到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激烈攻击。行为主义指责现实主义的传统研究方法即历史的、法律的和制度的方法,主张用行为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他们注重实证研究,力图将国际关系系统化、一般化和定量化;他们还主张价值中立。具体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多依奇、卡普兰和辛格等提出了沟通理论、国际体系模型理论和计量国际政治学。在1968年出版的《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多依奇提出了行为主义的3个研究途径:即一体化、相互依存和博奕论,统称为沟通理论。多氏批评现实主义强调势力均衡的片面,认为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更重要,应强调沟通和结盟;国家不是国际社会的唯一行为者;各国相互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政治学不应再以国家为中心,要注重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但是,科学行为主义由于过分注重方法,而忽视了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实质,因此在70年代就开始走向衰落。[/BuyView]
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摩根索的国际关系理论实质是权力政治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
1、人性是自私的。摩氏讲,“当今世界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虽有弊病,但它却是人性中固有的力量所造成的结果。如要改良世界,就必须顺应这些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从内在性讲,当今世界是一个包含着各种相互对立的利益,各种利益又彼此冲突的世界,道德准则从来不能完全实现:不同的利益永远只能暂时妥协,彼此的冲突永远只能勉强解决,所以,道德准则只能近于实现。”
2、这种自私本性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意志”在国际关系中则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权力意志“国际政治一如其他一切政治,也是一种权力斗争。不管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权力总是眼前的目的。”摩氏认为,权力不仅仅指暴力,而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政治中,权力就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能力。对权力要做4种区分:权力与影响力、权力与武力、可运用的与不可运用的权力、合法的与非法的权力。国家权力说到底就是国家的实力。至于权力的构成,他认为主要包括地理、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素质和政府质量等等要素。
3、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权力不可调和。因为国际政治处于“自然状态”即无政府状态,各国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去获取更大的权力和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但是,国家利益是由国家权力来界定的,一国实力的大小决定了该国所能追求的国家利益的多少。国家利益是构成国家生命攸关的需求的高度概括。摩氏区分了6种国家利益和3种国际利益6种国家利益是:首要利益,如生存和安全;次要利益,如保护本国侨民和驻外使馆人员安全;永久利益,如较长期的利益;可变利益,如一国因党派政治而对国家利益的不同选择;普遍利益,如涉及广泛区域和许多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特殊利益,如受特定时空条件影响的利益等。种国际利益是:认同利益,如两国或两国以上国家的共同利益;互补利益,如两国之经贸上的互补关系而形成的利益。冲突利益,既非共同,又不能互补的利益。据此,他还把国家利益划分为核心的利益和相对永恒不变的利益,如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利益;以及可以环境而改变的利益,如次要利益、特殊利益等。 
  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适应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需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遏制政策,还是均势战略,都有摩根索强权政治的影子。 

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政治中的最古老的理论之一,属于现实主义学派。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曾谈到地理与政治的关系。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在其兵法13篇中首篇就把地理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道之一。孟子也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春秋战国时期苏秦、张仪、范睢等人提出的“合纵”、“连横”和“远交近攻”等主张,也可视为中国古代的地缘战略方案。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的主张则是对当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的精辟构想。那么,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呢?地缘政治学是现代地理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地缘政治或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最初是由瑞典政治学家契伦提出来的《科学的政治学》(1901年)。1914年,契伦还对地缘政治学下了一个定义,即地缘政治学是把国家作为一个空间的地理有机体或现象即陆地、领土、地域,加以研究的科学,或者最为特别的是作为一种政府的理论。美国学者格拉斯勒认为,地缘政治学通常被视为在全球空间现象的背景下对国家的研究,它试图理解国家权力的基础及其国家之间互动的本质。英国政治地理学家帕克则主张,地缘政治是“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背景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现代西方地缘政治学主要分为3个派别,即海权派、陆权派和空权派,其中陆权派的影响最大。海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海军将领马汉。他在其著作《海上霸权对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和《海上霸权对法兰西革命和帝国的影响》等著作中,通过对大英帝国发迹史的研究,认为,制海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谁控制了海洋,就能掌握世界的财富,从而统治全世界。马汉的海权论,具体包括6个方面海洋强国与大陆强国的对抗是世界历史的一条主线。俄罗斯由于占据了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它倾向于向东西两翼海洋方向扩张,因此海洋国家如美、英、日等要联合起来从东西两翼进行围堵,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同时防止俄罗斯南下印度洋实行中间突破。成为海上霸主的6个条件。马汉以英国为例,强调一个国家要成为海上强权必须具备6个条件:地理位置、天然良港、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劳动者素质和政府体制等。海上力量应是一个统一体系的思想。马汉认为,海上力量包括商船队、海运、海军和基地体系。只有拥有强大商船队和发达的海运,才能为海军奠定坚实的基础。控制海洋和海上交通线是国家海洋政策和海军战略的主要目标。海洋是人类主要的交通方式,控制海洋就能确保本国的海洋通道,并能随时切断敌国的海上通道。与敌国海军舰队决战是夺取制海权的主要方法。要控制海洋,确保制海权,就必须在海战中把歼灭敌国舰队作为首要战略任务,而把威胁破坏敌国海上交通线作为第二位的战略任务。确保制海权必须采用有效的海军战略。他认为海军战略的<SPAN>4</SPAN>要素是:集中和达成集中的方法;中心线或中心位置;由中心位置所表现出的内线运动;海上交通对于后勤供应与胜利的关系。他说:“集中的方法是海军战略的人门”;“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加位置”,占据中心位置便于实施内线机动和先敌展开于有利海域;海上交通线是海上作战舰艇的生命线,对海战胜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陆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拉采尔、麦金德、豪斯浩费和斯皮克曼等。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拉采尔(19041868年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学习动物学、地质学和比较解剖学。1870年从军,在普法战争中两度负伤,1872年曾作为流动记者访问意大利,年访问墨西哥和美国,1875年返回德国,辞去报纸职务,担任慕尼黑技工专科学校的地理讲师,1880年升为教授,1886年受聘莱比锡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类地理学》(1882)、《政治地理学》(1897)等。在1897年出版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拉采尔首次对政治地理学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国家有机体”说,被人誉为“政治地理学之父”。他的“国家有机体”说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1、国家是一个空间的有机体。拉采尔把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有机体概念引入对国家的研究,认为国家是指以人类集团为基础所区划的一块地域组成的、领土与人民紧密相连结的生活体。这个生活体是人民和土地的统一,具有生长、扩张和衰亡的生命周期,但归根结底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国家是属于土地的有机体”,“国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群土地”的有机体。 2.就像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象一样,国家生活中也充满了竞争。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扩展其领土,“所谓生存竞争即是争夺空间的竞争。”国家的衰落就是由于对空间观念淡薄所致。“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一个国家向别国侵占领土时,就是他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要有生长的空间。”“地理的扩张,更加如此的是政治扩张,是运动中物体的所有特性,交替地前进扩张和倒退收缩。这种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国家而征服空间。”3.国家生长遵循7个法则:A.国家面积的大小随其文化而增长;B.国家的增长也是人口增长的另一明证,但其必须出现在国家增长之前;C.较小单位合并成的集合体发生在国家增长之前,与此同时,人与土地的关系日益紧密;D.边界是国家的边缘器官,是国家实力的显示器;E.国家在增长过程中往往把最富有政治价值的土地包括进来;F.国家空间增长的刺激首先来自外部;G.领土转换的趋势,随着国家转换而得到发展和增长。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
麦金德(1861一1947年)1861年2月生于林肯郡的盖恩斯巴勒,188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近代史,1899年担任牛津大学地理系主任,1903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他还是英国国会议员,英国枢密院顾问兼帝国经济委员会主席(1926),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一度被选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副主席。主要论文及著作有:《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民主的理想与现实》(1919)等。麦金德认为,世界历史是海上霸权与陆上霸权的不断对抗的历史,但陆权比海权重要。因为随着铁路、公路等陆地交通的发展,陆权将越来越占有优势。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其中东欧到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被称为枢纽区或心脏地带。在心脏地带以外,是巨大的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再向外是外新月形地带,包括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1919年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他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控制心脏地带的著名公式:“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豪斯浩费的“生存空间说”。豪斯浩费受到了拉采尔和麦金德的影响,提出了“生存空间”理论。他认为,地缘政治学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有机体争取生存空间提供科学的基础。因为空间决定人类的历史,生存空间是指足以供养一国人口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伟大的民族必须突破狭小的空间,它“必须冲破过去年代中由于被压制和被支解而形成的生存空间限制。如果整个地区不为最优秀的民族开放,那么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因此扩张是具有取得“生存空间”资格的国家的天然权利。国家的疆界也是可以变动的,一个国家可以而且应该争取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个居民稀少的缓冲地带,以便与其他强国相隔离。未来世界将由<SPAN>4</SPAN>个泛地区组成:即美国为中心的泛美地区;日本为中心的泛亚地区;苏联为中心的泛俄地区和德国为中心的泛德地区,其中德国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在《和平的地理学》(1944)一书中,斯皮克曼认为,麦金德过分夸大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实际上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更为重要。世界的空间位置以气候带、海陆分布,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岛屿和边缘。在海洋强国与陆地强国的较量中,最受重视的是处于边缘位置的国家。他指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处在大陆心脏地带和边缘海之间,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中间区域,在海上势力和陆上势力冲突中,起着一个广大缓冲地带的作用。它面对两个方面,必须起海陆两面的作用。”斯氏还以米勒投影世界地图说明美国面临的处境和应采取的战略。他说:“美国在地理上是被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和澳洲包围着的。从面积上讲,欧亚和澳非之间地区加起来比新世界大一倍半;从人口上讲,要多十倍;从能的生产量上来说,大约相等。在我们东面的西欧,就人口密度和机械能两方面来说,是一个实力中心。在我们西面有另外一个庞大的实力中心,它的势力大半由人口密度来表现。”因此,美国“在和平时期就一定要经常注意不让任何国家或几个联盟国家以优势的力量出现在旧世界这两个区域的任何地方,以免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显而易见,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内部实力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政策方向。”根据这些分析,斯皮克曼对麦金德的著名三段论公式进行了修改,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带,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空权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军事学家杜黑。早在1909年,杜黑将军就提出:“天空即将成为战场。现在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但不久的将来,制空权的获得将是更为重要的,飞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起主宰作用。”1921年,杜黑发表了《制空权》一书,该书对各国空军建设和战略革命起了巨大影响。主要思想有: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飞机的使用,引起了战争样式的革命,夺取制空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夺得制空权就是胜利;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并接受敌人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空军应集中使用,平时高度戒备,作战时应强调进攻。“航空兵的特性就是长于进攻。”实行“打击城市”的大规模轰炸战略,攻击敌方的交通要道、供给和生产中心及居民中心,“粉碎敌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抵抗。”在军事资源分配上向空军倾斜,建立强大的独立的空军。“独立空军的含义定为,组成能够夺得制空权的空中力量的所有航空兵器的整体,”“只有具有足够力量的独立空军才能确保国防。”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事业,作为空军的后备力量。时代发展到今天,制天权比制空权具有了更大的意义。“航空”与“航天”,一字之差,其领域却大不相同。航天领域直接进入了太空。正如我国著名战略学家潘石英指出:“一般认为,120公里以内作为实用大气层,是航空器活动的空域;300公里的近地轨道,是目前人类航天活动最为频繁的空域;再向外延伸,其高度大约达到30000多公里的空域,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或远地轨道,人类的航夫活动已进入这个领域;最后,在30一40万公里的距离上构成的地球一月球空间,是人类迄今所能到达的最远空域。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或宇航技术,作为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高技术群,它是一个国家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和标志。航天技术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都能广泛应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缘政治理论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尽管在纳粹时期,它曾经堕落为法西斯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但空间与政治的交互作用是永远也无法忽视的,而且这常常成为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或战略的基本考虑之一。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 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自由制度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主要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学、国际合作论和国际机制论。国际经济政治学注重研究国际关系角色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交互作用。国际合作论则强调无政府状态下各国的相互合作。而国际机制论则比国际合作论更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国际合作和巩固合作。几乎与新现实主义崛起的同时,一批自由制度主义论者如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约翰•鲁杰、罗伯特•考克斯和理查德•阿利斯等,从国际关系的制度、规则角度研究了特定条件下的国家行为,即从自由制度主义角度提出国家间合作进而形成较为可控制的秩序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新现实主义风头正劲,在80年代,他们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9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自由制度主义再次挑战新现实主义,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争论的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无政府状态的性质与结果;国际合作;相对与绝对获益;国家的优先目标;意图和能力,体制与制度。新自由制度主义通常主张: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联系渠道越来越多,国家间越来越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助于防止国际上和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后来有人还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概念,认为在复合相互依存占优势的某些地区或国家问题上,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军事力量的作用日益下降,武力作为政策的工具已不适当或不重要了。强调了规则(Regime)、制度(Institutions)安排在既定结构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假定在行为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手段即制度,结果就会两败俱伤。相反,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制度,使合作和协调的利益不断增值,就能带来世界和平与合作。认为国际体系并非单一权力结构,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于国家对外议事日程的首位,也无所谓“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区分。同时权力资源也不能无限转移,认为主要是国际强权或军事强权便可在其他国际问题上都取得优势的观点是过分简单化了。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如基欧汉提出了“问题领域”的概念,强调每一个问题领域都有各自的权力结构,而且领域之间的权力转移是有条件限制的。目前,在西方学术界,自由制度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战正愈演愈烈,说自由制度主义将取新现实主义而代之,似乎言之尚早,但克林顿时期的“多边主义”和“区域安全制度”确实受到了这种理论的影响。 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搭车战略
是从国际权势分布的等级结果出发,以减少自己的某些行动自由为代价,与二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或其他实惠,同时减小甚或消除来自大国及其国际体制的威胁。历史表明个别搭车者甚至有可能最终上升为驾车者。

现实主义的四个基本思路
现实主义的四个基本思路是:
(1)  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的权力便是这种人的权力意志的扩大;
(2)  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组成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在追求权力,国家间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国际政治即是权力之争;
(3)  各国在对外目标上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一国在国际上享有的权力越大,所获得的权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4)  权力和利益是影响对外政策的核心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重要性超过道义和理想的重要性。

现实主义理论的哲学要素
(1)  历史是由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构成的,它的过程可以通过智慧的努力去分析和理解,但是不可能想象出来;
(2)  理论不可能产生实践,但是实践可以产生理论;
(3)  政治不是道德的功能,而道德是政治的功能。道德是权力的产物。

基于该哲学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人性本恶。现实主义学者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且认为人通过教育和智慧的增长并不能解
决人性恶的问题。而作为人的集合体的国家同样会反映这些特点,这就决定了冲突和
斗争是国际关系中最根本的特征。
(2)  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其他任何国际性为体都不能代替它。他们强调国家
总是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权力界定的利益是研究国家行为的主要尺度。
(3)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权、领土主权和军事安
全总是追求权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是
一种权力的斗争。而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由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来
决定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国家的实力。国家的实力越大,它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力就越
大,也就越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反之亦然。
(4)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际行为的路标。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
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权力限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决定一个国家外交
政策的主要依据;对国际社会来说,以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是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外交
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现实主义认为,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以自
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而国际道德和国际法是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标
准的。
(5)  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现对的。现实主义反对把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置于外
交上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国际道德实施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道德要受到
国际利益的限制的。
(6)  维持国家和平的最好的办法是均势。大多数现实主义学者主张通过结盟的方法实现力
量均势,在均势条件下,国际和平就可以有保证。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什么叫现实主义?摩根索提出了著名的6项原则:1、政治与整个社会相同,是受来源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的。为了改良社会,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2、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国际政治原野上找出一条道路的主要路标是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这一观念。这个观念把试图理解国际政治的理由,同需要去理解的事实联系起来。这个观念把政治定为独创行动的领域,予以理解并同诸如经济等其他领域区别开来。3、现实主义认为它的最重要的概念—把利益确认为权力—是一个客观范畴,是普遍有效的;但也并不是说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永远不变的。利益的确是政治的精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4、政治现实主义了解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他也了解道德标准与成功的政治行动的要求这两者间必不可免地会发生矛盾。它不愿掩盖和抹杀这种矛盾,以至把政治和道德问题搅在一起。5、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某个特定国家的道德抱负同天下服膺的普遍道德规范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应当把所有国家视为追求各自按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政治实体。6、政治现实主义者并非不知在政治领域,除政治标准外,还有其他思想标准。但作为政治现实主义者,他们只能使其他标准服从政治标准。政治现实主义反对理想主义的道德主义和法律主义观念,主张赤裸裸地追求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这些适应了50年代美国在全球称霸和与苏联进行冷战地需要。但是,它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唯一行为体,主张完全理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传统特性,引起了行为主义的批评。


卡普兰六模式
卡普兰认为,国际体系模式是国际政治的“宏观模式”,他运用大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国际体系的六个模式,被称为“卡普兰六模式”:
模式一:均势体系,指的是二十世纪的均势格局。特点是,为了增强实力,可以与对手进行谈判,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那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在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行为者进行限制;允许被打败的国家行为体重新加入体系。
模式二:松散的两级体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两级格局。特点是,运作机制是调解性质的,而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出现带来“核恐怖平衡”。
模式三:紧张的两级模式,指50年代到60年代的冷战格局。是松散的两级体系的继续和强化,趋势是不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
模式四:环球体系,指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级趋势,相对稳定是其根本特点。
模式五:等级体系,指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模式六:单位否决体系,基本特点是,联合国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在这种体系内战争可能发生,但是不会使用核武器;战争的地域和手段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其倾向,结盟的作用弱化。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主要分歧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的继续,这次论战是方法和途径上的分歧,是方法之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  科学行为主义提倡实证研究方法,力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精确化”和“科
学化”;传统主义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
系研究的基础,批评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实证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因素。
(2)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
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
(3)  科学行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
;传统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
究的主要对象。
(4)  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量变,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数的
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变,把国际
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5)  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
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从哲
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6)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研究技
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华尔兹“华氏三原则”
华尔兹在《人、国家和战争》中提出了关于国际冲突与战争的三个概念,素有“华氏三原则”之称。这三个概念分别是:
(1)  关于人性的概念,所谓“恶是根源,爱是药方”。华尔兹认为,战争与人的本性密切相
关,人的私欲、权欲是国际冲突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人类只有改变这种恶性才能最
终制止战争。
(2)  关于国家体制的概念,所谓“和平与战争分别是好的国家和坏的国家的产物”。他认
为有的国家内部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严重,为了转移民众的不满,加强对国内的
控制,增加税收和维护统治,就从战争中寻找出路。所以要防止战争,还要从改造国
家着手。
(3)  关于国际体系的概念,所谓“无政府状态是根源,世界政府是药方”。他认为国际上
无政府状态的存在是导致战争的又一个重要根源,因为世界上缺乏一个有效地阻止战
争的超越国家之上的权威组织。在建立世界政府之前,应维持均势以保障国家安全。

新现实主义
面对20世纪70年代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一些学者对现实主义进行了“科学的修正和补救”,从而形成了“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主义。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肯尼思•华尔兹、罗伯特•吉尔平、戴维•鲍德温和罗伯特•利珀等。

新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
新现实主义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对国际关系的论述更为全面,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论”:
1、国际政治经济论。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
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只有将政治和经济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国
际关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首先应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
总和及其相互关系。
2、国际冲突合作论。新现实主义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承认
社会还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
的加强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应是一种国际冲突和国际合
作研究的结合。
3、东西南北关系论。新现实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
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力图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结合入手,提出一个东西
南北关系的理论,以全面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区别
  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更清晰、更一致和更严格的界定:
(1)  现实主义视权力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家一切活动的目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
仍然是核心变量,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政治关系中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2)  现实主义着眼于主权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着眼于国际体系,
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
(3)  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间的权力分配,
以结构主义分配为基本特征。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4)  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新现实主义则强调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三角范式”之争
  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了“一种三角的范式之间争论”:现实主义、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主要表现在:
现实主义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分析法,着重研究国家权力和权利均势。其要点是:国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国际关系角色;国家本质上是一理性角色;权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是国际关系诸角色的核心问题。
多元主义是一种“多中心”的分析法,所强调的是国家决策和跨国主义。其要点是:非国家角色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行为者;国家不一定是理性角色;相互依存和跨国主义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不一定是国际关系诸角色的核心问题,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是广泛的,不一定一成不变。
全球主义则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基础,强调世界政治经济中“资本主义全球结构”的作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国际关系分析的出发点是国家与其他非国家角色赖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全球体系,而不是国家;在承认国家与国际组织等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时,特别注重探讨如何使这些角色协力建立国际关系机制;比现实主义和多元主义更加重视国际关系的经济因素。

批判理论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国际关系的实证主义主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理论的激烈挑战和冲击。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大体分为两种:批评性诠释理论和激进的诠释主义。
批评性的诠释理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打破主流理论所遵循的实证主义及理性主义传统。该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他认为主流理论的认识论假定以及传统的理论建设是不成立的。他拒绝实证主义及主流理论所提倡的理性;第二,他认为知识的技术官僚化和官僚化的形式促使人们对国际关系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规范问题发生兴趣。第三,它对认识论抱有一种温和的态度,谨慎地认为伦理和道德领域不排除存在普遍主义的可能性。
激进的诠释主义赞成批评性诠释理论对传统实证主义理论活动所作的批评和反思,但是,他超越前者的见识,通过采取后结构的方法论,形成极为不同的伦理和认识论方面的假设。
从总体上看,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对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提出挑战和批评。
从认识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激烈批评实证主义关于认识知识的观点,批评试图建立客观的、在经验上可以获得验证的真理性陈述,反对关于独立于人的思想和实践之外存在客观标准的观点。
从本体论上看,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挑战理性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概念,强调行为体如同的社会建构,以及认同对利益和行为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方法论上,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反对单一的科学方法占据支配地位,提倡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指出研究方法中诠释战略的重要性。
在价值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指责关于在建立理论的过程中的价值中立的说法,否认理论研究活动过程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前身是批判理论,他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新现实主义进行的激烈的批判中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国际关系理论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认为世界政治是通过社会建构而存在的。建构主义有三个核心命题:
第一,建构主义指出,除了物质结构以外,还存在社会结构,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社会结构。
第二、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认同界定国家利益;
第三、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关系。

武装冲突
指国家间为解决彼此争端而采取的一种剧烈的军事对抗行动,在国际法意义上,通常是指不构成战争状态的军事对抗行动,即没有开战的正式方式,没有宣战,只有实际上的战斗。与政治相比,其特点是战斗地区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对抗规模及破坏性不大等。它虽然一般说来是较战争更低层次的军事因素,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却是比战争更为频繁出现的军事因素。

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或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产生大规模的影响实际上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思潮主张回到早期伊斯兰教,不允许对《古兰经》进行任何解释,反对非穆斯林文化的异端邪说,号召全面实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伊斯兰化” 。其高潮是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共和国。这一运动至今仍在发展,其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在以中东为中心的西亚和非洲广大地区,更是蓬勃发展。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它盲目反对西方进步思想,倡导复古倒退,特别是某些领袖提出的输出革命理论和个别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无助于伊斯兰各国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碍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

无政府状态(anarchy)
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权力的互动,国际关系行为体所构成的秩序是“无政府状态”。摩根索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学说的前提,就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他认为,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而主权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机构。在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实施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

国际体系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因素。 
国际体系也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和依存。在国际体系中,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 
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所有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主体都被包括在国际体系中;(2)相互联系性。在体系中的所有行为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都卷入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联系中;(3)非对称性。在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的不同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权力差距,大国和小国之间是并不平等的;(4)客观性。

英国学派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关系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多是在英国接受教育或担任教职的学者。这些学者尽管并未构成一个观点划一的学术团体,但他们拥有一些共同或相近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概念,例如都接受“国际社会”的概念,并且都倾向于运用历史、法律、哲学等传统主义的研究方法。就英国学派而言,有关“国际社会”的研究室最受国际学界关注的方面。英国学派是国际体系的综合性代表,多年来,该学派一直强调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三个竞争的传统,即霍布斯主义或现实主义传统,康德主义或世界主义传统,以及格劳秀斯主义或国际主义传统。

先验理性主义
指行为者的理性是预先设定的,即在没有历史、经验和实践互动的情况下,行为者被事先设定具有理性特征,能够确定自己的利益和对利益的威胁,能够根据这种判断考虑可能的政策和政策结果,也能够采取以低成本实现可能实现的最大利益行动。

“威胁均衡”理论
沃尔特对1955年至1979年间中东地区的同盟演变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最后得出结论:首先,外来威胁是结盟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面对外来威胁,国家的结盟行为通常是制衡而不是看风使舵;而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政治渗透在同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沃尔特的上述理论被称为“威胁均衡论”。

相互依存论
相互依存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尽管相互依存现象存在已久,但是作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相互依存论最早见诸于理查德•库珀的《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1968年)。库珀在书中明确指出,相互依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工业化国家中间的一个强劲趋势,它的出现和发展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变化,其特征表示为国家间增长的对外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他强调说,研究国家问关系,特别是国家问经济关系的关键是了解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问的敏感反应关系。
相互依存被视为“现代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①;相互依存理论则被推崇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基欧汉和奈把相互依存定义为“彼此之间的依赖”,并认为相互依存意指“敏感性”(sensitivity)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基欧汉和奈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如,A方对B方的原料,B方对A方的制成品,可能表现出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都对对方的有关政策表现出某种敏感性,但由于双方依赖程度可能不同,各自的敏感程度也有异。A方的有关政策若不利B方,就会暴露其脆弱性。又由于双方的应变能力不一,它们表现出的脆弱性也有差异。如果双方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同或接近,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对称情况,否则即呈不对称情况。因此,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强调“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他俩还认为,战后国际社会中国家问和超国家关系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研究对国际层次的诸角色的研究,注重对超越国界的国际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研究。相互依存理论即是以国家间关系、以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为研究对象。此外,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还将现实主义学派的权力政治理论和行为主义学派较早提出的相互依存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进一步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零和博弈
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
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
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层次分析法

霸权体系

霸权稳定论

国家安全

新安全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权力,制度,文化终版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