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语辨析和语法解释等汇总

词语辨析-Magic

1 或者 还是
或者:
用于陈述句。
还是:
用于问句和否定句。
先来看看例句:
(1)你喜欢听音乐还是喜欢听歌曲?
(2)你想要红的那件还是要黄的那件?

(3)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4)去美国还是去澳大利亚,我还没决定。

(5)你明天来或者后天来都行。
(6)每天下午,她们都去打篮球或者跑步。

(7)我想去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现在还没决定。


问题:
“或者”和“还是”在英语里都是or,都是表示选择的连词,它们有什么不同?
分析:
“或者”和“还是”虽然在英语里都是or,可是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用“还是”时,说话人不知道是哪一个或哪种情况,所以“还是”通常用在问句里,如例(1)、(2);有时也可以不用在问句里,这时句子的谓语经常是“不知道”、“不清楚”、“没决定”等,如例(3)、(4)。注意例(4)把“我还没决定”放在了后面,也可放前面,是一个句子。
用“或者”时,说话人是告诉别人有这几种可能性,不能用在问句里,如例(5)、(6)、(7)。注意例(7)与例(4)的不同,“现在还没决定”不能放在前面,这是两个句子,这里说话人还是在告诉别人自己的两种打算。
另外,“还是”还可以用来表示经过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情况的比较和仔细思考,最后作出选择,一般和句末语气词“吧”一起用。如:
A:你喝茶还是喝咖啡?
B:(想一想)还是喝茶吧。
2、基于  鉴于
(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1) 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2)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3、即使  尽管 虽然
(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4、几乎 简直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
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
例:我简直不相信。

5、既然 既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6、继而,既而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坚苦 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
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8、接受 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
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
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构、财产、人员等。

9、结束  完 
to end; to terminate; to finish; to conclude; to close; to wind up
完:
1.complete; intact
2.to complete; to finish
3.to be used up; to run out
10、尽管,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
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11、径直,径自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
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12、就;才
就”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早;“才”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晚。
你怎么就来了?
你怎么才来?

13、来 去
先看例句:
(1)A:我能进来吗?
       B:请进来。
(2)我马上到你那儿去。
(3)我马上到你这儿来。

疑问
为什么例(1)中A、B两个人都用“进来”?A在屋子的外面,能说“进来”吗?

析疑
一般来说,汉语表示人或事物的移动用“来”或者“去”时,是以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参照点的。如果人或事物向说话人的方向移动,就用“来”。人或物体向远离说话人的方向移动,就用“去”。
如果事件中的人物就是说话人自己,那么,可以有两种表达的方法:
一、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如例(2)就是指离开说话人“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前往听话人“你”那儿,所以用“去”。
二、以听话人作为参照点。如例(3)就是从听话人那一方说的,“我”到听话人那儿,对于听话人来说,“我”就是向他走来,所以也可以用“来”。在日常交际中,用第二种方法就会显得更尊敬听话人,更有礼貌,因为你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来说这话的。
例(1)中A是问B能不能让他进屋里,从有礼貌的角度来说,当然应该以听话人为中心,用“来”。

14、立刻,马上
先看例句:
(1)这件事我马上就去办!
(2)听他这么一说,小王马上就答应了。
(3)派两个人,立刻把他找来!
(4)听到敲门声,他立刻跑过去开门。
(5)冬天过去了,春天马上就到了。    (不能用“立刻”)

问题:
副词“马上”与“立刻”的意思一样吗?

解析:

“马上”与“立刻”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马上”与“立刻”都可以表示事情即将或很快发生,强调时间短。如例(1)、(3);也都可以表示前一件事发生后,后一件事接着发生,例(2)、(4)。
“立刻”所表示的“事情即将或很快发生”,指的是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时间非常非常短。而“马上”所强调的时间短是相对的,有时只是说话人心目中认为时间很短,实际上可能并不很短,如例(5)中的“马上”所强调的时间可能是几天,几十天。所以这里的“马上”不能换成“立刻”。
15、临时 暂时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
例: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临时工。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
例: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16、另外 此外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
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17、每  各
先看例句:
(1)每个学校都有人参加这次的会议。 -->各个
(2)请你把各年的产量都记录下来。 -->每
(3)我每年都要出去旅游。 X各
(4)我们学校有来自全国各省的学生。 X每
(5)各参赛队的运动员都表现出很高的技术水平。 -->每个
(6)每两个人一本书,请不要多拿。
(7)他每写一个字,就停下来想一想。
(8)几种水果他各买了一斤。

问题:
“每”和“各”的意思差不多,它们有什么不同?

解析:
“每”指的是一个范围中的任何一个个体,侧重于表示全体、全部,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常和“都”一起用。“各”指的是一个范围中不同的个体,侧重于表示不同,所以有时不一定是全部。

例(1)是说所有学校都有人参加,这里“每个学校”也含有“不同学校”的意思,所以可以换成“各”。例(2)中的“各年”是说不同年份,这里也含有“所有年份”的意思,可以换成“每”。

例(3)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哪一年不出去,没有说不同的年的意思,这时不能换成“各”。而例(4)是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不一定所有省份的学生都有,所以也不能换成“每”。
“每”后跟名词时一般要有量词(“人”、“家”和“天”、“年”等时间名词除外),还可以有数词。而“各”后可以直接跟名词,这些名词常常是表示集体、组织的词,如例(5)。

“每”可以用于例(6)这种句式,即句子中出现两个数量词,表示一种平均的比率。“各”不同。

另外,“每”和“各”都可以作副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意思不同:“每”相当于“每当”或“每次”。“各”相当于“分别”或“每一(个)”,如例(7)的意思是“他”写一个字,就停下来,再写一个字,又停下来。例(8)是说几种水果他每种分别买了一斤。

18、面世 面市
面世,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面市,一般指商品上市。

19、偶尔 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20、其他 另外
先看例句:
(1)你们几个住这儿,其他人住隔壁。 -->另外的
--(2)我只用了一点,其他都在这儿。  >另外的
--(3)我翻译了三章,另外三章你来翻吧。  >其他
(4)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不谈。  X其他
--(5)不要让他去了,我们另外再找人吧。  >不要让他去了,我们再找另外的人吧。
(6)今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另外还买了一条裤子。
(7)我想去看看他,另外,我自己也想出去散散心。

问题:
“另外”和“其他”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解析:
“另外”和“其他”在用法上有以下异同点:
一、 两词都可以用在名词前面,而且后面的名词也都可以省略。不同的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另外”后一定要有“的”,如例(1)、(2)。此外,“另外的”单独用常作主语,较少作宾语。
二、 后面都可以跟数量词,可是“其他”不能用在“一”的前面,如例(3)、(4)。
三、 “另外”还可以作副词用在动词前,常常和“还”、“再”、“又”等副词连用,在它们前面或后面都可。这时句子都可以变成“另外”加“的”用在名词前面的句式,变了以后句子意思不变,如例(5)。
四、 “另外”还可以作连词,用在句子之间,有“除此之外”的意思,即在说了一件事之后再补充说一件事,如例(6)、(7)。
21、全 全部
先看例句:
(1)这些孩子全很健康。
(2)我把今天的工作全部都干完了。
(3)今天我们全校的老师都参加了会议。
(4)我把今天的全部工作都干完了。
(5)车祸以后,他的一条腿全废了。
“全”和“全部”有什么不同?
分析:
“全”和“全部”都表示整个范围,在用法上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作状语,这时它们常常可以互换。但是“全部”常常和“都”一起用,“用”可以不用,如例(1)、(2)。
它们也都可以用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可是“全”后面的名词一定是集体名词,如例(3)中“学校”的“校”,又如“全班、全国、全世界、全公司”等;而“全部”只能用在别的名词前,如例(4)的“工作”。注意:如果后面的名词是某类成员,要用“全体”,如“全体教师”、“全体职员”等。
另外,“全”作副词时,还有“完全”的意思,表示某种程度很深,如例(5)是说他的一条腿完全失去了作用。这时不能用“全部”。

22、让 被 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
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23、任凭 无论 不管
任凭:(1)听凭;(2)无论、不管。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任凭多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
连词“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24、舍得 舍不得
基本解释
 [hate to part with;be reluctant to]∶不忍分离
远离故乡,我心里真有点儿舍不得
 [hate to give up or use]∶因爱惜而不忍抛弃或使用
把它扔了我可舍不得
reluctant to give up, let go, etc.

舍得:
Willing to; not grudge

25、始终 一直
(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
我一直等到十二点。
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26、索性 干脆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
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
例:他办事很干脆。

27、通过 经过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8、通过 经过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9、突然 忽然
都是副词,表示情况发生的很快,而且出乎人们的意料。
突然,形容词,可做定语,可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忽然没有这个用法。

30、为了 为
(1)为了:表目的,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句子或者短语,注意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2)“为”后面一般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31、未免 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难免
[形]不容易避免。
(a)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
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
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难免犯一些错误)
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难免被人误会)
(b)可以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c)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
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d)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这是难免的事情I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未免
[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a)未免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
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
这房间未免小了-点。
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b)未免+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
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
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c)未免+动+得…;动+得+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
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
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32、向  对
“对”表示动作的对象时,跟“向”相同的是:
1.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表示身体动作等的具体动词,如:张老师对小明点了点头。
2.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含有表达的意思的,即引出表达的对象,如:我们要向他表示感谢。
以上两种情况,两词可以互换。

但“对”没有“向”的“从……那里(得到……)”这种用法,如:我向他借钱。(不可以用“对”)
另外,“对”还可以表示人与人、集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向”没有这种用法。如:他对我很热情。这里的“对”表示“他”和“我”的关系,不可以换成“向”。
建议: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其实可以直接教授“向……告别”这个使用的形式,比教授繁复的区别知识来的快。
33、严格 严厉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严厉,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等)。

34、一边……一边
先看例句:
(1)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2)老师一边说,我一边记。
(3)王平一边做工,一边读书。
(4)明年的工作计划已经写出初稿了,现正一边征求意见,一边修改。
(5)×听到这个消息,她一边高兴,一边担心。

问题:
词典上说“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例(3)这类句子呢?

分析:
词典上的说法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说“一边……一边……”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两个以上的动作同时进行。这两个动作,既可以是相同的某个或某些人做的,如例(1);也可以是不同的人做的,如例(2)。
二、表示两种以上的做法在一段时间中反复交叉出现,同时存在。这两种做法都不指具体的动作,而且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例(3)中的“读书”、“做工”都不指具体的动作,而只是表示“王平”目前一段时间中生存的两种做法。例(4)中的“征求意见”和“修改计划”,也都不是“问”和“写”这样的具体的动作,而只是针对这个计划的初稿所采取的两种做法。
例(5)中的“高兴”、“担心”是两种心情,不是动作,也不是做法,所以不能用“一边……一边……”。

35、一点儿   有点儿
一、adj/V+(一)点儿,表示数量少或者和别的东西相比较。例如:这件衣服有(一)点儿短。
一(yī)、(、)a(a)d(d)j(j)/(/)V(V)+(+)一(yì)点(diǎn)儿(er),(,)To indicate the amount is few or compare with the other one.  
e.g.:This clothe is shorter. 这(zhè) 件(jiàn) 衣(yī)服(fu) 有(yǒu) ((()一(yī))()) 点(diǎn)儿(r) 短(duǎn)。(。)

二、有点儿+adj/V,表示程度不高,多用于不如意的事。
例如:①今天有点儿冷。
②他有点儿不喜欢这本书。
二(èr)、(、)有(yǒu)点(diǎn)儿(er)+(+)a(a)d(d)j(j)/(/)V(V),(,)to indicate degree is not high, normally we use it in the unhappy things. E.g.:
①Today is a little bit cold. 今(jīn)天(tiān) 有(yǒu) 点(diǎn)儿(r) 冷(lěng)。(。)
②he doesn’t like this book(but not too much)他(tā) 有(yǒu) 点(diǎn)儿(r) 不(bù) 喜(xǐ)欢(huan) 这(zhè)本(běn) 书(shū)。(。)

三、一点儿+Noun,相当于“一些”。例如:我吃了一点儿饭。
三(sān)、(、)一(yì)点(diǎn)儿(er)+(+)N(N)o(o)u(u)n(n),the same as several,
 e.g.: I ate a few of rice. 我(wǒ) 吃(chī)了(le) 一(yì) 点(diǎn)儿(r) 饭(fàn)。(。)
四、有点儿+Noun。这里的“有点儿”不是副词,而是“有”+“一点儿”例如:桌子上有点儿水。
四(sì)、(、)有(yǒu)点(diǎn)儿(er)+(+)N(N)o(o)u(u)n(n)。(。)Here 有(yǒu) 点(diǎn)儿(r)is not a adverb but 有(yǒu) +一(yī)点(diǎn)儿(r),e.g.: there is a few water on the table. 桌(zhuō)子(zǐ) 上(shàng) 有(yǒu) 点(diǎn)儿(r) 水(shuǐ)

36、一定 必定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
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
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37、一概 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
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
一律凭票入场。
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38、一向 一直
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
例: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
例: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39、以来 依附 依靠
依赖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也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依附  从属投靠的意思
依靠可以作为依托或指望得到其帮助的人或物

40、以后 之后 然后
以后:现在或所说之后的时期。可指过去,也可指将来的事之后:1.表示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2.单独用在句头,表示上文所说的事以后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只指过去的事。然后:连词,表示接着的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希望你能满意!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0 09:32
以后:现在或所说之后的时期。可指过去,也可指将来的事
之后:1.表示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2.单独用在句头,表示上文所说的事以后
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只指过去的事。
然后:连词,表示接着的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希望你能满意!
:"以后,用在表示长时间之后,而然后是用在较短时间之后,与两者所用形式无关."

41、以致 以至
以致:[连]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
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以至:(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
(2)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用心的写生,~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
习题: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
[“ 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42、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哥儿们义气”。
“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

43、所以  因此
先看例句:
(1)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所以很多人来旅游。(不能用“因此”)
因此(2)由于我走得太匆忙,所以没来得及告诉你。
(3)他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一直都很努力。(不能用“因此”)

问题:
连词“所以”和“因此”的意思一样吗?

解析:
“所以”和“因此”都可以表示结果,但它们的用法不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和“因为”搭配使用,也可以和“由于”搭配使用,如例(1)、(2)。“因此”一般只和“由于”搭配使用,不和“因为”搭配,如例(1)。另外,“所以”可以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如例(3),“因此”没有这种用法。

44、由  被
(1)水果由阿里来买。
(2)由阿里来买水果。
(3)买水果这件事由阿里来办。
(4)杯子被小明打碎了。
(5)自行车被人偷走了。
(6)他被大家选为学校的优秀学生。

疑问
“由”字句与“被”字句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析疑
“由”字句与“被”字句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请看下表:
    “由”字句    “被”字句
意义    强调说明某件事情的负责者是谁    说明某个对象受某个动作的影响产生了什么结果
动作的目的性    目的性强    目的性不强
例(1)主要是说明负责“买水果”这件事的人不是别人,是“阿里”。谁来做这件事是有意安排的,所以目的性很强。
例(4)主要是说明“杯子”受动作“打”的影响产生的结果“碎了”。“打碎杯子”这件事情并不一定是谁有意安排的,所以目的性不强。
需要注意的是,“被”字句多用于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在口语中,如例(4)、(5)。但在书面语中,有时也可以表示如意的、愉快的事情,如例(6)。

45、由于 由
(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
(2)“由”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习题:(1)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答案:[“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
(2)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
[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46、由于, 因为
先看例句:
(1)由于路上人太多,所以我迟到了。   -->因为
(2)因为他昨天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由于
(3)由于他总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因为
(4)我今天不能去了,因为我家里有点事。  ×由于

问题:
连词“由于”和“因为”的意思一样吗?

分析:
“由于”和“因为”都表示原因,都可以和“所以”搭配使用,如例(1)、(2),但它们不完全相同:
“由于”多用于书面语,“因为”多用于口语。“由于”可以和“因此”、“因而”、“所以”搭配使用,“因为”一般只和“所以”搭配使用,不和“因此”、“因而”搭配,如例(3)。另外,“因为”可以用在后一小句,而“由于”不行,如例(4)。
47、于是 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
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
例: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48、暂且 姑且 权且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
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
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49、振动 震动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钟里面的摆的运动都是振动”。
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50、副词“正”、“在”、“正在”放在动词前面,可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动词后面时常还附着助词“着”(表示进行),或者句子末尾附着助词“呢”(表示持续),“着”和“呢”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例如:

(1)老师正看着我(呢)。

(2)她在看电视(呢)。

(3)小王正在听(着)音乐(呢)。

(4)(你借给我的书)我正看着呢。

2、“正”、“在”、“正在”用法上比较。
(1)在意义上,这三个词有细微的差别:
正:侧重于动作进行的时间。
在:侧重于动作进行的状态。
正在:既指动作进行的时间又指其状态。
(2)在结构上,这三个词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正”一般不接动词的单纯形式(例如不能说“我们正讨论”),常构成“正+动词+着/呢/着呢”的结构方式。例如:正看着/正想呢/正写着呢/正担心着呢。如果动词后面不加“着”或“呢”,动词后面通常要带有宾语或表示趋向的动词,例如:我们正讨论这个问题/她正向我招手/她正走过来。“在”和“正在“不受上述这种限制。例如:我们在讨论/我们正在讨论。
“在“后面不能用介词“从”,“正”、“正在”则不限。例如:红日正从地平线升起/红日正在从地平线升起/×红日在从地平线升起。
“在”可表示反复进行或状态长期持续的意思,所以前面可以加“又”、“一直”、“总”等副词,或表示持续的时段(如:几天来/一年来),“正”和“正在”则不能。例如:一直在等待/×一直正等待/×一直正等待。

51、只要 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只有”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条件都不行。
只要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
只有打青霉素,你这病才能好。(其它药都不能治好)

52、制服 治服
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如“制服歹徒”。
治服,是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53、终身 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说)。
54、逐步 逐渐
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
例: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
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
例:天色逐渐暗下来了。

55、 “桌子上有几个苹果”
(1)桌子上有几个苹果。
×在桌子上有几个苹果。
(2)路上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安静。
×在路上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安静。
(3)前边来了一个人。
×从前边来了一个人。
疑问
是“桌子上有几个苹果”还是“在桌子上有几个苹果”?
析疑
应该是“桌子上有几个苹果”。原因是:
汉语中有一类句子叫“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这类句子的开头一般是表示地方的词语,如例(1)的“桌子上”、例(2)的“路上”、例(3)的“前边”。这些词语前边一般不能用“在”、“从”等介词。再如:
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在墙上……)
床上躺着一个人。(×在床上……)
对面开过来一辆汽车。(×从对面……)

56、一直:①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
      ②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
      ③强调所指的范围
总是:经常、一直 进行某种动作 做某件事
从来: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

57、解释 
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后来的,后到的。以后:现在或者所说时间之后的时间。
用法对比
“后来”只能单用。“以后”可以单用,也可以跟在名词、动词或者小句后边表示具体时间。单用时,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以后”可以指过去的时间,也可以指将来的时间,“后来”只能指过去的时间。
例句
1.来中国以后,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来中国后来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2.学了汉语以后你想干什么工作?(×学了汉语后来你想干什么工作?)
3.他给我来过几封信,我都没有回,后来联系就断了。(×他给我来过几封信,我都没有回,以后联系就断了。)

58、何曾 何尝 何必 何苦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
例: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
例: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
例: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例: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59、还 又
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
洗了一次还想洗一次。
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60、关于  对于
关于
[介] 表示涉及的事物。
(a)关于+名。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材料。
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关于运输问题,我想再说几句。
他写的小说不少,有关于解放战争的,也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b)关于+动/小句。
关于兴修水利,乡领导正在全面规划。
关于学校增加招生名额,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c)“关于…的”+名。
关于节约用煤的建议
关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消息
比较:关于 对于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
(2)“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
对于中草药,我很感兴趣(=我对于中草药…)。
(3)“关于…”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 …”加上名词才能。
关于文风问题
关于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61、固然 虽然
(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
(2)“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
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下面的例子是重复同一形容词谓语,“固然”插在中间。
这样做,好固然好,可就是太费时间了。
这种机器,笨重固然笨重,但用处还是很大的。
钢铁厂离我们这里远固然是远点儿,不过交通还算方便。
2.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刻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是、可是”。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
考上了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
固然每个画家别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

62、更  更加



63、跟 同 和 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64、发奋 发愤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虽然上次考得很糟,但他决心发愤图强”;
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如“表态很好,接下来要看发奋努力”。

65、“了”字用法复杂,不是能在这里一一详细列举的,就你的问题来分析吧,把例子转为陈述句更好理解些:
       A 我看了晚会。        B 我看晚会了。    C 我看了晚会了。
    “了”放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们一起去看吧。
     再来个例子:
    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了”的用法貌似很复杂,有的论文能细化出N个“了”。但是彭晓川老师写过一篇通过粤语助词“喇、咗”归并普通话“了”语意的论文,只有三个“了”,语意层次很清晰,如果你也懂粤语的话,“了”很容易讲解,可以找那篇论文来看看。
  最后,推荐你看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吧,教学的一般难题里面都有,包括你问的这个问题。是彭老师主编的,很实用。

66、对 对于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大家对我都很热情。
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说来”。

67、处处 到处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例:教师处处关心学生。
到处:各个地方。例:到处都找不到他。

68、但是, 只是, 不过
先来看看例句:
(1)虽然她跟小王结婚了,但是她并不爱他。
(2)他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却很大。
(3)他各方面都很好,只是身体差一些。
(4)这件衣服大小、样式都合适,只是贵了一点。
(5)他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过现在好多了。


连词“但是”、“只是”与“不过”的意思一样吗?
分析:
“但是”、“只是”与“不过”都能表示转折,但它们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但是”表示转折,主要强调某种事情或情况跟预期或常理相反。它强调的重点是“但是”之后的部分。如例(1)指出一个与常理(跟他结婚,按说她是爱他的)相反的事实“她并不爱他”,它强调的是“她并不爱他”。
“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强调某种事情或情况是主要的,同时又用次要的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它强调的重点是“只是”之前的部分。如例(2)强调“他各方面都很好”是主要的情况,下句又用次要的情况“身体差一些”作了一点补充说明,后一部分不是说话人强调的重点。
“不过”也表示转折,用另一种情况对前面所说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前后两种情况都是强调的重点。如例(5)先说“他身体一直不太好”,然后又进行补充“现在好多了”。这三者的区别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表示强调的重点):
________,但是  △。
  △,只是        。
  △,不过 △

69、从而 进而
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2)进而:进一步
(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 、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目的,应改为表示层进的“进而”]
(2)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
[“从而”用得对]

70、除非 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
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71、往往 常常
常常:可用于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否定形式为“不常”
往往只可以表示过去。之前不受否定副词的修饰。
她常常一个人去书店。
她往往一个人去书店。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请你常常来
我一定常常来
他希望常常去
这几句里的“常常”都不能换成“往往”。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
我们常常演出。
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
小刘常常上街。

72、差点儿  几乎
几乎:
表示接近某个数量,范围或者程度。剧中常有表数量,范围的词语,有时含有夸张的含义。
雨几乎下了一天。
差点儿,几乎其他用法是一样的。

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
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
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
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73、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74、才  就
才:
数量短语+才+……,表示时间晚,时间长,数量大或者年龄大。
Being later or long in time,large number or old age
就:
就+数量短语+……,表示时间晚,时间长,数量大或者年龄大。名词前+“光”,“仅”等副词。
妹妹7岁才上学。
她光裙子就有几十条。

75、不如, 没有 
先看例句:
(1)我没他高。 -->不如
(2)他学习没我努力。  -->不如
(3)我没你这么懒。  ×不如
(4)我没他那么不自觉。  ×不如
(5)我没他那么想家。  ×不如
(6)他跑得很快,我不如他。

问题:
在比较句中,“没有”和“不如”有什么不同?

分析:
在比较句中,“没有”和“不如”意思相同。“A没(有)B+X”和“A不如B+X”都是“B比A+X”的意思。如例(1),不管是用“没(有)”,还是用“不如”,它们的意思都是“他比我高”。
可是它们在用法上又有一点儿不同。
一、“没有”可以和“这么/那么”一起用,而“不如”不能。
二、用“没有”时,后面的形容词可以是积极意义的词,如例(1)、(2);也可以是消极意义的词(要加“这么/那么”),如例(3)、(4)。而用“不如”时,形容词必须是积极意义的,如例(1)、(2)。
三、“不如”后面一般不跟动词,如例(5)。
四、当形容词在前面已经出现时,“不如”后面的形容词可以省略,如例(6);而“没有”后的形容词不能省略。

76、不必 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
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77、不  没有
不,可以用于否定过去,现在和未来。
没有只否定过去。

78、“别的”与“其他”
(1)今天就谈到这儿,其他(的)事以后再谈。 -->别的
--(2)只有这两间房是空的,其他都住满了。 >别的
(3)我现在不想其他的,只想好好睡一觉。 -->别的
(4)我没有别的,只有这一个箱子。  X其他的
(5)这几本书我拿走,其他几本留给你。  X别的

问题:
“别的”和“其他”在英语里都是the other,它们有什么不同?

解析:
“别的”和“其他”在意思和用法上都差不多,只有细微的区别:
一、 它们都可以用在名词前,这时“其他”后可以加“的”,也可不加,而“别的”不能再加“的”,如例(1)。
二、 它们都可以单独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可是作宾语时“其他”后面一般要加“的”,如例(2)、(3)。另外,在“有”或“没有”的后面作宾语时,一般用“别的”,如例(4)。
三、 “其他”后面可以跟数量词,而“别的”不能,如例(5)。

79、毕竟 到底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
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
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80、必定 必然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 
例: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
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81、本来 原来
本来表示理所当然——sth should have been done
原来不能这么用。
都是original的意思。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例:当天的作业 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例:原来是你啊!

82、按照 依照 遵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
例: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
例: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
例: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83、V着    正在V
“她穿着运动服”与“她正在穿运动服”

先看例句:

(1)导游手中拿着一面旗。
(2)毕业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3)她穿着一套运动服。
(4)花瓶里插着鲜花。

(5)×小红跳着舞。  -->小红正在跳舞。
(6)×他们上着课。  -->他们在上课(呢)。
(7)外面正下着雨呢。


问题:
汉语的“V+着”是不是等于英语的“V+ing”?“她穿着运动服”与“她正在穿运动服”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吗?

分析:
汉语的“V+ing”并不等于英语的“V+ing”。
英语的“V+ing”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They are dancing./She was reading an English magazine when I came in.
汉语的“V+着”表示的是“持续”(the continuous aspect)。具体有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处于持续状态。
如例(1)、(2)并不强调动作行为正在进行,而是表示“拿”这个动作和“保持”这种情况在持续着,没有结束。
二、表示动作行为结束后所产生的状态在持续着。
如例(3)她穿着一套运动服。≠她正在穿运动服。“穿着运动服”指的是,“穿”这个动作已经结束了,“运动服穿在她身上”这种状态在持续着。同样例(4)“插花”这动作也已结束,是“花插在花瓶里”这种状态在持续着。
可见,“V+着”并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
那么,要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汉语用什么词语或什么句式呢?用的是“正在”、“正”、“在”或者“正(在)……呢”、“在……呢”、“呢”,如例(5)~(7)。其中(7)“正……呢”和“着”同时出现,“正……呢”表示的是“正在”,“着”强调的是“雨持续在下”这种情况。

84、V+下+O+来,V+下来+O
“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
 “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

(1)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
他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
(2)前边跑过一个人来。
前边跑过来一个人。
(3)他急急忙忙地跑下楼来。
×他急急忙忙地跑下来楼。
(4)麻烦你把她送回家去。
×麻烦你把她送回去家。
疑问
可以说“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也可以说“他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但不能说“他急急忙忙地跑下来楼”,为什么?
析疑
当动词后边既有宾语,又有比较复杂的补语,如“起来、下来、过来、进来、出来”等的时候,它们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宾语是表示一般的人或事物的名词时,既可以位于“下来、起来、过来、进来、出来”等词的中间,也可以位于它们之后。以“下来”为例:
1.动词 + 下+ 宾语 + 来
拿下一本书来
2.动词 + 下来 + 宾语
拿下来一本书
宾语是表示地方的名词时,只能位于补语“下来、起来、过来、进来、出来”等词语的中间。以“下来”为例:
3.动词 + 下 + 宾语 + 来
跑下楼来

85、吗  呢
我仅说说我对两个词在疑问句中作语气助词的区别。
“吗”字的疑问句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带有一种预设的答案,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要对答案的是与否做出判断即可。
如:这书是你的吗?(回答是与不是)
    天亮了吗?(回答亮了或没亮)
    你过得好吗?(回答好不好)

“呢”字的疑问句提出的问题里边往往不带有供对方判断的预设答案。
如:这书是谁的呢?
    现在是什么时候呢?
    你过得怎么样呢?

86、搭配:
不+动词/形容词 例如:不好看;不看
没+动词:没看

搭配动词表否定时:
不表示主观意愿,通常针对没发生的,将来的事情。
   例如:你明天去吗? 不去。
         看看这本书吧。 不看!
没针对过去的事情,或已经客观发生的事情:
   例如:你昨天去了吗? 没去。
         她上午穿的的衣服好看吗? 我没注意。
“没有”表示过去;
“不”表示将来或习惯性动作。

 

附件
对外汉语词语辨析和语法解释等汇总.pdf
pdf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
免费内容(注册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资料
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对外汉语词语辨析和语法解释等汇总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