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辅导班讲义-新闻写作部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辅导班讲义-新闻写作部分
新闻写作
1、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真实——追求实而深
1、勇于采访、勤于采访、善于采访
2、追求事实的六要素清晰    
3、学会交代新闻来源
二、快速——追求快而好
1、树立抢新闻的意识
2、掌握快速结构方法
3、运用简练明晰的新闻语言

2、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写作原则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法规,遵循政治主旋律;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3、新闻跳笔
怎样使用新闻跳笔
一、多分段
二、断裂行文
 “断裂行文”与 “段落短与多”是配套的。
三、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连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其实,“蒙太奇”与新闻跳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它是电影语汇在镜头直径跳,新闻跳笔则是文字语汇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跳。如果我们把新闻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在这些段落之间,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不就是“蒙太奇“了吗?
四、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以上是从宏观上分析了新闻跳笔在提行分段与文章结构上的运用,在微观上跳笔主要是表现在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五、使用“跳笔”需要注意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跳跃性强,不代表可以随意跳跃。实际上,一篇消息无论如何跳跃,都离不开一条主线,那就是主题。上述举例中,例一无论怎么跳,都紧紧围绕“暖冬”这个主题;例二则始终围绕着洞庭湖“变大”的“大”字,洞庭湖现场也好,几百年以前也好,都是紧紧围绕大和小之间的变化。所以,使用跳笔要注意,一、不能跳离主题,二、不能漫无边际,即使是一些表面看来比较松散的情节,也都有内在的联系。

4、新闻语言
5、消息的特点与优势
   一、什么是消息
    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是新闻体裁中的一大类别。
    二、消息的特点   
快速(争抢时效)
简短(简明扼要) 
切实(信息具体)
三、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消息占据主要地位
通讯是消息的扩充或延伸
评论是消息引发的观点

四、消息的主要作用
1、传播信息(信息即音信、消息,在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递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
2、普及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总结,呈相对稳定的形态)。
3、引导舆论(舆论是公众言论,反映大众褒贬态度,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题目 :关于新闻与宣传(两者都是传播行为)补充
1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重视信息
新闻重视时效  新闻忌讳重复   用事实引导舆论倾向

2、宣传是灌输理念的  理念是主观构造的   宣传重视口号   宣传重视时机
宣传反复重复  用理念营造舆论氛围
6、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7、事件性消息
8、非事件性消息
综合消息(综合报道)
一、类型所指
    对多个同类事实的信息进行汇总,体现该范围的全貌;对一个事实的多家报道进行汇总,体现该事实的全貌。
二、特点
具备消息的基本结构(消息头、导语、主体、或结尾)
多事一报(前类)  多报一事(后类)
写法力求统摄综合(注重概括或归纳)
三、用途
    前类多用于记者的同类事实综合报道
    后类多用于编辑的某一事实综合报道
9、描写性消息
 10、通讯的基本特征
     通讯的特点
通讯内含消息核,是消息信息的扩展和延伸。
一、消息简要,通讯详尽(内容)
二、消息概括,通讯具体(表达)
三、消息模式化,通讯多样化(写法)    
第三节  通讯的地位和作用
一、通讯是新闻体裁三大件之一
二、通讯具有与消息共同的作用
传播信息
普及知识
引导舆论
三、通讯具有消息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
弥补消息未及报道过的新闻
深化消息已经报道过的新闻
报道消息形式不适宜的新闻
11、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
通讯写作入门
(区别新闻通讯和宣传通讯)
一、确立选题,获得详尽材料
1、确立选题:选择用消息无法显示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的题材,符合官方认可、民方需要、媒体应该三原则。
2、充分采访:就事实详情采访尽多的当事人和观察者,包括人物、情节、环境、背景、细节等。
二、研究材料,提炼报道主题
1、明确报道重点:新闻点(宣传点)是什么。
2、提炼报道主题:新闻针对性(宣传目的性)主题是什么。
三、围绕主题,结构报道形式
1、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客观顺时结构或主观顺意结构。
2、选择支持新闻点和主题的材料构思框架。
四、根据形式,注意表达方法
1、大量运用叙述描写,适量运用抒情议论。
2、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好的结尾发人深思。

第五节  通讯标题的写作
一、与消息标题的共同点
与消息标题的结构特点和写作原则相似。
二、与消息标题的不同点
引题:可出现内容介绍式长引题(消息不可);
主题:突出意义追求凝重感(消息追求动态感);
副题:可用破折号表明形式特点(消息不用破折号)。
 12、人物通讯写作
   一、题材特点
    有时代特点的先进人物或非先进人物
正在纪念的历史人物
二、主题特点
正:借人物事迹倡导某种人生精神、心态、活法
反:借人物经历提供某些人生教训
三、结构特点
人物访谈(问答结构)          
突出事迹(故事结构)
人生片段组合(横式结构)  
一生经历展示(纵式结构)
四、写作特点
   人物的言行(必须写)
   人物的外貌特征、身份背景等(适当写)
   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细节(着力写)
13、事件通讯写作
   一、题材特点
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
特殊事件
二、主题特点
正:披露详情引人注目
反:揭示真相给人警策
三、结构特点
始末纪实(纵式排列)   疑点追踪(纵式排列)   故事特写(横式特写)  
现场观察(横式特写)
四、写作特点
用人记事,以事带人(事件中心)
故事完整,主线突出(情节清晰)
14、工作通讯写作
   一、题材特点
某个地区、单位、行业在现行工作中的成就
某个地区、单位、行业在现行工作中的问题
二、主题特点
正:总结工作经验
反:总结工作教训
三、结构特点
工作访谈(专访工作负责人)  
工作纪实(全面描述)
工作侧记(见闻描述)        
工作调查(原因探究)
15、风貌通讯写作
  风貌通讯
一、题材特点
某地的社会面貌
某地的生活方式
某地的风土人情
某地的名胜古迹
二、主题特点
展示新异的社会风貌
开阔受众的文化视野
三、结构特点
风貌画(纪行)  
风俗画(见闻录)
风情画(散记)  
风光画(游记)
四、写作特点
力写变异(突出见闻)
散文笔法(适时抒情)
16、社会观察通讯写作
   现象通讯
一、题材特点
某一流行的社会现象的扫描或透视
二、主题特点
正:突出报道进步时尚,反映社会进步
反:集中揭示流行弊病,警示社会危机
三、结构特点
扫描类(现象集纳)
透视类(现象解析)
四、写作特点
宏观视角微观视点(材料具体)
记者要有是非见解(分析适当)
17、专访写作 
  新闻专访
一、选准访问对象(根据__决定)
二、选准访问时机和场所(根据__决定)
三、备好访问的专题要点(根据__决定)
四、选择纪实结构或问答结构(根据__决定)
18、新闻特写
赠票现场火爆透出沉重 (主)
                   原计划一天赠完的票两小时抢光 (副)
3月17日早上7时30分,《齐鲁晚报》读者接待处门前,十几名家长已拥在门口,不停地向里张望。
8时10分,门口队伍已经很长。  
8时40分,几百人的队伍挡住了过往车辆,后面的人焦急地向前面的人打听:“还剩多少张?还剩多少张?”  
9时30分刚过,一位从济宁邹城一早赶来的家长接过最后两张票,倚在墙角长出一口气:“孩子有救了!”  
这是陶宏开“帮助孩子戒除网瘾”主题报告会免费赠票现场的场景,原定要赠一天的票,仅仅两小时就被一抢而空。场面很火爆,但给人的感觉很复杂,家长脸上失望与希望混杂着的表情,让人品到的更多的是辛酸。
“这是最后一点希望”  
同病相怜,家长们每一句话说的都是孩子。队伍里有一位中年人始终低着头,他说已经被儿子折磨得绝望透顶,最后他给儿子在外租间房子,接好宽带,留下四个字:“你上!上!上!”从此再没见过儿子,此次陶教授到来,又让他燃起希望,他如获至宝地捧着两张票:“这是最后一点希望……”                          
“绑也要把他绑来”  
为了尽早拿到票,一些外地家长连夜往济南赶。烟台的高先生坐了一夜火车赶到济南,聊城的王先生干脆头天晚上就赶过来住在济南,并预订了报告会附近的宾馆。
由于上网的孩子一般对“网瘾”特别敏感,因此如何把孩子带来听讲座成了家长最大的难题。“我跟他妈哭着劝了他一夜,他也不肯来。”“我说从武汉来了一位音乐家,来听音乐会。”……而济宁的段女士竟然“包了一辆车,准备把他绑上拉来”。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家长嘴里说出,让人倍感心酸。  
                    为来领票遭遇车祸
下午2时20分,济宁的高先生跑着闯进办公室。高先生是来给侄子小珏领票的,为给小珏戒网瘾,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买好了车票,准备去武汉找陶教授,看到本报的报道后,他们才退掉去武汉的车票,要高先生赶紧去济南拿票。
高先生讲,其实昨晚他已经预订了两张票,但夜里越想越觉得不保险,第二天一早又驾车往济南赶。结果在高速路上遭遇堵车,被后面的车撞到了一边。心急火燎的高先生干脆把车扔在高速公路某修理点,半途截车赶到济南。
远在上海含泪电话订票  
一早上,上海的全女士一直在反复拨打报社的订票电话,恳求记者允许她到报告会现场领票。  
“我儿子很有侠义心肠,他当初是想挽救一些上网成瘾的孩子才去网吧的,想不到自己反而染上网瘾,还和四川一个女孩网恋,他才上高二,可非要辍学去四川找她。”电话里,全女士哽咽着说:“我已经订好20日一早飞济南的航班,希望你们能给我留张票,拜托了,拜托了……”
(本报记者张洪波实习生范俐鑫刘丽萍)
19、电视新闻与专题写作
20、广播新闻与专题写作
21、网络新闻写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辅导班讲义-新闻写作部分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