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重点背诵复习讲义知识点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纲】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真题】
1.2010华中 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2010 天津师大 简答: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2010 浙师 简答: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时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2011 东北师大 论述:论述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自作用
5.2011 东北师大 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6.2010 中山 论述: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7. 2011 陕师大 简答: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2011 中山 简答: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9.2011北师 简答:试评“环境决定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1.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2.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
3.分类: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
② 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
③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三方面联系: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2.能动性:
①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②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③ 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整体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耍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问的发展速率。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①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③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3.个体的能动作用
①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②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① 知识的认知价值;② 知识的能力价值;
③ 知识的陶冶价值;④ 知识的实践价值。
3.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
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⑤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这里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
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也不同。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含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②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③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③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④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的生态功能
①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②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③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 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②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③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1.含义: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2.分类:
① 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② 纵向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
3.历史发展:
① 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
② 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
4.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①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②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
1)区别:
①社会变迁功能: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
②社会流动功能: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2)联系: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
 2)主要表现:
①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②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③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第三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1.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①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②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③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④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2.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①教育公共投人严重不足
②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③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1)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 广义: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② 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
① 理论形态: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
② 实践形态: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③ 两者的关系:前者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一定都能变成事实,但经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调适与积极实践,也可以成为现实上追求的教育目的。后者既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现实。
2.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 定向作用 ② 调控作用 ③ 评价作用
从总体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和激励受教育者起着指导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1.层次结构:
① 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②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③ 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④ 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
2.内容结构:
①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①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② 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含义: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1.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
2)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
②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3)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
2.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柏拉图、赫尔巴赫等
2)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 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③ 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3)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① 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点。
② 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③ 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坚持全面发展
①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
②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人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①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② 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① 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② 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2.特点:① 客观性;② 规范性;③ 历史性;④ 强制性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终身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
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1.双轨制:
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人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单轨制:
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重大变化,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用,是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它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 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2.分支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大纲49)
1. 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①    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
②    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
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① 学前教育 ② 初等教育 ③ 中等教育 ④ 高等教育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①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②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④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十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1.广义: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2.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
① 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② 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③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三、德育的功能
①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②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③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1.德育任务:
1)含义: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
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
①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③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2.德育内容:
1)含义: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
2)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①道德教育:主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③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培养。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④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民主、纪律和法制的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含义: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2.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② 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③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① 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和谐发展。
② 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 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①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② 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③ 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①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② 调节学生的外部矛盾。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2.基本要求:
① 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② 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2.基本要求:
①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
2.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基本要求:
① 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 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基本要求:
① 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基本要求:
① 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② 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基本要求:
① 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② 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③ 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
1.分类:
① 直接的道德教育: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得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② 间接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2.总的来讲有这么一些途径:
①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② 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③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④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⑤ 心理咨询
⑥ 班主任工作
⑦ 校园生活
二、方法
(1)含义: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
(2) 具体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明确目的性 ②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 注意时机 ④ 以诚待人
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选好学习的榜样。②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 适当指导。 ③坚持严格要求。 ④ 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奖惩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
②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③ 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十二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 复杂性
② 示范性
③ 创造性
④ 专业性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3.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① 独立工作的权利 
② 自我发展的权利 
③ 参与管理的权利
④    争取合理报酬
2.义务:
① 守法和职业道德的义务,教师要为人师表
②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义务
③ 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益教育的义务
④ 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⑤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⑥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一)教师的“角色丛”
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③“管理者”的角色
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⑤“研究者”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1.含义: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②“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
③ 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④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2.解决方法: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1)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
(2)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
① 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
②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
③ 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2.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3.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5.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6.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7.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8.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 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1.高尚的师德:
①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②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③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④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
① 教育理论素养
② 教育能力素养
③ 教育研究素养
4.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
① 求生期 
② 强化期
③ 求新期
④ 成熟期
三、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①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② 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相关的概念
1.课程: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主张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课程的界定:
① 课程即教学科目。 ② 课程即学习经验。  ③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④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2.课程实施文本:
1)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2)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理论的发展
1.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① 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
② 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
2.杜威的经验课程
① 杜威发表的《 儿童与课程》 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② 杜威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致使课程及教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难度,并严重地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3.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①  出版了《课程》 一书,可以被看做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② 他认为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为此,他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这种方法叫“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③ 博比特的方法论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
4.泰勒的目标模式
① 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② 泰勒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
③ 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④ 评价:可行性强,知识系统化,但是过于机械化。
(二)课程发展上争论的几个问题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1)含义: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2)特点: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
  ① 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
② 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③ 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3)优点:基础、系统、结构、易教
     缺点:加深学科分离,脱离生活和社会,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2)活动课程: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
(1)含义: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2)特点:
① 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
② 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③ 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 
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
(3)优点:生活,实用,开放,活动,联系生活,兴趣需要,多样
   缺点:忽视知识系统性,难教,忽视教师、夸大儿童经验,教育质量低
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
1)一元化:
(1)含义: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
(2)评价:在我国,坚持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元化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教育目的与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今天也不能一味地只讲课程的一元化,而否定或排斥课程的多样化,要认识课程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
2)多样化:
(1)含义: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2)评价:它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一味照顾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样不仅会造成课程的繁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削弱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
优点:综合性,统一性,有利于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活性。
缺点:忽视各学科逻辑结构,开发困难。
第二节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订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1.概念: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制定依据:①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 ②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学科的逻辑 ④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⑤ 学科专家的建议
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书 54)
 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
4.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型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概念
2.课程内容的选择
1)间接经验的选择
2)直接经验的选择
3.课程内容的组织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就是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室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系统掌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而言之,教学时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① 教学时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③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
① 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② 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③ 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 教学时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得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时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的活动。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时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突出、基本的特点。
② 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1)    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
2)    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
3)    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① 以交往为背景。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
② 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手段。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①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时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② 应当使教学成为教育性教学(教学内容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教学过程有积极的价值追寻)和发展性教学。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传授/接受教学
含义: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传授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
阶段:① 引起求知欲、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⑥检查知识、技能与技巧
2.问题/探究教学
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构建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阶段:①明确问题 ②深入探究 ③作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① 学生的认识任务主要是直接经验。②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①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② 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③ 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
3.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① 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感知。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非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动力。
②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直观启发巩固性
循序发展还渐进
科学思想要统一
理论一定联实际
因材施教不忘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重点背诵复习讲义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