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总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简答、论述:

1、为什么微生物一直不被人类所了解?

因为它们⑴个体过于微小;⑵群体外貌不显;⑶种间杂居混生;⑷其形态与其作用的后果之间很难被人认识。

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⑴体积小,面积大;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适应强,易变异;⑸分布广,种类多。

3、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巴斯德:

⑴彻底否定了“自生说”。(曲颈瓶实验)

⑵免疫学——预防接种。(鸡霍乱病)

⑶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⑷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

⑴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⑵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⑶提出了科赫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⑷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

⑸配制培养基。

原核生物:

一、名词解释:

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做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糖被:是包被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DPA-Ca:吡啶-1,6二羧酸钙盐的简称,芽孢皮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能与芽孢的抗逆性有关。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在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即菌落。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二、简答、论述:

1、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⑴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伤害。

⑵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

⑶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⑷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2、磷壁酸的功能:

⑴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贮藏元素。

⑵调节细胞自溶素的活性,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⑶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⑷赋予G+细菌特定的抗原。

⑸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白细胞吞噬。

3、G+细菌和G-细菌的区别:

比较项目

G+细菌

G-细菌

革兰氏染色反应

紫色

红色

肽聚糖层

厚,层次多

薄,一般单层

磷壁酸

多数含有

外膜

脂多糖

鞭毛结构

基体上着生两个环

基体上着生4个环

产毒素

外毒素为主

内毒素为主

对溶菌酶

敏感

不敏感

对青霉素,磺胺

 敏感

不敏感

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

 不敏感

敏感

产芽孢

有的产

不产

4、G+细菌和G-细菌细胞壁的区别:

性质

G+

G-

内壁层

外壁层

厚度(nm)

20-80

2-3

8

层次

单层

多层

肽聚糖结构

多层,交联度75%比较坚固

1-2层,交联度25%,亚单位交联网格较疏松

与细胞膜关系

不紧密

紧密

肽聚糖

占干重30%-95%

占干重5%-20%

磷壁酸

多糖

蛋白质

有或无

脂多糖

脂蛋白

有或无

青霉素反应

敏感

不够敏感

5、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殊结构:

⑴肽聚糖结构只出现于原核生物中,胞壁酸、磷壁酸、D-氨基酸以及二氨基庚二酸(m-DAP)都是细菌以及与细菌相近的原核生物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⑵具有两种D-氨基酸(D-Ala和D-Glu),有助于抵抗普通蛋白酶和肽酶的分解作用。

6、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练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G-细菌细胞壁外膜中脂质含量很高,肽聚糖层,遇脱色剂乙醇时,以脂质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褪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仍保持紫色。

7、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⑴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

⑵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

⑶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的重要场所。

⑷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基地。

⑸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

8、糖被的功能:

⑴保护作用; ⑵贮藏养料; ⑶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 ⑷表面附着作用;

⑸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⑹堆积代谢废物。

9、鞭毛的构造(G-):

基体:L环、P环、S-M环,Mot蛋白(旋转动力)、Fli蛋白(控制方向)

钩形鞘

鞭毛丝

10、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分枝细菌的依据:

⑴原核;  ⑵菌丝直径和细菌相仿;  
⑶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⑷产生有鞭毛的孢子;  
⑸噬菌体相同;  ⑹生活环境的pH值相近,微碱性;

⑺DNA重组方式相同;  ⑻核糖体70s;  
⑼对溶菌酶敏感;  ⑽可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对放线菌同样有效。

11、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的比较: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病毒

可见性

光镜

光镜

光镜

光镜

电镜

过滤性

革兰氏染色

G+、G-

G-

G-

G-

细胞壁

繁殖方式

二分裂

二分裂

二分裂

二分裂

复制

培养方式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核酸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或RNA

核糖体

大分子合成系统

产ATP系统

繁殖时是否保持完整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失去

入侵方式

多样

直接

节肢动物媒介

吞噬作用

多样

对抗生素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不敏感

对干扰素

有的敏感

不敏感

有的敏感

有的敏感

敏感

12、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的菌落特征:

真核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包含真菌、显微藻类和原核生物。

真菌:具细胞壁,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体,靠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一类真核微生物,少数单细胞,大多数菌体呈丝状。

酵母菌:单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常生活在含糖量教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霉菌: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子实体: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

蕈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二、简答、论述:

1、霉菌的代表种类:

⑴毛霉属:由无隔多核的菌丝构成菌丝体,产生无性的孢囊孢子和有性的接合孢子,蛛网状菌落。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用于淀粉酶的生产,柠檬酸发酵。主要分布于土壤、肥料中。

⑵根霉属:匍匐菌丝可分化出吸收营养的假根及产无性孢囊孢子的孢囊梗,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产生淀粉酶、糖化酶,是酿酒工业的菌种。

⑶曲霉属:有隔多核菌丝,具足细胞,经由菌丝分化成的分生孢子头产生无性的分生孢子,有的种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用于制酱、酿酒、制醋曲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

⑷青霉属:有隔多核菌丝体产生帚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产生青霉素。分布于发霉的水果上。

2、真菌孢子的类型:

孢子名称

染色体倍数

外或内生

特点

实例

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

n

有鞭毛,能游动

壶菌

孢囊孢子

n

水生型有鞭毛

根霉、毛霉

分生孢子

n

少数为多细胞

曲霉、青霉

节孢子

n

各孢子同时形成

白地霉

厚垣孢子

n

在菌丝顶或中间形成

总状毛霉

芽孢子

n

在酵母细胞上出芽形成

假丝酵母

掷孢子

n

成熟时从母细胞射出

掷孢酵母

有性孢子

卵孢子

2n

厚壁,休眠

德氏腐菌

接合孢子

2n

厚壁,休眠,大,深色

根霉、毛霉

子囊孢子

n

长在各种子囊内

脉孢霉、红曲

担孢子

n

长在特有的担子上

蘑菇

病毒、亚病毒:

一、名词解释: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营寄生生活。

裂解量:平均每一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称做裂解量。

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感染复数:每一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

自外裂解:由于超感染复数的外源噬菌体引起的,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的裂解。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

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只含RNA,植物中发现)、拟病毒(包裹在真病毒中)和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三类。

二、简答、论述:

1、病毒的三类典型形态:

螺旋对称(TMV),二十面体对称(腺病毒),复合对称(T偶数噬菌体)。

2、病毒蛋白质的作用:

⑴结构功能(核衣壳)  ⑵吸附(糖蛋白刺)

⑶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神经氨基酸酶)

⑷增殖(DNA、RNA聚合酶,RNA复制酶,逆转录酶,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酶。)

3、病毒增殖的基本特点:

⑴无生长过程;

⑵不是以二分裂繁殖;

⑶由病毒基因组的核酸指令宿主细胞复制大量病毒核酸,继而合成大量病毒蛋白质,最后装配成大量病毒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4、噬菌体繁殖的过程:

⑴吸附(尾丝尖端与特异性受体接触,尾丝散开,附着在受体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

⑵侵入(尾鞘缩短将尾管推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宿主细胞。)

⑶增殖(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

⑷装配(DNA分子缩合,包裹上衣壳,和尾部连接,再装上尾丝。)

⑸释放(由于溶菌酶和脂肪酶的作用,宿主细胞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营养、培养基:

一、名词解释: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氮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需要从外界吸收的有机物。

单纯扩散: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还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

主动运输:指一类需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

集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意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

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水活度: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二、简答、论述:

1、水对生命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⑴优良的溶剂,可保证几乎一切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⑵可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⑶参与某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⑷优良的物理性质:高比热、高汽化热、高沸点、固态时密度小于液态。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营养类型

能源

氢供体

基本碳源

实例

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

无机物

CO2

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

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

有机物

CO2及简单有机物

红螺菌

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

无机物

无机物

CO2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黄细菌

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3、培养基的分类: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知识点总结,上海交通大学,知识点,第1张

按成分分:⑴天然培养基

⑵组合培养基

⑶半组合培养基

按外观的物理状态分:⑴液体培养基(不含琼脂)

⑵固体培养基:①固化培养基(1%~2%琼脂)

②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

③天然固态培养基

④滤膜

⑶半固体培养基(0.5%琼脂)

⑷脱水培养基

按对微生物的功能分:⑴选择性培养基:①加富性选择培养基

②抑制性选择培养基

⑵鉴别性培养基(EMB培养基)

新陈代谢:

简答、论述:

1、肽聚糖生物合成的步骤:

(一)在细胞质中的合成

由葡萄糖合成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

由N-乙酰胞壁酸合成(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二)在细胞膜上的合成

Park核苷酸聚合成肽聚糖单体。(杆菌肽和万古霉素可以阻断合成)

(三)在细胞膜外的合成

肽聚糖单体组成肽聚糖。(青霉素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

生长及控制:

一、名词解释:

生长:当微生物体的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时,其原生质的总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细胞的生长。

繁殖:当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个体数目的增长,称为繁殖。

平板菌落计数法:把稀释后的一定量菌样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面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此即菌落形成单位(cfu)。根据每皿上的cfu数乘上稀释度就可推算出菌样的含菌数。

同步生长: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称为同步生长。

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生长限制因子: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就称生长限制因子。

连续培养:当 微生物一单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率连续留入新鲜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 物,于是容器内的培养物就可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就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恒定的生长速率上,于是形成了连续生长。

专性好氧菌:必须在较高浓度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它们有完整的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具有SOD和过氧化氢酶。

兼性厌氧菌: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兼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微好氧菌: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最终氢受体而产能。

耐氧菌: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发酵性厌氧生活的厌氧菌。它们的生长不需要任何氧,但分子氧对它们也无害。

厌氧菌:一类严格的在无氧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即使短期接触也会抑制甚至致死,它们的细胞内缺乏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

最低抑制浓度:是评定某化学药物药效强弱的标准,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抑制特定微生物的最低浓度。

半致死量:是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指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杀死50%实验动物时的剂量。

最低致死剂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引起实验动物群体100%死亡率的最低剂量。

表面消毒剂:对一切活细胞都有毒性,不能用作活细胞或肌体内治疗用的化学药剂。

石炭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10min,伤寒沙门氏菌)

抗代谢药物:是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其他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此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二、简答、论述:

1、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一)延滞期:

特点:

⑴生长速率为零;

⑵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

⑶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

⑷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⑸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二)指数期

特点:

⑴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代时G最短;

⑵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⑶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三)稳定期:(R=0)

稳定期到来的原因:

⑴营养物质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⑵营养物的比例失调;

⑶酸、醇、毒素或H2O2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⑷pH、氧化还原势等物理化学条件越来越不适宜。

2、高温灭菌的种类: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灼烧法

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63°30min,72°15s)

湿热灭菌法:  常压下:  煮沸消毒法

间歇灭菌法

常规加压灭菌法

加压下:  连续加压灭菌法

3、为什么湿热灭菌法优于干热灭菌法:

⑴菌体在有水的情况下,蛋白质容易凝固,蛋白质含水量越高,凝固温度就越低;

⑵热蒸汽比热空气的穿透力强,能更加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⑶蒸汽存在潜热,当气体转变成液体时,可放出大量热量。

4、抗代谢药物的作用:

⑴与正常代谢物一起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使微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重要物质无法正常合成。(磺胺类)

⑵“假冒”正常代谢物,使微生物合成出无生理活性的假产物;(8-重氮鸟嘌呤)

⑶某些抗代谢药物与某一生化合成途径的终产物的结构类似,可通过反馈调节破坏正常代谢调节机制。(6-巯基腺嘌呤)

5、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⑴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

⑵破坏细胞质膜;(多粘菌素)

⑶抑制蛋白质合成;(链霉素、四环素)

⑷抑制核酸合成。(利福霉素)

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名词解释:

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泛指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能力,因而无法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

诱发突变:指通过人为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

定向培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自发突变,并采用特定的选择条件,通过对微生物群体不断移植以选育出较优良菌株的古老方法。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

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过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复壮: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

二、简答、论述:

1、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自发性;     ⑵不对应性;     ⑶稀有性;     ⑷独立性;

⑸可诱变性;    ⑹稳定性;      ⑺可逆性。

2、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

Luria的变量实验(彷徨实验)

Newcombe的涂布实验

Lederberg的影印平板培养法

3、如何防止菌种的衰退?

⑴控制传代次数;             ⑵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⑶利用不宜衰退的细胞传代;        ⑷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生态:

一、名词解释:

大肠菌群:指任何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状、无芽孢、兼性厌氧的肠道细菌。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

正常菌群失调:宿主的防御功能减弱、正常菌群生长部位改变或长期服用抗生素等制菌药物后,正常菌群失去平衡,大量繁殖,变成致病菌。

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二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地衣)

富营养化:指水体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面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COD:化学需氧量,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用强氧化剂将其氧化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活性污泥:指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

二、简答、论述: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⑴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⑵物质循环的重要成员;

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⑷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

⑸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

2、为什么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⑴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⑵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的浓度也很适合微生物的发育;

⑶土壤中水分的变化较大,但基本可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

⑷pH5.5~8.5之间,适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⑸渗透压不超过微生物的渗透压;

⑹空隙中充满空气和水,为耗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⑺土壤具有保温性,与空气相比,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变化不大。

传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传染:是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传染病:是一类由活病原体的大量繁殖所引起,可从某一宿主个体直接或间接传播到同种或异种宿主另一些个体的疾病。

毒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是菌体对宿主体表的吸附、向体内侵入,在体内定居、生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展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类毒素:用0.3%~0.4%的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可获得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

抗毒素:将类毒素注射入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称抗毒素。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血脑屏障:一种可以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或某些药物从血流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的非专有解剖构造,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及星状胶质细胞组成。

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后,具有保证母子间物质交换和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进入胎儿的功能。

特异性免疫:是相对于上述非特异性免疫而言的,其主要功能是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产生免役应答,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映的大分子物质,一般具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半抗原:缺乏免疫原性而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二、简答、论述:

1、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G+

G-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LPS)

释放时间

活菌随时分泌

死菌溶解后释放

抗原性

完全抗原

不完全抗原

毒性

引起宿主发烧

不明显

明显

制成类毒素

不能

存在状态

细胞外、游离态

结合在细胞壁上

热稳定性

不稳定

耐热性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