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现代管理学考研复习习题解答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

一、 概念解释题

1.公共关系(P319)

答:公共关系是指现代组织与有关公众之间相处的社会关系状态以及现代组织为了保持和发展它们与公众的良好社会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和合情、合理合法的行动。

2.管理(P5)

答:管理是指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3.管理的法律方法(P261)

答: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4.管理的行政方法(P257—258)

答: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5.管理的经济方法(P254)

答: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6.管理的社会心理方法(P266)

答:社会心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7.管理的循环规律(P11)

答:管理的循环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几个基本阶段的循环,也就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所说的P、D、C、A循环。这是一种大循环套小循环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8.管理的择优规律(P11)

答:管理的择优规律即任何管理为达到管理目的,都要千方百计地选择较好的方案,达到满意的结果。

9.管理计划(P188)

答: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制定的集体行动方案,广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现代管理所讲的计划是广义的计划。

10.管理决策(P168)

答:决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11.管理客体(P44)

答: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12.管理目标(P60)

答:管理目标是指人们进行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3.管理实施(P205)

答:管理过程中的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14.管理信息(P74)

答:管理信息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形成管理行为而收集或加工的信息,二是指经过加工并在管理全过程中运用的,反映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信息。

15.管理艺术(P305)

答:管理艺术指的是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16.管理职能(P40)

答:管理职能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17.管理中的监督(P222)

答:指管理主体为了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18.管理主体(P22)

答:所谓管理主体,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

19.激励(P218)

答: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

20.现代管理技术(P277)

答:现代管理技术,从广义上说是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能对现代化条件下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手段的总称。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主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

二、辨析题

1.常规管理活动不需要管理艺术。(P307)

答:错误。非常规的管理活动离不开管理艺术,而常规管理活动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按固定的程序处理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依靠电子计算机解决,但是,查找程序建立模型、上计算机都要花代价、花时间,这样就可能出现代价太大或贻误时机的不利后果,反而不如靠管理艺术合算和及时。

2.从管理资源角度看,管理客体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各种社会活动范畴。(P45)

答:错误。从管理资源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不同社会活动范畴。

3.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P115)

答:正确。树立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尽可能地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否则就只能是主观臆想。此外,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在管理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4.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P9)

答:正确。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发挥。

5.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P94)

答:错误。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

6.计划是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P190)

答:正确。任何计划都是为了促使实现某一个决策目标而制订和执行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注意力时刻集中于决策目标,若无计划,实现目标的行动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活动,那样决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7.监督具有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四项功能。(P222)

答:错误。监督的功能是指监督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监督涵义出发,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与反馈四项功能。

8.奖励有激励作用,而惩罚没有激励作用。(P220)

答:错误。奖励与惩罚同样具有激励作用。对某种行为的奖励与惩罚,若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对鼓励先进、消除不良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9.矩阵制组织形式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领导系统。(P34)

答:正确。矩阵制又称目标规划制,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实际上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纵向)形态机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机构所组成的,这样就构成了两个领导系统。

10.决策的核心是分析清楚问题。(P168)

答:错误。决策的核心不是分析清楚问题,而是选优。决策中所做出的不是任意一项决定,所确定的方案不是任意的方案,而是要从多种方案中,通过各种比较分析,选出一种较好的方案。因此,决策的过程就是选优的过程,没有选优就不能称其为决策。

11.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P172)

答:正确。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着决策开展的。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都不能离开总的决策目标。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

12.决策是一个过程。(P168)

答:正确。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一定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

13.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管理方式和方法要随组织的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P143)

答:正确。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

14.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集中决策、集中经营。(P35)

答:错误。事业部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在集中领导下实行分权管理。

15.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的指挥和命令。(P211)

答:错误。管理中的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16.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直线制和矩阵制的有机结合。(P33)

答:正确。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它是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有按专业分工设置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

17.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设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P31)

答:错误。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专门的职能部门或参谋机构,最多在最高领导层次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

18.指导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规定方向或提出一定要求,由下级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P195—196)

答:正确。指导性计划是上级计划单位只规定方向、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下达隶属部门和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形式,它只有号召、引导和一定的约束作用,并不强迫下属接受和执行,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沟通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计划目标。

19.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下达,要求下级必须执行的计划。(P195)

答:正确。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它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行政性和间接市场性的特点。

20.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P25)

答:正确。管理者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肩负着独特的任务和职能他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三、简答题

1.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有哪些种类?(P225)

答: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可分为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2.发展战略有哪些构成要素?(P133)

答: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是由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要素所构成的完整系统。

3.管理包括哪些基本构成要素?(P5)

答: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

4.管理的择优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19—122)

答:管理的择优观念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第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效益第一的观念、人才第一的观念。

5.管理的战略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29—130)

答:管理的战略观念的内容主要包括: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

6.管理机构设计应坚持什么原则?(P37—39)

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相适当的原则;

(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7.管理客体有哪些特征?(P45—47)

答:(1)客观性(2)系统性(3)规律性(4)可控性。

8.管理目标有什么特点?(P61—62)

答:管理目标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统一性与矛盾性、综合性与可分性、时间性和阶段性、明确性与伸缩性。

9.管理目标有什么作用?(P63—64)

答:(1)凝聚作用(2)导向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10.管理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248—250)

答:管理评价的方法有:排队法、成果考核法、品质量表法、领导行为评价法。

11.管理艺术有什么特点?(P306—307)

答:管理艺术的特点有四: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常规办事中的创造性、非常情况下的应变性、美感基础上的号召性。

12.管理有什么特征?(P6—9)

答: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人本性、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创新性、管理的艺术性。

13.管理者的职责包括哪些?(P27—28)

答:(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2)管理者是计划者;

(3)管理者是组织者;

(4)管理者是指挥者;

(5)管理者是协调者;

(6)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14.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质?(P29—30)

答:一般来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以下内容: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

15.激励的方式有哪些?(P219—221)

答: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尊重激励、磋商激励、沟通激励、赞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目标激励。

16.计划编制的程序是什么?(P200—201)

答:(1)调查研究(2)科学预测(3)拟定计划方案(4)论证和择定计划方案

17.权变观念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P146—147)

答:第一,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

第二,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

第三,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18.现代科学决策有什么特点?(P171)

答:现代科学决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

19.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容易产生哪些弊端?(P260)

答:(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2)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

(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20.运用经济方法进行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P256—257)

答:经济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其应用的范围和限度;

(2)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的方法性;

(3)要注意经济方法调节作用的时滞性;

(4)要注意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决策的程序?(P180—185)

答:决策程序包括决策每项工作所应进行的顺序和步骤。

(1)摆明问题。摆明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一切决策是从问题开始的。摆明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等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主观直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有关因素。

(2)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着方案的拟定,影响到方案的选择和决策后的方案实施;目标一错,一错百错。为此,决策确定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确定目标,是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留有余地,又要使责任者有紧迫感。

(3)拟定方案。决策的目标确定以后,接着要做的工作是研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办法,即拟定方案。拟定方案时应拟定多个方案。拟定方案本身可以说是提出假设,但这种假设必须是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

(4)方案评估。方案评估,就是对所拟定的各种备选方案,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其加以评比估价,从而得出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利弊的结论。在评估方案时要对方案的限制因素、协调性、潜在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评估时,一方面进行效益和效应分析;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防范性分析。

(5)方案选优。方案选优就是在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较优的方案。在完成方案选优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决策者要有正确的选优标准;二是决策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战略系统的观念;三是决策者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关系;四是决策者要对自己的决策心理素质有自知之明,能有意地修正自己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偏差。

(6)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一要正确认识和确定跟踪决策。现代决策涉及范围广,不可控因素多,因此存在跟踪决策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决策的战略转移,而不是决策崩溃。二要注意以下问题:应客观实在地回溯分析,找出失效的真正原因;进行跟踪决策必须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当机立断;要特别考虑心理效应。

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P163—166)

答:管理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观念创新。要从观念转变开始,创新组织要利用平台推进组织个体的观念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观念体系。做好观念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与时俱进,转变创新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组织学习,改变创新组织中个体和组织整体的思维定势;三是团队管理,培养协作精神。

(2)战略创新。战略对头与否,直接决定着组织存续期间所有的资源整合是否能够实现组织存续所需要的条件。创新必须从战略创新开始,确立创新目标和与此相适应的具体执行方案。一是要重视战略分析;二是严格战略控制;三是有效执行战略实施。

(3)组织与管理创新。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组织结构,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做好组织与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组织的本质;二是认识市场的本质;三是学习现代知识,了解组织结构演化的规律,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共享知识资源,再造组织创新文化,实现全员创新。

(4)资源整合创新。组织资源是组织在存续期间所运用的信息、资金、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组织资源整合创新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理解资源的内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资源问题;二是充分运用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创新。(5)文化创新。要进行创新,组织文化是重要的内容。文化创新要从四个维度把握创新的内容:价值观、制度体系、行为规范和实物载体。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科学实施发展战略?(P139—140)

答:正确地实施发展战略,就必须以战略观念为指导,从全局考虑战略的转化、战略实施的选择和战略的及时调整。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战略措施,并转化为政策、法令、计划。拟定战略措施的目的在于,将战略方案这一概括性很强的纲领,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政策、法令、计划,这是一个由概括到具体、有粗到细、由远及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方案被加工提炼,从而更科学、周密,更符合实际。

(2)正确利用战略发展机制。战略发展机制是潜藏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发展机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速度个重点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确利用了战略发展机制,就等于把握了战略的本质特征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就能够自觉地不失时机地选择实施战略的手段和途径。

(3)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战略转变。在一个战略期内,战略总体目标虽已确定,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也必须随之调整,这就是战略调整。战略转变则是战略在质上的转变,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管理者战略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二是管理者的战略指导思想总体上虽未根本,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由于战略发展机制的内在作用,战略的类型、发展模式随之发生了转变。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实现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

(P147—151)

答: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权变观念在计划方面的应用。首先,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权变观念认为,组织处在一个变动较大的动态世界中,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做好计划制定工作,就必须在拟定计划前对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环境中的机会,二是组织拥有的能力资源,三是经营管理上的兴趣和愿望,四是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权变观念认为,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第三,计划要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权变观念认为,当组织较为复杂而且有多项目标时,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目标上。在某些情况下,把计划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反而有利。

(2)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首先,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良好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每个组织都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其次,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以下观念:重视环境的观念、适应环境的观念、改善环境的观念。

(3)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许多客观的因素,如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只有当领导者适应他所面临环境的情况之后,才可能选择最好的领导方式。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P100—102)

答:(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确定人的假设理论,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人本观念来看,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因此,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任何管理措施,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认识。

(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任何管理都应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人本观念,必须要研究人的需要,并进而研究现代管理观念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标,这是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一个基本要求和基本途径。

   (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    任何管理都应顺应历史潮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6.联系实际,论述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P67—69)

答: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有三:

(1)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管理目标只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要将它付诸实施,还必须要进一步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当包括如下内容:根据管理目标本身的要求及目标实施中的主要矛盾,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根据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及每个时期所可能提供的条件和达到的水平,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步骤;将管理目标从内容上分解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分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奋斗;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采取有效的调控手段,保证目标的实施能够协调平衡地进行。

(2)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内容包括:一是根据管理目标实施所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能来设置组织机构;二是贯彻“挑选第一流工人”的原则,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三是根据目标管理实施的复杂程度和周期长短来决定组织机构的规律和形式。四是建立灵敏的信息系统,为管理目标的实施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

(3)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本单位的目标制定,并在目标的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本职工作所承担的目标任务,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仅以目标是实现来说,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目标分解,制定相应对策,进行目标协商,明确目标责任,编制目标展开图,重视目标成果评价等。

7.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评价中应坚持什么原则?(P243—244)

答:要确保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遵守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管理目标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对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首先它是决策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其次它是计划所要体现的实质性内容;再次它是实施活动的导向和依据;最后它是监督活动的前提和标准。评价的基本尺度应是管理的目标值,评价活动所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管理目标的展开和具体化。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成果。评价的实质是反馈,而真实、全面、准确是反馈的基本原则,要达到上述准则的要求,评价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评价人员的评价态度、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选用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论要公平客观。其次参与评价的执行人员要做到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果和困难,通过评价,客观地认识自己,找出管理中的弱点和不足,并进行改正。

(3)激励性原则。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这就是激励性原则。该原则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对评价的效果及下轮管理循环的效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评价活动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沟通与组织成员的感情,评价结论要以事实为基础,表扬或批评都要适度。总之,评价活动的展开和进行,必须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8.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好用人艺术?(P308—311)

答:管理者要掌握好用人的艺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人先要选好人。首先,选好人要有正确的选人路线和标准。关于选人的路线应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只要是才,不管亲不亲都应选用。关于选人的标准,我们党历来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德才兼顾,以德为先。其次,选好人要有科学的选人途径和方法。选拔人才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在选拔人才中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广大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扩大视野,广开才路,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人才情况,避免发生任人唯亲、主观片面等弊端。

(二)用人所长,扬长避短。选拔了好的人才,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使用中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人才的作用是不能很好发挥的。为此,管理者必须讲究用人之道。管理者在用人中一定要用人之长,扬长避短。要很好地用人之长,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职工最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员工有发展潜力,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管理者在对待职工的短处方面,一是对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影响其长处发挥的短处,不必苛求;二是对影响人的长处发挥的短处,要采取措施,防止副作用的产生;三是对严重影响工作的致命短处,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其给事业带来危害。

(三)充分信任,尊重关心。要使各种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在用人问题上,最忌讳的是既让人工作,又对人不放心。为此,管理者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包办下属的工作,不越级指挥,不轻信谗言;二是尊重职工,在人格上与其平等相处,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三是要关心人、体贴人,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四)善于激励,赏罚分明。在用人中要注意考核人们的实绩,根据实绩进行分明的赏罚。克勤尽职、完成任务好、成绩卓著者奖;玩忽职守、工作失误者罚。在奖罚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合理。管理者切不能在赏罚问题上徇私情,凭个人恩怨办事。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是用人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管理者应当很好地加以利用。

(五)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管理者要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就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些个人的作用,而应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的作用,使单个人的作用经过整体组合产生出新的更大的能量。在用人时要从整体出发,在合理设置机构,精心设计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合理搭配人才。管理者必须抓住重点,顾及其余,全面考虑,妥善安排。任何形式的一刀切都是不行的,只有按照合理的整体结构,对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进行设计、调整,在现有人员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组合,尽量减少内耗,那么整个组织就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2017年现代管理学考研复习习题解答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