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答案 李光日

A
地壳均衡补偿(05~07):描述地壳力学状态和升降运动的理论,它阐明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的质量过剩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来补偿。
莫霍面(05~07):地壳与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
地幔羽(即地幔柱)(05、07):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火山碎屑岩(05、07、09):火山爆发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在盆地中(陆上或水下)沉积下来,经成岩固结或熔结而成的岩石。
浊流(05、07):重力流的一种,它是泥与水混合的密度流。
断层(05~07):岩层破裂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联合古陆(05、07、09):在距今大约2.5×108年以前地球上曾经存在一个统一大陆,这个大陆称为联合古陆。
大洋盆地(05~07):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
俯冲带(05~07):在会聚型板块边界,由于洋壳密度比陆壳的密度大,洋壳会向陆壳下俯冲,洋壳俯冲于陆壳之下的地带即俯冲带。
喀斯特地貌(05~07):喀斯特又称岩溶。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叫喀斯特作用,喀斯特作用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等)。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集群绝灭(05~07):在某些地质时期,出现许多生物门类近乎同时地和全球性地大规模绝灭,使生物界绝灭率突然升高,称为集群绝灭。
南极绕极流(05、07、09):在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的表层大洋环流,它是世界大洋中唯一绕地球一周的环流。
鲍马序列(06):具有极强侵蚀作用的浊流头部过后,由于速度的减缓,身部开始发生沉积作用。形成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层序。由于这一层序是由鲍玛首先提出的,因此把它称为鲍马序列。
黑烟囱(06):喷溢海底热泉的出口,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改变,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在海底沉淀下来,尤其是喷溢口的周围连续沉淀,不断加高,形成了一种烟囱状的地貌,叫做黑烟囱。
牵引流(06、09):风和水流本身都是主动搬运碎屑颗粒的活跃介质,称为牵引流(或挟带流)。
海啸(06):由海底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一种重力长波。因此可以看作是它们(尤其是地震和火山)引起的一种次生灾害。
环太平洋地震带(06):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岛弧 – 海沟带分布,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地区:这里有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
冰碛物(09):冰川运动具有整体性,颗粒间既不碰撞也不摩擦,因此冰川作用的沉积物-冰碛物是既无分选、也无磨圆的杂乱堆积。
沉积作用(09):被冰川、水、风等介质搬运的物质,不会永远被搬运下去。经过一定的距离,由于搬运营力能量的降低,或者遇到适当的物理化学条件,或者在生物的参与下,最终被沉积下来,这种作用过程就叫做沉积作用。
胶体沉积(09):一些溶解度比较低的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它们呈胶体溶液的方式搬运。由于胶体表面离子化作用,它的质点通常都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在沉积盆地中,当它们遇到不同电荷的质点,或者由于电解质的作用,或者浓度增大,pH值的改变,胶体就会发生凝聚成絮状或团块状,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下来,这种作用过程就叫做胶体沉积。
新构造运动(09):通常把发生于早第三纪及其以前的构造运动称为老构造运动;把发生于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地球轨道参数(09):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等用来描述在太空中地球运行的位置、形状和取向的各种参数。
热液硫化物矿床(09):热水沉积矿床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或热泉(水热喷口)活动有关的沉积矿床。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主要包括了Cu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台风(11):台风、热带风暴或热带气旋,都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以往统称为台风。
地震(11):地球内部能量于瞬间释放时所引起的地球快速颤动。
片麻岩(11):化学成分大致相当于岩浆岩的中性岩,它是比较典型的、矿物结晶度好(像岩浆岩)、矿物有定向排列习性(条带状、片麻状构造、貌似沉积层理构造)的变质岩。
粘土矿物(11):一些含铝、镁等为主的含水硅酸盐矿物,是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风化作用(11):在外部地质营力作用下,通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各种因素,使岩石变成碎块、砂、土和溶液的作用过程,都叫做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11):风、水、冰川等地质外营力将岩石的风化产物剥落、刻蚀带走的过程。
B
1. 新生代从古到新的地层序列应该是:
a. 始新世、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
b. 始新世、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上新世
c. 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
d. 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上新世
2. 在海洋演化的各个阶段中,()代表新生的摇篮期,()代表青壮期,()代表衰退期,()代表残留期。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地中海
d. 红海
3. 上地幔主要的代表性岩石为:
a. 花岗岩
b. 流纹岩
c. 橄榄岩
d. 玄武岩
4. “黑烟囱”是一种()的外在形式。
a. 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床
b. 石油天然气储藏
c. 环境污染
d. 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
5. 环太平洋带火山爆发的直接致灾方式之一是:
a. 常伴随或诱发地震和海啸
b. 产生强烈的板块碰撞作用
c. 导致黑潮的流向发生改变
d. 鱼类大量绝灭
6. 海底微生物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a. 全球洋流循环体系
b. 海浪对海岸礁石的冲刷作用
c. 分解有机碎屑乃至全球碳循环
d. 洋脊持续的拉张活动
7. 大洋地壳主要的代表性岩石包括:
a. 花岗岩
b. 流纹岩
c. 变质岩
d. 玄武岩
8. ()是从流体相结晶转变成固态岩石的降温过程的产物。
a. 浊积岩
b. 变质岩
c. 蒸发岩
d. 岩浆岩
答案:1. c 2. dbac 3. c 4. a 5. a 6. c 7. d 8. d
C
1. 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征。
内部结构
根据地球内部波速和密度的分异,首先可将其划分出3个一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也是地球内部最主要的物性及化学组分的分界单元。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称作莫霍面,平均深度33km;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面称作古登堡面,深度2891km。这两个界面上下的物质,无论在化学组成、物质状态和物理性质上,都有重大的区别。根据在这些方面更细致的分异特征,可以再从整体上将地球内部划分为7个二级圈层,从地表向地球深部依次为A(地壳);B,C,D(地幔);以及E,F和G层(地核)。进一步地,大陆地壳还可再分为上、下地壳两层,即A1和A2;在地幔的B层中则包括3个三级分层:B1,B2(为一地震波低速层,故推断为熔融状态,也称软流圈)和B3;D层中包含着两个三级分层,它们依次被称为D’和D”层。
基本特征
A1:固态,陆壳区横向变化大,许多地区夹有中间低速层。A2、B1:固态。B2:塑性为主。B3:固态,波速较均匀。C:固态,波速梯度大。D:固态,下部波速梯度大。E:液态。F:液态,波速梯度小。G:固态。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组成和结构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大陆地壳是由沉
积岩、变质岩、各类侵入岩和火山岩镶嵌组成的,厚度较大,但在各处是不均一的,总质量几乎是大洋地壳的四倍。大洋地壳的厚度及厚度变化均较小,结构和岩石类型也比较简单,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地幔主要由镁铁硅酸盐组成,物质密度介于地壳、地核之间,但体积和质量在三者中是最大的。地核中最主要的元素是Fe和Ni。
2. 试就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讨论。
海平面变化的原因:(1)海洋水体积变化。在海洋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海洋水体积的变化会引起海平面变化。海洋水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冰川的消长、密度体积效应、地幔水的排出和海水进入地幔等。其中冰川消长影响最大,如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海平面升降达100~200m。(2)海盆容积变化。在海水体积不变情况下,海盆容积变化,也可引起海平面变化。海盆容积变化原因有沉积物填充、洋底扩张和俯冲速率变化、地壳均衡补偿和区域性构造运动。(3)大地水准面变化。地球运动轨道参数、地球自转速率与地球大地水准面是处于相对平衡的。它们的变化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从而调整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来适应新的轨道参数和地球自转速率。最易发生调整的当然要数地球的流体部分了,海平面与假想的大地水准面是基本一致的。此外,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引起地球固体形态改变,质量的重新分配和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海洋体积的变化,从而导致海平面波动。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刻的。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海50km以内的海岸地区,海岸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较内陆高出10倍。荷兰学者估计,如果今后一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将有500×104km2,人口约109,耕地占世界的1/3。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7714km,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重心,又有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三角洲和低平的海岸平原,极易受将来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应当及早谋求对策。
3. 简述威尔逊旋回各阶段主要特征。
加拿大学者威尔逊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裂谷出现到洋盆形成,再从洋盆俯冲、缩小到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期):(1)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如东非裂谷。(2)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
上涌对流,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壳盆地,如红海、亚丁湾。从彩色非洲地形图看,东非裂谷、红海和亚丁湾宏观上组成一个三叉裂谷,各支的开裂程度并不均匀。(3)成年期。随着三叉裂谷内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除其中一支萎缩外终于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如大西洋。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与相邻大陆间不存在海沟和火山弧,称为被动大陆边缘。(4)衰退期。在洋脊系统扩张的同时,洋盆一侧或两侧与相邻大陆之间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称为主动大陆边缘。洋盆面积开始收缩,如太平洋。
(5)残余期。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如地中海。(6)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亘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最好的代表。
4. 试就板块边界类型及全球板块的划分问题进行讨论。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漂浮在部分熔融的塑性软流圈上,沿着一个总的方向滑动,根据与相邻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我们可以确定三种不同该类型的板块边界:(1)离散型板块边界。所有大洋中脊都是本类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侧以频繁的线状玄武岩浆上涌,拉张作用引起浅源地震和高速热流为特征。
(2)会聚型板块边界。可以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海沟俯冲带为代表,以产生深源地震,形成褶皱山系(海岸山脉增生楔),引起玄武质和安山质火山活动(火山弧、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为特征。(3)转换断层型边界。这种边界既不形成新的岩石圈,原来的岩石圈也不会消减。转换断层并不是使洋中脊发生单方向的平移错位,而是反映了岩石圈的不均匀断裂。转换断层以陡崖为标志,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往往伴随着板块的分离和火山活动。每一个板块都可能以上述三种或两种类型的边界组合为自身的界限。
全球板块可以划分为7个大板块,分别是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除七大板块外,还有阿拉伯板块、菲律宾板块、科科斯板块、纳兹卡板块和加勒比板块。D
P57

附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答案 李光日
pdf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
免费内容(注册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资料
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答案 李光日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