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知识点

国家

学派

人物

主要成就

主要观点

           德 国

环境学派

拉采尔

人文地理学创始人

《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为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引入环境决定论

区域学派

赫特纳

《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士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学派

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创始人

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从原始景观到文化景观的过程

   法国


白兰士

法国近代人文的地理学的奠基人

反对环境决定,强调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人与自然环境自检时相互作用的——人地相关论

白吕纳

《人地学原理》

把人生地理学事实分为三纲六目,进一步详化了人地关系

英国


麦金德

《历史的地理枢纽》

开创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大陆腹地说——把要有大陆和非洲称为“世界岛”,

最偏远部分称为“腹地”,两边侧是大陆边缘地带;

谁统治东欧,谁统治大陆腹地;

谁就统治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世界岛;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


罗士培

适应论

受法国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影响

美国

环境学派

森普尔

《地理环境的影响》

《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

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人民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亨丁顿

《气候与文明》

强调其后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文化景观学派

索尔

形成人文景观学派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自然事物、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间的差异),人类按其文化标准,把自然事物改变成文化景观。

区域学派

哈特向

《地理学的性质》

《地理学性质的透析》

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之间变特性的科学

俄国

地理学派

巴朗斯基、萨乌什金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

经济学派

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经济地理书与纯粹的经济学科,研究对象是生产分布的规律及具体部门的布局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源头在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时期

西方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二战后初期

区域学派的观点占主导,以谢佛为代表加强了理论、方法论的研究。


50年代

加里森开设第一个数学统计研究班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占据统治地位

60年代

掀起计量地理的高潮;区位分析可空间科学受到批判

阿努钦强调统一地理学的观点

70年代

受到心理学、结构主义及人文主义的影响,出现行为地理学等

在理论上与方法上把原来的经济地理学改称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已接近人文地理学

80年代

少数人群问题的研究






 

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形成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人文事象:人类活动产生的事物和现象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环 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地相关论,不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是注重人对适应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人的 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多因素的复合体。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不是随意的,随机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规律 可循的,他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即环境感知。协调论,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 调控。

当代西方人为地理学在研究内容、方法的特征:1人为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计量方法和数字模型、心理学、行为学、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3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获取人文地理学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1.地理社会调查: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资料文献法

  3.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4传统方法:野外考察法和社会调查法

人文地理学的四大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

(一)古代人文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挨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一词。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起源于德国,有三大学派、五大流派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当代人口增长特点:1虽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势头减缓,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势不减,世界总人口仍持续增长;2虽然很多国家力图控制人口增长,但人口增长下降并不快;3虽然世界人口的死亡率总体水平较低,但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4人口移动规模仍将进一步加大

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人口迁移:人们处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人种(种族):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

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有沟通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俗:区域内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与习俗。自然环境不同形成的习尚叫风,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风俗叫俗。

民俗特征  内涵的特征: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承传性和变异性。

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叫民族省,面积小的叫民族岛。

民族邻里:在城市里少数民族的聚居的地区。隔坨:受某种压力或歧视居住在市区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

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的地域。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适度人口的意义(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他的确定对于剖析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修,区域未来人口预测和各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基础和出发点,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3)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条件下顺其自然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 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远远超过适度人口。所以只有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实现人口转变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口分布影响因素是 人口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不断塑造人口分布格局。一自然因素。(随着生产 力水平提高其影响在逐渐变小)气候:气温和雨量。地形;土壤:农业;水体;矿产资源;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 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三历史因素。历史长开发早地区人口稠密:;四政治因素。战争,国家人口政策等。

人口迁移机制(原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

人口转变理论

(一)兰迪在1934的著作《人口革命》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他总结法国的人口发展经历了“三个序列”。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基础。1944年诺特斯坦发展了兰迪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由此得出下面的“三个序列模式”。

三个序列模式:第一序列(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与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知识点,知识点,第1张              人口的高增长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三序列    过渡增长阶段:    出生率与死亡率降低,人口持续增长

              低增长阶段:      出生率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二)英国学者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阶段。(大致包括中世纪以前的漫长时期,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快。(发生在西欧各国产业革命之后,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变动不大,使人口加速增长)

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社会的发展使死亡率继续下降,而出生率的下降与上一阶段死亡率下降相比经历了50年的停滞)

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与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发生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目前仅在少数发达国家出现)

人口与发展

(一)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②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

③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类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和分布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社会地理环境也对人口增长的产生重要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及政策等方面。

(二)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是整个人口中的主要部分,所以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

  作为消费者,生产领域的再生产流动过程最终是满足人口生活和生产的消费,以此为起点又推动下一次的再生产过程。因此,人口是实际上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拉文斯坦人口迁移空间规律一 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二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三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 量中所占比重不大,四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五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有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六大部分移民史年轻人,由祖国 携家带眷移出是很少见的,七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是以经济为主。

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人类大陆图)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和城市指向等。

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地势低的地区、城市

人口向工农业地带集中,人口密度由牧业→农业→工业而递增。

人口向旧大陆(欧亚非)的集中、向发展中国家集中、人口趋交通线的分布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密集区:东亚和东南亚;南 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人种与地理环境

2. 种族与环境

    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日照对肤色的 影响。肤色的深浅主要决定于表皮内黑色素含量的多少,黑色素多,肤色深,反之则浅。而皮肤色素的多少与太阳辐射有关。热带地区太阳直射,紫外线很强,皮肤 内黑色素含量高,所以皮肤为黑色;寒冷地区太阳光微,紫外线也弱,黑色素含量低,因此皮肤呈浅色;温带地区的人们皮肤内所含的黑色素量中等,所以肤色为黄 色。黑色人种皮肤内的厚厚黑色素层,像过滤器一样阻挡了紫外线穿透皮肤进入体内,不易得皮肤病和皮肤癌。

     地理环境对人的身体特征的影响。

身材——随纬度上升身高均值上升的趋势。离赤道越远,人类身体越高。气温、气湿和降雨量与体格大小(身高、体重)呈负相关;日照、气温年较差与体格大小呈正相关。越是生活在温暧潮湿地区的人群,体格越低;而越是生活在寒冷、年温差大和日照充足地区的人群,体格越高。以奶、肉食为主的人比以素食为主的人高大;喜欢吃面的人比喜欢吃米的人高大。

鼻形—— 寒冷地区窄而狭长的鼻形对于寒冷空气起到温暖、湿润的作用,使冷空气在吸入肺之前增加预热的效果,于是形成窄鼻。温带地区,夏天热而冬天冷,季风气候影响 而产生一种特殊的鼻型,鼻型不向宽广和狭窄的极端形态发展,即鼻管内长而不变狭,鼻孔又宽,故形成中鼻,冬季寒风可因鼻管深而防止冷空气入侵,夏季又有宽 鼻孔而排出体内高温。在热带潮湿的地区,短而宽的鼻形有利于热气的呼出和散发,因而形成宽鼻。

眼形—— 蒙古眼是长期生活于干旱多风沙地区而形成的眼睛。蒙古眼斜而细长,眼外角高于眼内角,眼瞳不完全出露,瞳色为黑色,眼睛有发达的蒙古褶,为了避风沙和日 晒。欧洲眼是生活在日照少、强光少的北欧地区人眼睛。欧洲眼眼睛为蓝色,眼瞳全露。地中海人眼睛呈棕色,中国人眼睛也呈棕色或黑色,这是为了防止强烈太阳 光的刺激而呈深色的缘故。

头发—— 黄色人种生活在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半干旱区,皮肤的收缩使毛囊垂直形成的直发型。黑色人种生活于高温多雨地方,皮肤很少收缩,毛囊弯曲,头发受压缩,头发断 面呈扁长椭圆形,致使头发形成卷发型。当强烈的阳光照到头发表面时,黑色卷曲的头发好比是一顶凉帽,起到了隔热的作用,防止阳光的强烈照射,保护头部。地 球上最北部地区的人头发是金黄色的,淡色的头发比黑色头发更能让阳光穿过头盖骨,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利于阳光的穿透和吸收,让人体制造维生素D3。

(2)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体型与某些社会常用的生产工具有关。

    总之,环境在种族分化的早期阶段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应”意义越来越少。

世界人种的划分

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将人种划分为四大种群、12大种族

(一)白色种族群 

    皮 肤呈白色到浅棕色,毛发丰富而柔软,头发有褐、栗、棕黄、金黄等颜色,眼色呈蓝绿、浅褐等色,鼻高,鼻子狭长,嘴唇不突出,口的宽度小,唇薄,脸部不扁 平,身材多在中等以上,颧骨不明显,颌部略缩,胡须与体毛发达。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印度及美洲。白色人种又分为以下三组 北欧种族  南欧种族  印度种族

(二)黄色种族群

    皮 肤淡黄和棕色,胡须稀少,鼻子不太突出,鼻中等高度,鼻子宽度中等,鼻梁较塌或中等,嘴唇厚度中等,脸部扁平,颧骨高而突出,具有蒙古褶,直发型,发色为 黑色或略带棕色,眼色由浅褐至深褐色,再生毛较少。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和美洲。黄色人种又分为以下三组 蒙古种族      印第安人      爱斯基摩人 

(三)黑色种族群 

    体 毛稀少,头形长,唇厚并外翻,嘴唇突出,口也宽,发色黑,头发卷曲或呈波状,鼻子很宽,鼻厚大,鼻孔较宽,鼻梁较塌或中等,鼻子不太突出,皮肤黑色素含量 多,呈黑褐色,眼色棕黑,颧骨不高,颌部微突,再生毛稀少或中等。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及美州也有分布。黑色种族群分为以下 两组尼格罗种族    布须曼种族 

(四)棕色种族群 

   皮肤为深色,鼻梁高,毛发卷曲,发色从淡褐色到黑色,眼色深,眉脊特别发达,面短,嘴唇厚,嘴呈中等突出,再生毛发达。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岛屿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群岛上。棕色人种群分为以下四组澳大利亚人种 美拉尼西亚人种    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波利尼西亚人种。

-种族的划分指标,包括肤色、毛发(形状、颜色)、眼睛(形状、颜色)、头型、鼻型、面型、体型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等一些生理特征。

9大地理人种: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事物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品的体现。

逆城市化: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城乡划分主要根据聚居地的人口规模,职业构成和行政地位和行政范围。一、城市,根据规定,凡具有下列两条标准中一条均可设市,(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重要工矿基地,或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疆地区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城镇。二、镇,1984新的建设标准规定,(1)凡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镇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超过2000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镇府驻地上述两项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也可以。(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比照第二条适度放宽,(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

城市职能分类:

行政城市:首都.税收城市

防御城市: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当代城市化特征

(二)城市化特征

1.当代世界城市化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加速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 同心圆模型: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

2 扇型模型:1939年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于提出的。

3 多核模型:1945年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提出的。

汉、英语言的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根据汉语的特点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汉语的发展有南北差异:北方方言相对统一,南方方言相对分散。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北方方言是古汉语在广大北方地区经过数千年发展起来的。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形成一方面随着政权中心的不断扩大、巩固、深入而扩大其范围,另一方面是在与周围少数民族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的。

北方方言区分布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其面积占汉语方言区的3/4,人口占使用汉语人口的70%以上,总人数超过8亿人。

北方方言区一般又分为北方、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区。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在南方各方言中发展历史最悠久,最早是在周朝甚至周朝以前,北方移民南下吴、越带来的中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吴语分布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浙江的大部分,以苏州话为代表,目前上海话的地位在逐步上升。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于古楚语,源于殷末大乱时从中原南迁至湖北境内的楚人带来的语言。湘方言区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东部为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西部被称为老湘语 。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粤方言区是古代越人杂居地区。粤方言形成最早是秦始皇时期中原汉人带来的语言,因驻守南疆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而演化发展而来。称“广东话”,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目前散居海外的华人很多仍使用粤方言。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对闽方言的形成和影响始于东汉末、三国及晋时的北方移民。由于形成的路径及历史时期不同,闽语内部在南与北、沿海与内陆差异较大,难以互通。闽语分布范围包括福建全省、广东的潮汕地区与台湾绝大部分地区。海外华人中很多使用闽语。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始于东晋末年中原汉族大举南迁带来的语言。赣方言分布在江西北部和中部,但由于受周围方言的影响,分布界线并不很明确。以南昌话为代表。

7.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于宋代以后,在客家的先民——北方汉族居民带来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客家方言的分布既有相连成片的地区,也有较多的语言岛。集中分布区位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而在广东、海南、福建、湖南、四川、广西、台湾还有分散的“岛状”分布区。

2.语言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具有的特征:

 

⑴外延性和连续性;

⑵距离衰减性;

⑶层序性和阶层性;

⑷复合性;

⑸竞争性和同化性;

⑹演化性。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1. 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影响语言扩散,表现为:在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反之则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2.  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⑴行政区划的影响

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一般对语言的传播扩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语言界线与国界有着极大的一致性。行政区划中心多为该区域的经济、文化、时尚中心,这就促使其语言很快传播到周围地区,并且影响到与其交往的其他地区。

⑵经济条件的影响

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小,语言的差别就会越来越大,导致地域方言的形成。反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越频繁,其语言对外的影响也越大。经济发达地区,会率先出现很多新的语言词汇,并且会被其他国家所吸收利用。

⑶人口迁移的影响

移 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如果外地的移民具有比较优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同时迁移时间比较集中,那么移民带来的语言就有可 能取代当地土著居民的语言;如果移民带来的语言不能取代当地的语言,但其语言成分也能渗透到当地语言中,对当地语言产生影响。

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 多语言国家出现

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体系。

分为:(1)语系 (2)语族 (3)语支 (4)语种

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同一语族的语言尽管可能出于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但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就是语族。

语支:在划分语族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

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拉丁语和希腊语,英语,法语,西班牙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汉——藏语系(汉语)

二十七、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的差异及分布

民族宗教:个别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世界宗教:三大宗教

(一)      世界宗教

佛教——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西亚、北非、东非、南亚、中亚

世界宗教的特征

(1)、世界宗教都发源于文明程度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基督教源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它吸取了地中海周围地区的先进文明成果。

(2)、世界宗教有能够为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接受的教义。如基督教向每个受难者伸出引向天堂的手,但它却不倡导人们推翻现实中的压迫者。

(3)、世界宗教树立的神圣崇拜对象,能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接受。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佛教的佛,是不分民族而保佑一切神灵的神。相反犹太教、神道教却打上了民族的烙印。

(4)、世界宗教的宗教礼仪比各民族宗教先进。世界宗教礼仪简单易行。如基督教的信徒随时随地祈祷,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和祝福。

 (5)、世界宗教具有庞大的宗教组织机构。为了使人们接受它的宗教信仰,依靠专门人员和机关,对教义、教规进行研究和传播。

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宗教起源——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雷电、风雨、地震等)和崇拜(山、水、土地等)。

(二)地理环境与宗教源地——世界主要宗教几乎都起源于西亚和南亚。

    西亚和南亚位于北纬10-40度,属干旱气候和季风气候区。西亚和南亚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恶劣的环境:沙漠、烈日、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上帝、真主等便应运而生。

(三)地理环境与宗教习俗、禁忌——宗教许多习俗、禁忌与地理环境有关。

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物、血液等条文,这与西亚地区天气炎热,食物易腐烂变质有关。         

    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这与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

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来源地。

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区域,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一)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二)旅游与经济发展,赚取外 汇,发展经济。(三)旅游与收支平衡,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四)旅游与就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五)旅游与税收(六)旅游与经济结构,可以促进旅游目的 地区域的产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七)旅游对于区域经济消极影响。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影响(一)旅游与环境关系。独立,冲突,共生。(二)旅游对自然环境影响。旅游与植物,旅游与水质量,旅游与大气质量,旅游与野生动物,旅游与地质。(三)旅游对人文环境影响。1对风景区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2城市基础设施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社会影响。即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带来的表现在多方面的变化。(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二)示范效应(三)旅游与社会道德(四)旅游与宗教(五)旅游与语言(六)旅游与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交流(2)旅游对文化影响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国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上具有一定的统治权,并拥有一定的国民而组成的社会集体。

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国家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拥有确定的领土(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四)拥有主权

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质量(P331)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利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2、国家关系核心行为决定者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行为地理: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环境感觉:是客观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客观环境的个别方面或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理解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地理物象特征:1 距离衰减的规律性。2、具有动态性特征。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P361)

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愈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愈多,信息质量愈高,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强,决策者愈有接近最佳区位的可 能性;越接近左上角表明决策者拥有信息的数量愈少,信息质量愈低,运用信息能力愈差,决策者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小。

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灯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不是自认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文化传播: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以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从关系之内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事物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区。

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气居民从该地区向四周不断传递,占据空间越来越大。

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到该地区的过程。

接触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自然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实现扩散。

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地相关论,不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是注重人对适应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人 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多因素的复合体。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不是随意的,随机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规 律可循的,他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即环境感知。协调论,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 化调控。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英国著名地理学家,1904年 宣读《历史的地利枢纽》提出。从全球战略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心脏地带包括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 中心地域,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奥土印中及欧亚大陆边缘国家地区,外新月形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英非洲澳日美洲等。他看到德国和 俄国联合起来就会控制心脏地带威胁英国,提出了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住在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主宰世界岛(欧亚大陆)谁统 治世界岛,谁就主宰世界。”意义:对国际战略思想生产深刻影响,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从地理条件看陆心自然条件不利,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如陆媛,在陆心边缘一直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经济最发达。提出“谁控制陆媛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反应了二战及战后世界形势。

中心性区域是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

边界的类型:自然边界、人为边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