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考研必背知识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 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 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 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 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 .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 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 (不

用背)

12. 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 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 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 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 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 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 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

20. 21. 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

B)按宽度分:

C)按构成分: 绿道、 蓝道、 灰道、 暗道、 明道、 (必考)

22. 廊道的功能: 23. 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

24. 基质的特征 :

25. 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

26. 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 聚集型分布格局、 线状分布格局、


27. 景观多样性三种类型: 斑块多样性、 类型多样性、 格局多样性

28. 网络的结构特征: 1.29. 网络的功能:

30. 干扰的类型:

① 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② 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③ 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④ 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⑤ 按干扰产生的结果划分:离散性干扰和扩散干扰

31.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 、分割、 破碎化、 缩小、 消失

32.

33.

34. 、 35.

三. 简答题

36. mata种群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37. 斑块化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38. 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答:①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②景观异质

性越高,则生境越复杂,物种越多样,而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因此景观越稳定。③生物正负反馈不稳定性可导致种群区域隔离,增加景观异质性,从而减少干扰传播:反过来则有利于景观的稳定。④景观异质性的提高,会提高景观稳定性。⑤景观异质性是保证景观稳定性的源泉。

39. 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答:①景观异质性与干扰频率呈负相关,中等干扰假说理论认为:在没有干扰存在时,

景观水平趋向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则既可能增加异质性,有可能减少异质性。②适度干扰常可带来更多的镶嵌体或走廊,使物种能对生境充分利用并引起生态位的分化,从而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③一般认为低度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中高度的干扰会降低景观异质性。

40.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作为对干扰的反应,稳定性就是恢复和抗性的产物。

① 如果干扰在系统中只能引起较小的总体变化,表明景观的抗性强,则景观稳定。②如

果景观受到外界干扰后,能恢复到原来状态,景观就是稳定,且恢复的时间越短,稳定性越大。

景观就是稳定的,景观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景观建立起了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不同的干扰频度和规律下形成的景观稳定性不同。

① 如果干扰的强度很小,而且干扰规则,景观就能建立起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从而保持景观的稳定性。②如果干扰强度大,但干扰经常发生且可预测,景观也可发展起适应的机制来维持景观的稳定性③如果干扰不规则,且发生频率低,景观的稳定性就是差,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建立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

41. 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

① 景观稳定性的时间尺度

② 景观稳定性的空间尺度

42.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

自然驱动因子

a) 地貌因子

b) 气候因子

c) 水文、植被因子

人文驱动因子

d) 人口压力

e) 经济发展,城市扩张

f) 市场机制

g) 技术进步

h) 决策因素

43. 怎样根据景观的稳定性来分析和衡量景观稳定性?

景观的稳定性的分析和衡量:①景观基本要素具有再生能力②景观中的生物组分保持物质平衡③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保持景观功能的稳定性④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未超出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39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数为HI=V×O×R

HI为系统健康指数也是系统可持续的一个度量:V为系统活力,是衡量系统的活力、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标准:O为系统组织指数,是系统组织的相对程度,取值为0~1,包括多样性和相关性:R为系统弹性指数,是系统弹性的相对程度,取值为0~1.

44. 景观变化和环境变化相互影响?

1区域气候:土地表面性质的变化、地表反射率的变化、温答: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2土壤:3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土壤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壤养分流动的影响○

4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水环境:水量与水质○

5光化学烟雾:次生污染物,是由石油燃烧和汽湿地减少、水资源短缺、非点源污染○

车尾气排放的CO和碳水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种蓝色的有毒气体,是一

6酸雨:酸种强氧化剂,对人、畜、农作物和工业产品、建筑物都有强烈的腐蚀危害○

雨是大气中的CO2、SO2、NO2和HCL有毒气体,在云雾的形成中被水滴吸收转化,形成酸雨和酸雾,降到地面和水体会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造成树木叶片枯萎、脱落

7非点源污染:以至整体死亡,腐蚀建筑物和古迹○是景观变化对水质影响的主要方式

45. 主要景观分类系统?

答: ①景观植被—地貌分类:

②Westhoff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亚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

③Naveh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

城郊景观、城市景观。

④Forman和Godron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城

市景观。

⑤肖笃宁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⑥陈利顶等的分类:“源”景观和“汇”景观。

⑦周华荣的分类:景观类型、景观系、景观组和景观型。

46. 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和应用?

答: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①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

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②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③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四.论述题

47. 我国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48. 以你身边某个风景区为例如何对其景观的分类和规划?

49. 以生活城市为对象说说区域景观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原则和步骤?

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1)自然生境大量损失

林地、草地、水体及农田减少。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资源严重受损。

(2)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平整过程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裸露,加上许多土地推而不建且长期闲置,导致城市区域水土流失也日益加剧 。引起河道淤积、桥涵淤塞、洪害频繁,而且危害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防洪安全 。

(3)景观破碎度增加

自然半自然景观组分也被强烈分割,分布七零八落 。人造景观的碎裂化特征也很显著,建设开发一方面摊大饼般盲目外延,一方面不顾后果见缝插针建楼。

(4)景观结构单一

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绿地的形式存在,但这些绿地主要集中在极少的几个公园或广

场绿地,其他街道及街区分布稀少,空间分配极度不均衡 。

(5)景观通达性降低

自然生境之间的联系通道往往被割断或破坏,如建设开发使河道干涸、污染;高速公路将自然栖息地一分为二等。

视觉通达性受阻,如居住区楼房密度过高或与工厂、交通干道比邻,狭小的视野、污染、噪声等均使景观舒适度大为降低。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①多样性原理①.集聚性与连通性原理②生态适宜性(度)原理 ③斑块尺度原理⑤斑块数目原理⑥斑块形状原理⑦斑块位置原理⑧廊道的连续性原理⑨廊道数目原理⑩廊道宽度原理⒒关于景观⑿嵌体的基本原理⒀质地的粗细原理⒁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原理⒂不可替代格局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设计;

②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设计;

③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景观资料的搜集。

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两个方面,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等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进行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分析;以达到既维持生态平衡,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5)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根据景观生态适宜性的分析结果,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合理的景观

结构。

(6)景观生态规划实施和调整。

根据提出的景观空间结构,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措施,促使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规划方案不断修正,以满足变化的情况,达到景观资源的最优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①自然优先②持续性原则③因地制宜原则④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⑤综合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①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②景观生态调查与研究③景观生态分

类④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⑤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景观生态学考研必背知识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