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书后名词解释与复习题知识点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农村个人和社会。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
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清河镇实验区:1928年燕京大学在北京郊区清河镇创办了实验区,多次组织学生前往社会调查,他们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对清河镇的历史、环境、人口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并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20世纪30年代后该实验区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农村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团结在《中国农村》杂志周围的进步青年。
中国经济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以《中国经济》杂志为阵地,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为代表的人群。
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定县模式:主张从教育农民入手以除文盲,做新民为目标,最终达到农村建设、民族自救。
邹平模式:从组织乡村自治着手建设乡治主张和做法。
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答: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为解决美国农村社会危机应运而生,通过各种途径首先传播到亚洲和拉丁美洲,欧洲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长足发展的。
2.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
答: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是由国际农村社会学联合会负责举办的学术性会议,从1964年开始举办,作用在于繁荣发展农村社会学。
3.中国农村社会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中国农村社会学通过中美两国学者的农村调查实践、大学课堂教学等在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并很快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为革命理论建设培育了一批骨干后备队伍。
5.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对农村社会学有哪些贡献?
答: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主要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四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革命根据地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6.我国农村社会学恢复重建后有哪些成绩?
答: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学从中断到恢复重建,其学科地位比以往更为坚实。在小城镇和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和三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7.乡村建设运动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
答: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其旨在复兴农村、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建设了很多实验区并在实验中做了很多有益于农民的工作,其实践经验教训是农村社会学的宝贵财富。
8.乡村建设运动有哪些内容和理论?
答:内容:1兴办教育2推广农业科技3流通金融4提倡合作组织5办理地方自治6建立乡村公共卫生保健制度7移风易俗8引发学术研究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理论: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章
名词解释
“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
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
经济理性: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生存理性: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习俗等传统力量,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有趋利避害求平安的观念。
价值观念: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
农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农业补贴: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行为。
农业政策:国家政党为维护农民权益,促进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制定的行动准则。
农业科技: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
农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
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活动共同体。
城市: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地域共同体。
新农村建设:是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发展方式。
公平性原则:代内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公平;代际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人口发展不能够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限度。
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的全球共同行动。
复习题
1.农民与农业工人、农村居民有什么区别?
答: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2.怎样理解农民价值观念的二重性?农民价值观念更新的意义是什么?
答:农民价值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2家庭主义和个性的压抑3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4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5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6均平思想和特权理念共存一体7重义轻利和追求功义并存。农民价值观念更新能够促进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的形成。
3.农业的性质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性?
答:(1)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动植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4.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
答:意义:保护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收入。取向:1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2支持生态工程建设3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4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5增加农民收入6研究制定农民社会救助保障制度。
5.怎样理解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答:农业政策是适应国内外的实际需要,能够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6.农业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答:地位:农业是由相互联系的生态、技术和经济系统组成的,无论哪一个系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农业及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
7.什么是农村?农村社区有什么特征?
答:农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特征:1人口密度稀疏,同质性强2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3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简明4家庭起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邻里关系密切5风俗习惯成训,民间宗教意识浓厚。
8.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意义: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9.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
答:农业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一个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10.面对全球化挑战,解决“三农问题”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答:1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2调整产业结构3加大财政农业补贴4选择可持续发展5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6制度创新
第四章
名词解释
人地关系:人口和土地的关系。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关系,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口:生产力的主体要素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提供人力资源。
耕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条件。
环境决定论:把自然环境看做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可能论: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认为自然环境仅仅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机会,人类具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利。
生态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景观论:应当从研究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象的形态。
人口循环:战争时期人口减少停滞,和平时期人口趋于增长,人口增长过程表现为循环过程称为人口循环。
治乱循环:和平和战争时期的循环。
土地流转:承包农户将土地转给他人经营。
圈地运动:一些地方政府不按实际情况,打着开发区的旗号乱占耕地,以致浪费大量土地,影响农业生产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转移。
抛荒:已垦田地因天灾人祸未继续耕种而任其荒芜。
土地财产权:利用土地获得利益的权利。
复习题
1.什么是人地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答:口和土地的关系。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关系,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特征:人口具有异质性、结构性、能动性、再生产性、生产消费二重性;土地具有原生性、固定性、有限性、可重复利用性、生产客体消费载体二重性。
2.简析我国历史上人地关系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答:历史上的治乱循环、人口循环、耕地增减循环之间存在一致性。人口增长具有缓慢性和波动性,耕地面积变化具有不断增长和不断增长中的波动性。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3年,第一次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1963年到1978年,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1978年到现在农村开始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
4.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试述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协调人地关系?
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增长率、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搞好农村人口社会保障、确立农民土地财产权、加快土地流转。
5.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和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答:会出现干旱化趋势,极端天气更加频繁,恶化环境,影响作物种植制度、农业产业布局。严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第五章
名词解释:
农村经济:以农民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生产关系,包括在农村地域内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各种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关系。
施坚雅模式:研究近代中国农村基层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式。
农村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和与此相关联的农村经济活动规范体系。
合作化:通过互助合作,逐步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过程。
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股份合作制:农民自愿组织起来,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批准建立的农村经济形式。
农村金融:运用金融手段促进、保障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债务:农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借债上缴税费统筹等方面造成的债务。
复习题:
1.什么是施坚雅模式,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研究近代中国农村基层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式(2)基本观点是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把农村集市网络概括成市场共同体。认为在理想状态下,基层市场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一个集市。
2.如何理解农民的“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
答:1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2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习俗等传统力量,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有趋利避害求平安的观念。
3.如何理解土地制度变迁是农村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
答:农村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而这一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土地制度变迁是农村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
4.如何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明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答:(1)是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经过了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后产生的,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和中心(2)意义:重建了农村经济,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为以后发展和以城乡工业化齐头并进为特征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3)问题:1个体农民的小生产和变幻莫测的大市场的矛盾2个体农民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矛盾3个体农民传统生产方式和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4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和农业开发性投入的矛盾。
5.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试述农业产业化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答:(1)以市场为导向、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2)原因: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过程中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中产生的(3)特点: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纵向化。
6.试述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答:形式: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特点:农业发展银行承担了主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责,农村信用合作社缓解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7.简要说明当前中国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
答:1完成税收任务形成债务2兴办公益事业造成债务3乡镇企业超速发展积累债务4乡镇财务体制不合理,造成政府负债运转5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乡镇财政支撑乏力6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第六章
名词解释
士绅社会论:在传统社会,县是基层政权,县以下是广袤的农村,国家缺乏足够的能力财力进一步控制农村,只好和士绅分而治之,各自墨守自己的边界,家族、宗族、村落长老在乡村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共同体本位论:批判了士绅社会论并提出传统农村社会是国家本位的观点,传统社会实行的是儒表法里制度,自秦汉以来国家对农村基层控制已相当发达严密,士绅基本上不具有和国家对抗的权利,无法真正庇护农民。
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选举。
民主决策:村民参与本村重大事务决策。
民主管理: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对农村进行有效的管理。
民主监督:对村级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
直接选举:有选举权的人直接参加选举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
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无记名投票:采取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时,选举人不必在选票上署自己的姓名。
海选: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一种形式。
组合竞选:首先由村民按一定差额比例,在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中各提出候选人;然后由至少两名主任候选人在村民推选的班子成员人选中,分别组合各自的竞选团队;最后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出村委会主任,其后对当选主任组合班子进行差额选举。
村民会议:由本村全体村民组成的自治组织权力机构。
村民代表会议:是对村民会议制度的重要补充,是现阶段农村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
村务公开:凡是与村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或需要让群众知晓的事都应公开,让群众了解。
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
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全村共同认可遵守的章程制度。
村规民约: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全村共同遵守认可的规则约定。
复习题
1.研究我国农村政治的理论视角主要有哪些?
答:国家和社会关系研究框架、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制度主义视角、过程-事件分析。
2.近代以来,我国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近代农村政治权利结构转型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变革3撤社建乡和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3.什么是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的具体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1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简述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
答:三个阶段1978-198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88-1998年的探索试验阶段;1998年-现在的规范运行阶段。
5.谈一谈村民自治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巨大意义。
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引导农民共同参与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6.结合村民自治目前遇到的问题,谈谈如何促进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答:1加强村民自治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2推进村民自治的组织结构建设3明确乡政和村治的权责。
第七章
名词解释
农村文化:在特定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应。
大传统:在一个社会内由上层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小传统: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民俗:民间或在人群中不以文字为媒介,口头传承下或未加深思被保留下来的生活各个方面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包括传统风俗习惯、舞蹈歌曲等。
农村文化变迁:由于生产方式变革,文化交流等原因引起文化发生渐进性或突变性变化。
民间信仰:不属于原创性宗教,而是传统性民俗信仰,即形成于地方共同体的一般民众中逐渐培育起来的、代代相传的、日常性的老百姓信仰或民族固有信仰。
宗族文化: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提炼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
文化重建:建立健康向上,合乎社会进步要求的新文化。
“三下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方面教育活动进入农村。
文化下乡:城市有组织地将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送下乡,结合农村实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素质。
复习题
1.如何理解农村文化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答:大传统:在一个社会内由上层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小传统: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2.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乡土性、封闭性、多样性、相对静态性。
3.农村文化变迁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答:1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2非农化特别是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加速传统农村文化变迁3传统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冲击下发生变迁4农村文化变迁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冲击5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把城市现代文化带入农村。
4.如何看待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答:1传统社会中农村文化为主流文化,城市文化特征不突出或被农村文化所掩盖2现代社会中农村文化让位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和现代化成反比关系。
5.城乡文化交流有何特性?
答:1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城乡文化交流正进入一种持续广泛状态2城乡文化交流形式上出现多样化3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城乡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4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城乡文化交流中农村文化再建的关键因素5城市文化在城乡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范围扩大。
6.农村民间信仰有哪些特征?
答:功利性和世俗性;多神性和包容性;地方性和统一性;蒙昧性和神秘主义。
7.怎样做好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答:开发农村人文资源就是连续不断的创作,妥善地保护农村人文资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将旅游文化通过农村人文资源加以实现。
8.新农村文明建设有哪些规划?
答:1总体目标。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具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4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5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6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7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9.文化下乡有什么意义?
答: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支撑。文化下乡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载体。
第八章
名词解释
农村教育: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地区举办的、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旨在消除二元结构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总称。
扫盲运动:由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提高国民素质,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运动。
“希望工程”:一项旨在动员海内外力量资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复学,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扶贫攻坚的社会公益事业。
“春蕾计划”:一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复学的社会公益事业。
终身教育:人的一生中不断接受教育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主要为当地培养合格劳动者,对县级教育体制机制结构进行综合改革使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但由于经济条件、工作性质、居住环境、就近入学困难不能随父母外出学习生活而被迫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复习题
1.什么是农村教育?
答: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地区举办的、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旨在消除二元结构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总称。
2.试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和所取得的经验。
答:历程有三大阶段:探索、实验、推广阶段。经验:1教育观念更新2构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框架3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4坚持城乡一体化和高校科研单位参与5建立健全客观督导评估机制6坚持科学方法和开展项目教育。
3.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取得新进展,高中教育不断提高2农村成人教育有所恢复,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得到巩固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职务、年龄等结构渐趋合理4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基本确立了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新格局。
4.农村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答: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和创业能力。意义:促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现代化。
5.当前农村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
6.我国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如何?
答:农村教育普及化、职业技术化、终身教育。
第九章
名词解释
农村卫生: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保健网络。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状态。
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规律,按不同年龄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主要对象是儿童。
血吸虫病:由于人或猪牛羊等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机构、队伍和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有机构成。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综合性制度。
复习题
1.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事业有什么实践和成绩?
答:民国初年孙中山确立了公医制度目标,希望能建成一个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将现代化卫生事业带进农村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农村卫生工作经验。
2.新中国农村卫生事业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
答:在传染病防治和农村三级卫生保障网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怎样从多维角度理解健康?农村有哪些主要健康问题?
答: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状态。主要健康问题:1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血吸虫病3艾滋病。
4.怎样进行中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答:1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2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医途径3建立完善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4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
5.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答:同上,5卫生下乡。
6.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形式?
答: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
7.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国际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国际合作让国际卫生机构了解到中国农村卫生的状况,向中国政府提供建议,同时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提高卫生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水平。
第十章
名词解释
婚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关系之一,也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结为夫妻的一种社会制度。
婚姻观: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认识。
生育文化: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
家庭:以婚姻、血缘、领养关系为纽带标志的社会群体。
家庭规模:家庭人口的多少。
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妇和父母、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联合家庭:由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以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家庭网络:家庭内部关系网络。
家庭权威:一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即当家人,这个人可以对家庭其他成员发号施令,并对家庭各种大事握有最终决策权。
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设施及其成员的文化生活。
家庭暴力: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复习题
1.农村为什么要加强家庭建设?
答: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风气和加强社会治安,对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没有农村家庭建设或者建设不成功都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农村的传统婚姻观和当代婚姻观有哪些区别?
答:1农村妇女传统婚姻观中有很强的依附性和因袭性,而当代婚姻观中这种观念正在消亡2农村传统婚姻观中女子贞操节烈广为社会所重,而当代婚姻观对我国大多数农村妇女而言,婚姻已经更多地和自己的自由选择、幸福生活相联系。
3.我国农村的生育文化发生了哪些改变?
答:(1)生育观念改变1生育目的2生育子女数量期望3生育孩子性别取向(2)生育风俗习惯改变(3)生育知识技术改变。
4.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会对农村家庭建设产生什么影响?
答:(1)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意味着当家人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农村家庭建设思想方式方法的改变,对建设方向带来根本性转变。新权威一般属于年轻人,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市场经济,更具有经营头脑和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中更具有优势,更加丰富农村家庭建设内容,更加细化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让家庭获得更为细致的利益。 
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
农村工业化:农村因地制宜,通过发展工业逐步取代传统农业,使工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农村工业化模式:各地区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或是一些地区摸索出的值得总结分析的经验。
苏南模式: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模式。
温州模式: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小商品起步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
珠江模式:是对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特色的概括,主要特点是大力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前店后厂、三来一补为工业发展特色。
复习题
1.我国农村工业化有什么意义?
答:农村工业化为国家工业化注入了生机活力,是国家工业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2.费孝通的农村工业化思想是什么?
答: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饥饿问题,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人多地少,农工相辅;农村工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不同模式,随机应变,不失时机。
3.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思想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答:思想:1要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2明确社办工业生产方针方向3社办工业要发展轻重工业生产4公社工业发展要靠自己积累和国家扶持5城市工业要支持农村工业6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意义:1指明了中国工业化实现道路2强调要重视农民作用,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3农村工业发展要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上4计划经济下探索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后市场交换形式5农村工业化的实现要量力而行。
4.比较几种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都是特定时代、区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2)不同点: 资金来源不同 12资金自给型3引进外资型;工业化推动者不同1政府发动型2个人发动型3兼而有之;启动和发展方式不同13工业自发型2市场拉动型;发展结果不同1在后期没有根据外部经济形式而改变阻碍了其经济发展2的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3在经济危机后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5.我国农村工业化经历了那些阶段?
答:1乡村手工业传统2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工业化3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业化
第十二章
名词解释
农村城镇化:随着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形态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的过程。
城镇化的机制: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镇化进程持续发展的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可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机制。
小城镇:新型的、正在从乡村社区转变为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的过渡社区,基本上脱离了乡村社区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过程。
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生成,规模的扩展,其经济结构、居民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等一系列内容。
复习题
1.如何认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程?从中可以汲取那些经验教训?
答:历程:起伏波动缓慢发展时期:自上而下的农村城镇化;稳定恢复健康发展时期: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经验教训:1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城镇化2改变对土地和人民的控制3农村转型之初,城镇化会在改善环境和降低经济不稳定性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2.联系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背景论述城镇化在我国农村的战略意义。
答: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动力,是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突破口。
3.请分别联系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分析都有哪些城镇化机制在这些历程中发挥了作用。
答:1联系发达国家城镇化道路可以分析出内生性机制中的生产力机制和市场机制在这些历程中发挥了作用2联系我国城镇化道路可以分析出外生性机制在这些历程中发挥了作用。
4.如何理解“小城镇 大战略”这一命题?
答:“小城镇大战略”不仅要注意小城镇自身的发展,还应注意大中城市发展对小城镇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更有利于发展内需型经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更加节能环保、成本更低。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第十三章
名词解释
阶级分析:对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不同地位进行分析。
阶层分析:以人们的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作为标准将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分析研究不同层次之间人们的社会差别。
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经济组织,它是农村社会基层单位。
身份制:以身份分层为特征的制度体系。
户籍制度: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
农民工: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
“底层化意识”:不仅处于社会底层,而且也意识到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其社会底层地位。
“半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复习题
1.以农民的分化为例,试述农村社会分层阶层分析视角与阶级分析视角的关系。
答: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比较不同学者对农村社会分层的不同划分标准及其划分形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3社会分层的职业标准
3.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讨论中国农民的社会分层所遭遇的制度约束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1新中国成立前农村阶级阶层:不合理社会制度造成剥削压迫现象2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阶级阶层: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社会只剩下农民和工人阶级3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阶层:政治身份等级成为划分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的主要标准4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分化:户籍身份仍在制约农民分化流动。
4.农民工问题所发生三个深刻转变,对于政府、社会提出了什么挑战?
答:1三个深刻转变:亦工亦农-全职非农;城乡流动-融入城市;谋求生存-追求平等2如果没有制度上相应的平衡系统来防止这种分层累积性所造成的上层底层之间断裂趋势,则很有可能演变为社会风险,从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第十四章
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流动:人口在农村中或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流动。
先赋因素: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和国家制度安排,中观层面的工作单位家庭等。
自致因素:微观层面的个人后天努力。
结构性流动:由于制度性原因造成的社会流动。
非结构性流动: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地位、职业变化或不同地区间的移动。
代际流动: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变动。
推拉理论:人口转移是促使和阻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排斥:某些人们或地区受失业、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等综合性问题时所产生的现象。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或经济内生因素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领域。
社会流动的再生产:社会流动不断强化并在代际间复制和继承。
“民工潮”: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
“民工荒”:民工短缺现象。
新生代农民工:一是指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和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明显差别;二是指介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
市民化:狭义:城市农民工等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权力过程。广义:还包含市民意识的普及和居民成为城市权利主体的过程。
工人阶级转型:农民工的政治转型,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复习题
1.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看,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流动与历史上的“流民”有什么异同?
答:1同:都涉及农民在空间上的迁移,并伴随社会地位或职业变动;产生原因都包含有政府的政策因素;都会对流出地和流向地产生一定影响2异:概念不同、产生原因不同、对流向地产生的影响不同
2.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村阶层之间有什么关联?如何理解阶层的再生产与社会流动的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答:1农村每个阶层都会产生农村社会流动2阶层再生产是社会流动再生产的一部分。 
3.请从户籍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沿革的角度,审视户籍制度的功能及其对于农村社会流动的制约。
答:(1)功能:社会治安管理功能;统计人口信息功能;证明公民身份功能(2)制约: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要素流动和限制了农民流动选择自由。
4.试比较推拉理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以及社会排斥理论等理论对于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解释力,并分析其各自适用的问题场域。
答:1推拉理论解释了我国农村社会流动是促使和阻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适用于人口转移原因分析2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解释了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或经济内生因素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领域,适用于从市场竞争角度研究劳动力、劳动者、劳动条件、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3社会排斥理论解释了我国人们或地区受失业、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等综合性问题时所产生的现象,适用于解释农村社会流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
5.试从历史社会学的比较视野,分析中国农民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的可能性过程。
答:1中国农民从农民工向到产业工人转化的可能性过程: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2中国农民从农民工到市民转化的可能性过程:农民—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
第十五章
名词解释
农民负担:农民以现金、实物、活劳动等形式向国家、集体、社会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
税费改革: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三项配套改革,三个确保。
隐性负担:隐性的、不直接的、不确定的负担项目。
显性负担:法定负担项目,也是农民可以直接计算的负担。
合理负担:农民根据国家规定应该承担的负担项目。
不合理负担:没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依据,巧立名目向农民收取的费用。
合同内负担:农民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向国家和集体组织承担的负担项目。
合同外负担:地方政府机构以各种理由向农民征收的负担项目。
一事一议:在农村税费改革工程中,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复习题
1.什么是农民负担?它包括哪些负担项目?
答:(1)农民以现金、实物、活劳动等形式向国家、集体、社会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2)隐性负担、显性负担;合理负担、不合理负担;合同内负担、合同外负担。
2.现行的农民负担体制有哪些特点?
答:1负担主体由社队集体变为农户个人2原公共服务产品由间接负担变为直接负担,隐性负担变为显性负担3粮食等农副产品统购销制度变为合同定购,农副产品市场流通机制逐步形成4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作用机制有所减弱。
3.结合实际,谈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答:1农民负担内容已由税转变为乡村组织运转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公益事业维持费2农民负担形式主要从征收转变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3乡村债务负担严重,农民负担面临强大反弹压力4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4.农民负担整治有何意义?
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5.减轻农民负担有过哪些重要措施?谈谈你从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答:(1)措施:制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加快五项改革(加快税费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2)体会启示:1面对沉重的农民负担,需要党和国家牵头,制定出台符合人民群众的政策2加快五项改革3乡村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和创办乡镇企业等农村社区经济实体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6.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怎样进行税费改革?
答:(1)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做出的重大决策,代表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根本利益(2)1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第一位目标2改革必须整体推进,配套进行3加强监督检查4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
第十六章
名词解释
贫困:是一种状态,指人在相应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在生理心理方面维持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
绝对贫困: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难以维持。
相对贫困:温饱基本解决,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很弱。
贫困线:在一定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
贫困人口:在相应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在生理心理方面维持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的人口。
贫困差距指数:衡量贫困人口间和贫困地区间差距的指数。
救济型扶贫:运用补贴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或不利宏观经济条件冲击而缺乏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进行救助的扶贫方式。
开发型扶贫:以鼓励贫困者自力更生、奋斗致富为宗旨,帮助贫困者了解市场信息,学习科技技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扶贫方式。
文化型扶贫: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
非政府组织扶贫:非政府组织通过自身的资源动员机制,实现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困难农民转移的扶贫活动。
小额贷款扶贫:通过金融制度、工具和穷人组织制度的创新,以金融中介为媒体,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扶贫方式。
参与式扶贫:受援穷人根据当地实际选择项目,在外援扶持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
复习题
1.怎样理解和认识贫困?
答:是一种状态,指人在相应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在生理心理方面维持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
2.贫困的测度方法有哪些?它们各属于什么测量层次?
答:(1)测度方法1标准家庭开支预算法2基数法3基本需求法4最低百分比法5居民一般生活水准划分法6恩格尔系数法7五等份法(2)层次 1属于定距测量层次;2属于定类测量层次;345属于定比测量层次;67属于定序测量层次。
3.个体主义扶贫观和整体主义扶贫各包括哪些理论,试阐述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个:三M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低水平循环论 整:贫困文化论、人口过剩论、贫困功能论、贫困结构论、贫困环境论(2)观点:1三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问题人的假设2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3低水平循环论认为贫困者常处于一种低水平恶性循环中4贫困文化论认为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状况,还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5人口过剩论认为人口绝对量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绝对量增长导致贫困6贫困功能论认为贫困对社会具有正功能7贫困结构论认为社会结构因素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成因8贫困环境论认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残缺落后是导致贫困产生存在的关键。
4.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又有什么特点?
答:(1)救济型扶贫、开发型扶贫、文化型扶贫(2)1救济型扶贫:运用补贴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或不利宏观经济条件冲击而缺乏劳动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进行救助的扶贫方式2开发型扶贫:以鼓励贫困者自力更生、奋斗致富为宗旨,帮助贫困者了解市场信息,学习科技技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扶贫方式3文化型扶贫: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
5.我国农村扶贫有哪些实践经验?
答:1积极推进开发型和文化型扶贫2以综合国力增长为坚强依托3突出科教扶贫地位4因地制宜开拓扶贫新路5扶贫到村到户。
6.借鉴国际社会扶贫的方式有哪几种?其意义是什么?
答:1非政府组织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参与式扶贫2借鉴国际社会扶贫有利于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开发思路,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吸取有益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
7.请结合我国农村扶贫的历史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今后农村扶贫的发展方向。
答:有机结合政府主导和民间力量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制定扶贫对象确定标准,有效动态管理扶贫工作,解决返贫问题,加大对贫困人口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支持。
第十七章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救助:为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提供资金或各种形式物质援助,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民,由国家和乡村集体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
农村社会保险: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对非自愿原因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提供社会性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依法为农村特殊对象和社区居民提供的福利性补贴以及各种公益事业,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和社会依法在农村征收养老保险费,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险形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农村社会互助:农村社会内正当的、有意识的互相帮助、互相援助的行为。农村优抚安置: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农村特殊群体依法给予补偿和褒扬的社会保障制度。
复习题
1.谈一谈你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认识。
答:(1)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2)社会保险: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对非自愿原因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劳动者提供社会性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救助:为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资金或各种形式物质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什么?它与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异同?
答:(1)由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优抚安置、农村补充保障组成(2)相同点:1目的一样2都采取以国家政府为主,社会互助为辅的手段3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不同点:1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并且实施的早,取得效果较好2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标准比农村标准要高一点3保障对象不同
3.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答:(1)农民工一定要增强法律观念,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劳动部门要严格执法检查,明确对劳动关系的认定(3)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4)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联系实际讨论农村社会救助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缓解?
答:(1)问题1传统救济观念的消极影响2救助对象无法准确确定3救助标准偏低(2)1转变观念2科学制定贫困线标准和确定救助对象,尽快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加快救助工作社会化进程,合理筹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4进一步制定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法律法规。
5.谈谈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理解和认识。
答:国家和社会依法在农村征收养老保险费,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险形式。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什么特点?
答:以大病统筹为主,群众自愿参加为原则,加大了政府资金投入,提高了统筹管理层次和制度微观效率,同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有什么对策和建议?
答:(1)1筹资成本大,筹资机构不稳定2大病保险制度限制了受益面的扩大3管理网络、运行机制不完善4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不够5贫困农民参合补偿办法未健全6未坚持自愿原则7地区财政补助差异大,参合农民受益率低(2)1明确全国制度基本统一、不同地区实施分类指导2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力度3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4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体系5控制医疗费用上涨6完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7加强软硬件建设8提高保障水平。
8.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1是切断病贫恶性循环链的治本之策2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3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的迫切要求4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医疗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
9.为什么要重视农村优抚安置工作?
答:农村优抚安置是维护国家民族自身利益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它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繁荣,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
10.我国农村优抚安置工作有哪些发展?
答:保障范围扩大;保障形式多样;优抚对象扩大、待遇不断提高;优抚社会化有较大发展。
第十八章
名词解释
城乡关系:广泛存在于城乡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的普遍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及其组合配置,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站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
重工轻农论: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发展重点是工业化问题,需要完成国家原始资本积累,强调资本积累,主张重工轻农。
工农协调论:主张工业和农业应平衡发展。
工业反哺论:主张工业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辅助,工业反哺农业。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一个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
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区域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复习题
1.什么是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采取什么对策?
答:(1)城乡之间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及其配置组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2)对策1调整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区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3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发展4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城乡协调发展的含义和基本指标是什么?从指标角度出发,说明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
答:(1)站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2)基本指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生活质量、科技与信息化程度(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3城乡教育发展差距4城乡科技投入差距5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3.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答:(1)理论基础:1城乡相成论2优先发展重工业论3工农协调发展论4农业基础论5工业化阶段论6工业反哺农业论(2)路径:1城乡收入分配统筹2城乡产业发展统筹3城乡劳动就业统筹4城乡体制改革统筹5城镇化发展统筹
4.什么是城镇体系?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有哪些原则?
答:(1)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2)原则1发展条件相似性2发展方向一致性3交通联系共同性4城镇和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协调性5行政区划和地理界线相对完整性6环境保护相关性和治理连续性7先进后进地区空间全覆盖性。
5.论述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任何国家走向城乡一体化进程都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阻碍城镇化的制度逐渐瓦解,而新生的促进城镇化的制度不断涌现。
6.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答:1调整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区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3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发展4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联系实际,说明“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的意义。
答:国外发达国家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城乡关系的改变,演示了城市和农村共生相依、又合作又竞争、共同繁荣富强的城乡一体新局面,为验证马克思所说的“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提供了有力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农村社会学书后名词解释与复习题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