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药剂学考试总结知识点

[BuyView]二、名词解释
粘膜给药系统: 是指药物与生物粘膜表面紧密接触,通过该处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给药部位可以是眼部粘膜、鼻腔粘膜、口腔粘膜、消化道、阴道及特定区段等。剂型根据需要可以是片剂、膜剂、颗粒剂、软膏剂等。药物既可以作用于局部,又可以通过粘膜吸收作用于全身,有些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终止给药。
缓释制剂: 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非恒速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给药频率有所减少或减少一半,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 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给药频率有所减少或减少一半,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胶束: 指在溶液中由若干溶质分子或离子缔合形成的以疏水基团为内核、亲水基团为外壳的分子有序聚集体。在内核与外壳之间的CH2基团构成了栅栏层。在非水溶液中,过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形成亲水基向内、疏水基向外的分子缔合体,称为反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经皮给药系统: 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经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脂质体: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具有类似生物膜的结构。自1965年首次将封闭的双层磷脂系统命名为脂质体以来,研究者们将其应用于各种药物(基因、抗癌、抗生素、抗炎药等)的转运中。
被动靶向制剂: 这是载药微粒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自然倾向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征。这类靶向制剂利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的微粒给药系统。
主动靶向制剂: 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病变部位常被形象的称为靶部位,它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靶向制剂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微球: 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很多,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如淀粉微球,白蛋白微球,明胶微球,壳聚糖等)和合成聚合物微球(如聚乳酸微球)。
处方前研究: 指在开发药物制剂之前进行的一系列有关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晶型、盐型、粉体学性质、体内吸收等的研究。合理而详尽的处方前研究是开发出有效、稳定的制剂的前提和保证。
环糊精包合物: 利用环糊精外侧羟基的亲水性以及内核碳链骨架的疏水性包载疏水性药物来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的制剂
纳米药物,指通过一定的微细加工方式直接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具有纳米尺度的物质或结构,一种具有同生物膜性质类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载体的药物。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将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与药物一起制成粒径在1~1000 nm的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包括聚合物纳米囊,纳米球、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及聚合物胶束等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缓、控释制剂的优缺点
优点: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服药频率,提高服药顺应性;血浓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降低胃肠道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总剂量。
缺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立即停止治疗;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设计的,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征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整给药方案;处方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
2、请简述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机制
1)物理包埋法:利用药物与内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将药物包载于胶束内核中,此法操作简单,载药范围广;
2)化学结合法:利用药物分子与聚合物的疏水性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将药物共价结合到聚合物上;
3)药物与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胶束疏水区通过静电作用而紧密结合将药物包封于胶束内。
3、请简述微乳的透皮机制
①微乳对药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可增大微乳与皮肤间的浓度梯度;
②微乳界面张力较低,易润湿皮肤,改变角质层的结构;
③作用于毛囊以增大其开口,有利于药物透过和吸收。
微乳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能力,主要是通过其作用于角质层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另外,微乳还可通过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使药物作用于皮肤附属器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效果。O/W型微乳因含水量较高,可使角质层发生水化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而W/O型微乳的透皮吸收主要通过提高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作用于皮肤附属器来实现的,所以经皮给药的微乳类型主要是O/W型。
4、请简述粘膜给药的作用机制
机体组织粘膜表面具有良好的润湿条件使可溶胀的聚合物材料与之产生紧密接触,粘附材料的分子链嵌入细胞间隙或与粘液中的粘性链段互相穿透,通过机械嵌合、共价键、静电吸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疏水键等综合作用,聚合物与粘膜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生物粘附现象,并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5、请简述粘膜给药的优越性有哪些
延长在特定部位的停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药物直接粘附于粘膜上,由粘膜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而不经过门肝系统的灭活,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以实现局部给药,使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更加精确,减少对全身的影响。由于粘膜不存在皮肤那样的角质化,且粘膜下毛细血管丰富,较透皮吸收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6、请简述在不改变药理效应的前提下提高溶出速度和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①减小粒径,增大溶出表面积;②成盐;③固体分散体;④潜溶;⑤助溶;⑥增溶
7、请简述经皮给药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药物经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 缺点:1)由于皮肤对药物吸收率低,只有作用剧烈的药物,即用药剂量很小就能产生药效的药物才能选用。
2)不是所有药物都能适用,特别是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
3)要防止控制释放速度的薄膜破裂或损坏,否则引起释放的速度的剧烈增加,导致严重后果
8、请简述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皮肤的水合作用:促进渗透,水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
2.角质层的厚度:部位不同,厚度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厚度不同。
3.皮肤的条件:角质层受损,渗透性增加;温度升高,渗透速率增加。
4.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二)剂型因素与药物性质
1、药物剂量:首选药物一般是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
2、分子大小及脂溶性:①分子量大于600的物质较难通过角质层;②脂溶性:脂溶性太强:滞留于角质层;水溶性太强:不易通过角质层
3、pH和pKa:非解离型药物易渗透
4、TDDS中药物浓度:浓度越高,渗透速率越快
5、熔点与热力活度:熔点高,渗透速率慢;活度大,渗透速率快。
(三)基质因素
1、药物与基质亲和力:亲和力太大,不易吸收,但也要有一定溶解度
2、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水合作用越强,渗透性越强
四、问答题
纳米给药系统的优越性
1.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缓释性:载药纳米粒可作为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网状内皮系统分布集中的肝、脾等靶部位。到达靶部位的载药纳米粒,通过调整载体材料种类或配比,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2.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纳米给药系统可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包裹药物,可保护多肽,蛋白等药物不被降解,有利于口服药物的开发。
3.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纳米粒高度分散,表面积大,有利于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其特殊表面性能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大大延长,大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4.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不同于药物一般的跨膜转运机制,纳米粒可通过内吞等机制进入细胞,从而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使其通过某些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到达重要的靶位点,从而治疗某些特殊部位的病变。
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经过载体的包裹后可增强药物对外界因素的稳定性。而纳米载药系统还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稳定性,使药物在到达作用部位前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
6.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载药纳米粒的靶向性在增加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降低了全身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其缓释性还可以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其高生物利用度又可以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全身性毒副作用。
纳米给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讲,目前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如可供选择的药用载体材料比较有限,制备方法的工业化还有一定困难,纳米粒的长期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考虑,以及包装和成本问题等。此外,纳米技术的发展需要有边界,纳米药物对自然环境损害的机理是什么,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表现怎样?这都需要科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然而这些并不影响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引。
展望:在基因工程类药物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载药系统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优势非常明显,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载药系统必将成为人类征服疾病的又一有力工具。
请例举你所熟知的现代给药系统,简述其与传统制剂相比较的优缺点。
无针注射给药系统:所谓无针注射剂 (又称无针注射给药系统) 是指以物理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 ,综合运用计算机设计、数控机电加工技术、物理化工技术和药剂成型技术 ,设计研制无针头射流喷射给药新器械 (或称新技术) ,利用此项新技术,针对皮内、皮下、黏膜或创口部位给药,形成不使用传统注射器针头的新剂型。
无针注射剂具有无针、无痛、无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等优点 ,医护人员或自我给药病人都能很方便地学会使用 ,尤其适用于有恐针感病人和小儿患者 ,可显著提高。传统注射剂,针头的穿刺操作即使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执行 ,也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由于给药时针头侵入到体内 ,经常会诱发感染或造成交叉感染 ,由此传播烈性传染病的危险性极高。
1. 给药量小是各种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的普遍问题
2. 无针注射器加工难度大
3. 弹簧动力无针注射器工作稳定性差 ,易于引起给药剂量差异
缓释给药系统是指药物在体内非恒速地从制剂中缓慢地释放,从而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给药体系,对一个具体的品种可称为缓释制剂。控释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以受控形式恒速(零级或近似零级)从制剂中释放到作用部位而发挥疗效的一类给药体系,对一个具体的品种可称为控释制剂。
缓控释给药系统与普通给药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减少给药次数,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改善了病人的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④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缓控释给药系统较普通给药系统有更多的优点,但也存在其局限性:①价格昂贵;②易产生体内药物蓄积;③降低了随机调节剂量的可行性;④受胃肠转运时间的限制,在体内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
请例举你所熟知的新型给药系统的检测、分析手段并简述其目的。
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法大体分为直接和间接法。直接法即直接测定经皮给药后的体内药物及代谢物浓度, 这对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具有直接的意义; 间接法主要通过测定标记药物在生物样品的放射活性,间接获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如在月桂氮酮的促渗机制研究中, 用14C进行标记, 液闪法测定尿样放射活性, 得到单剂量和多剂量月桂氮酮的经皮吸收。也可通过测定与经皮给药有关的生理反应或引起的其它体内化学物质浓度变化间接获得, 如胰岛素的经皮给药系统可通过测定体内血糖浓度变化间接获得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法( GC )、气相色谱-质谱( G C -M S) 联用法、放射免疫法( RIA)、微量透析法
色谱法( HP LC , GC , GC -M S) 和放射免疫法是经皮给药体内分析的主要方法, 比较起来, 尽管放射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 但由于存在抗体的制备问题, 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色谱法却相对较为普及, 可以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 利用色谱柱进行分离、富集, 再配以不同的检测器, 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此外,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经皮给药的测定中也用得较为普遍, 尤其为了获得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将T T S与经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同时应用于动物或人体, 可获得T T S 与口服或注射相比较的生物利用度。微量透析法应用于经皮给药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 尽管还需在不同的药物中进行验证, 但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方。 虽然有许多其它的经皮给药吸收的检测方法, 如病理学检查法, 体外剩余量检测法等, 但直接测定经皮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黏膜给药系统( muco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是指使用合适的载体将药物与人体的一些黏膜部位紧密接触,如鼻、口腔、眼、直肠及阴道等,通过上皮细胞进入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
起效的给药方式。
1微渗析技术:微渗析技术是一种生物在体采样技术,其原理是将连接着半透膜的微型探针插入组织内,回收由于微量灌流而进入探针的渗析液,测定从组织间隙扩散到渗析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受试动物不需麻醉,可以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对动物组织的损伤小; 对药物实时监测,药代动力学资料更准确;取样无匀浆,可真实代表取样位点浓度; 对同一动物进行多个部位取样,监测药物体内分布; 样品纯净,多种分析仪器可用
2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与传统动物实验方法相比,该技术通过对同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跟踪同一观察目标的移动及变化,所得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在肉眼可见水平上进行操作,成像对象是活体小动物,整体展示完整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不涉及放射性物质和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结果直观、灵敏度高、标记靶点多样等优点
γ-闪烁技术:γ-闪烁技术是基于荧光成像原理的非损伤性观测技术,在药学研究中应用广泛,3这是一种通过密集采样技术和利用图形分析系统直接获得放射性标记药物吸收分布消除的过程。
4角膜穿刺术: 眼内药物动力学的难点主要在于眼内药物浓度的测定。传统研究方法是在统一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将动物处死,采用角膜穿刺术取房水样品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便于系统分析药物在各个组织的释药速度、持续时间和释药规律。[/BuyView]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药剂学考试总结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