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    论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
1、历史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
2、学科属性 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
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1、内容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宗教、风俗、人口等)、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 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学术思维和观念的影响 1、尽全时空观念
(1)什么是尽全时空 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
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2)如何尽全时空 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和推理、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静态分布和动态演变结合)、将历史
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拓宽 人地关系概念阐释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 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对地理概念解释的各种观点:(1)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文化决 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其他人地关系理论:“天 人合一”观
总结:人地关系研究的各种理论、流派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三类:①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 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②强调人定胜天、忽视或贬低地理环境的作用,如人类中心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等。③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人地关系的适应与 协调,如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天人合一观,人地协调 论、可持续发展论等。
第一章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近万年的气候变迁概况
一、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 8000-5000 年)又称“大西洋期”,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回暖。 冰后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 冰后期的
气候、植被分期以北欧地区最有代表性,其分期方案是由挪威植物学家 A•布列特首先提出的,后经
 

 
R•谢尔南德尔在瑞典加以证实,形成布列特-谢尔南德尔冰后期气候方案,从 20 世纪初期以来一直 广为引用。
二、西周(公元前 1100 年至公元前 850 年)5000 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 200 多年。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初年)温暖期。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至公
元 600 年)寒冷期。五、唐北宋时期(公元 600 年至 1000 年左右)温暖期。六、南宋时期(1000-1200 年) 寒冷期。七、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1200-1300 年)温暖期。八、 明清时期(1400-1900 年)寒冷期, 又称明清宇宙期。
思考    气候脉动论有何规律?气候脉动论之规律有: 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交替出现 温暖期的特点: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四个寒冷期与四个温暖期的趋势大致相反。寒冷期愈来愈长,强度也愈来愈大。这从江河封冻的 情况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寒冷期仅有淮河结冰的例子,到第二个以及后面的寒冷期就出现了长江、太 湖等结冰的情况。若从近 2000 年的气候变化看,前 1000 年相对温暖湿润,后 1000 年则相对寒冷干 燥。
第二节    气候变迁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迁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太阳黑子、人类活动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 地球上气候的波动首先和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寒、温、热三带的
分别,都是因为太阳辐射有强弱的缘故。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到曾母暗沙,南北跨四十九个 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使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资源丰富。
讨论:太阳辐射主要通过影响气温来影响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
气温分布特征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影响。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 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随纬度和时间而变。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 的最重要的因素。昼长时间指白昼长短。
在我国: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大于北方,昼长时间南 方也大于北方,两者都是南方大于北 方。因此,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大于北方,昼长时间却是南方 小于北方。因此,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二、下垫面的影响 下垫面就是地表的海、陆、山、川等。
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 海陆物理性质的不同所导致的表面热量状况不同,使冬、夏季在大陆和海洋上形成不同的温压场,形 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在这一最大的大陆与大洋之间所产生的亚热带季候风对我国气候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 西南部。它南起 27°N,北止 40°N,纵跨纬度 13°;总面积约 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 4500 米。 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
1、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单元: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 2、动力作用(屏障作用):冬季对西风分支, 扩大季风影响范围;使西北干旱。
3、热力作用:形成高原季风,使我国季风气候势力增强,更具典型性。 三、大气环流的影响
大气环流就是大气中主要气流的总情况,它有由西向东流动的纬向环流,也有沿着经圈的南北环 流。我国广大地区气温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经向环流即西伯利亚冷气流的强弱。一般来自北冰洋的厚 层冷空气先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积聚,使大陆高气压加强,当西风带较强的波动向东推 进时,常使低层大陆高压分裂,导致冷空气爆发南下侵入我国,这种强大的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
 

 
灾害性天气。大气环流还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变化对我国季风起加强的作用。 我国国最北端位于北纬 53。31´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位于北纬 3。51´南沙群
岛的曾母暗沙。陆地的大部分在 20 。N -50 。 N 之间。雷州半岛在 20。13´ - 20。57´之间。
 

中国历史地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Snap126.jpg,知识点,第1张

四、太阳黑子的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发光圆面上作涡旋运动的灼热气体,由于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它部位要低一千
度至二千度左右,因此,从地球上看去就显示暗黑的斑点,也叫日斑 。 近年来发现太阳黑子、光斑、日珥等的多少,象征着太阳活动的强弱,有十一年的周期变化规律,
大气中的磁暴、北极光和游离层均与之有关。黑子多时则磁暴与北极光也多,游离层发生扰动。其下 的臭氧层则吸收大量紫外光线,使高空的同温层温度骤然增高而影响到大气环流,从而影响地面上的 温度和雨量分布。例如,当太阳黑子活动弱时,地球上盛行纬向环流;黑子活动强时,则经向环流加 强,极地和热带的冷暖空气发生强烈的频繁交换,风暴增加,气温降低,说明太阳黑子是导致大规模 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
改变大气成份: “温室效应”、“阳伞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改变下垫面性质 :“湖泊效应”、沙尘暴、 “海洋沙漠效应”等。 形成城市气候: “热岛效应”、 “干岛效应”、 “雨岛效应”、等。
在以上形成气候的五大因子中,太阳辐射对不同纬度位置所接受到的热量条件,是影响气候特征 的基本因素。下垫面海陆位置是决定着海陆间热力差异,造成冬夏不同性质的温压场而形成季风环流 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则是通过孕育在不同下垫面、不同属性的气团的交换,来影响地区气候状况的 重要条件。太阳辐射和下垫面、太阳黑子都要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来影响大范围的气候变动,而人类 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则日益明显。几者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第三节    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联系 气候与人类文明有必然的联系,它既可以促进人类文明,也可以使人类文明出现倒退。 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
二、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繁荣 “石器时代”的称呼被考古学家用来表示冶金时代以前的漫长时期,在这段时期,各种石制工具
的使用远比用其它(更软的)材料所制的工具来的多。在经典书籍《史前时代》中,石器时代被细分 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时代的更替彼此间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甚至在冶金 时代中人类仍不断地向新的地区扩张,因此当被提及到时,并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石器时代”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四、汉唐盛世与气候波动
秦和西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强盛的王朝,秦汉中国疆域广大,国力强盛,汉代文明在世 界上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
 

 
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 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使农产品产出多样性更明显。 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增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 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 唐代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中国
黄河流域更是明显。研究表明,中唐以前北方地区水利复兴,将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完全恢复,并新 建了一些新的灌区。特别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
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与宋代相比从总体上讲,唐代北方地区的经济仍十 分发达,综合国力总的来看仍十分强盛,这为进一步开发南方地区创造了条件。据研究,唐代人口最 高达 7722 万,每平方公里 20 多人。
五、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
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    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 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六、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
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拓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大,社会处于十 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经济推动里和效率的转换。
综合分析:温暖期产生文明和盛世、寒冷期则自然灾害频繁、战争频繁,致使人口迁移、改朝换 代、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
 


一节 森林植被的变迁 森林植被变迁概述
 
第二章中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与沙漠的变迁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分布类型 进入历史时期我国现有的植被带已基本形成,从东南向西北,大致是森林、草原、与荒漠三个地
带,即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寒温带针叶林带,东北温带针叶林,辽东以南、秦岭和淮河以南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南海诸岛常绿矮 林和灌丛带。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时空变迁 新石器、先秦、秦汉时期的森林植被茂盛,分布十分广阔。 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十分丰富。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
唐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长江、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森林仍保存较
好。
明清时期,重大工程用材形成大规模的皇木采办。 近代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1936 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剩下 8.19%。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炼钢铁后的 20 年间,我国森林覆盖率跌倒了历史时期的最低点。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林和大兴安岭南段、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温带森林,是我国森林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历史时期,这里长期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森林面积十分广阔。 东北其他地区森林的变迁,大约经历了由南向北、从平原到山地的演变过程。 华北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 战国以前,除平原地区的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还被森林和丛划所覆盖,植被
情况十分良好。遭到最早的破坏是在战国以后,平原地区的森林大体上已被砍伐殆尽,很少有成片的 林木存在。这个破坏过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西周到战国:黄河中游地区林木维持良好。 秦汉到北朝:平原地区的森林基本被砍伐殆尽,已无成片的林木存在。 唐宋时代:由采伐范围的不断扩大,山地的森林已受到严重破坏。 明清以来: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时期。这种破坏从明代中叶开始,
是大规模垦荒的结果。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森林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比较晚,历史上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无论 是山地,丘陵,还是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情况十分良好。
这一地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原因是人口猛增、荒土日辟,森林面积迅速缩
小。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大势
4000 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
明显。
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 20 世纪以 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
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原因 自然因素: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 人为因素: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 各历史时期变迁的主要原因亦有所不同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 :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
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 侵蚀现象。”
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 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 严重的警示。
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一)变迁概况
1、新石器时代:森林茂盛,植被完好,有大量森林存在。在新石器文化遗 址中有经碳 14 测定 的木头、木炭等遗址;还有树种,甚至当时的实物。原始人利用这些森林来维持生计和维持生产。
2、先秦时期:中游地区森林茂密,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在商代草木茂盛禽兽逼人
3、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A.黄河中游此时期有松、柏、桑、榆、竹、 檀、 楠等树种的记载;B.秦岭和崤山有楠棕、豫章等热带树种;C.《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但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天然林已破坏殆尽。甘肃由于农牧区的转换,森 林覆盖也随之波动。
4、两晋南北朝时期: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战乱不已,经济破坏严 重,许多垦殖区变为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且气候转寒,森林植被难以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的状况。 5、唐北宋时期:森林的采伐规模在增加,黄河中上游的森林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原始平原遭到 严重的的破坏绝大地区无森林可言,但在山地有一些森林。黄河流域仍为中国文明的中心,但经济开
发强加大,许多林地变为农田,森林过度砍伐。
 

 
6、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迁,但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强度很大,森林和草原植 被受到损失,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更低了。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 尽,以至沙地不断扩大。
(二)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 1、气候日趋干寒。森林的生存、保护和再植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越来越单一,森林生态
系统越来越脆弱。 2、人类活动的影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需求也
增大;传统中国社会里,缺乏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的意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处于完全无节制 的状态。
(三)森林变迁与黄河流域文明推移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文明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黄河流域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但黄河
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反过来森林资源的破坏又会影响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的速 度,因此可以说森林的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 何为皇木?楠木、杉木是常绿乔木,由于有浓郁的香气,故以“香楠”、“香杉”名之。在明清两
朝,香楠、香杉主要用于供应皇室建筑,便有了“皇木”的别号。历史上,今昭通地区金沙江、白水 江、关河流域是香楠、香杉的重要产区,自然也是采办皇木的主要地区。朱元璋在南京兴建宫殿时, 就在四川采办了大批的楠木、杉木。
皇木采办是指用于建造宫殿而对大木的获取。 历史上皇木的采办由来已久,从秦汉至唐宋都有记载,明清时期持续时间延续最长,次数最多,
规模最大,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和自然影响深远。 皇室采办大木主要用于宫廷园林建筑,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杉木和柏木,用
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 皇木采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皇木的采办方式:官办采木:官员直接参与负责皇木采办的全过程、商办采木:政府利用商 人的力量采办大木
民间进献 采办的对象:楠木、柏木、杉木、采办的地点: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川, 贵州,湖广西部。皇木的用途:修建宫殿,皇陵等。皇木采办的基本程序: 勘察——砍伐——运送—
—收贮
杉木:裸子植物,杉科。常绿乔木树种;树冠高大,尖塔形。 本种分布于秦岭以南,海拔 2000 米以下山坡和丘陵常见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材用树种之一。 杉木树干通直,高大,木材纹理直,材 质轻软,结构细致,不开裂,耐腐蚀,为优良用材,是我国南方资源最丰富的木材树种之一。
杉木的根、皮、果、叶均有药用价值。 柏木:柏科柏木属的一种。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木材为有脂材,材质优良,纹理直,
结构细,坚韧耐腐,可供建筑、车船和器具等用材 。又为优良观赏树。古代军队也多以此材制作弓 箭。
中国栽培柏木历史悠久,常见于庙宇陵园。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内著名的“黄肠题 凑”即为上千根柏木方整齐堆叠而成的围障,可取香气而防腐。
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 明代皇木采办
明代自洪武至万历十余朝,长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从明永乐四年(公元 1406 年)营 建北京皇宫开始,官方采伐巨木竟遍布长江流域上游数省。之所以到南方采办其原因如下:
黄河流域被采伐殆尽。 东北地区是女真族的部落之地,采伐不便。 明代采伐皇木的特点
第一,采伐皇木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有地区,使得这一地域的森林资源遭到特别严重的破坏。
 

 
其二,采伐活动的时间延续 200 余年终明世而不绝。而且需求量极大,是一种长期无节制的行为,后 患无穷。 其三,采伐的主要对象是为了多古木巨材,须进入原始森林进行作业,因此付出的代价极 大。
清朝皇木采办 东北地区作为清代的龙兴之地,多为封禁,砍伐受到限制,这样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的
楠木和柏木就成了清朝的重大采办的对象。清朝在长江中游地区对森林进行致命摧残,持续破坏。 清廷的措施 一是只有进一步扩大采办地区。二是进一步在采木旧地和一些原并不产大木的地方进行更加严格
意义的“扫荡式”采伐。如康熙时四川宜宾的仅有一颗也加入了 采办之列。三是只有放宽采办皇木 的尺寸。三、近 300 年来南方山地垦殖与森林资源的损
(二)清中叶山地垦殖运动高涨的原因 1、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土地资源的承受力。
2、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大力推广种植。
3、南宋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南迁。
(三)山地垦殖运动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森林资源减少最快的时期。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江河水土流失加重,土地
报酬递减,对国计民生的负面影响尤为巨大和深远。特别是森林面积的大量失去,垦殖业的扩展,林 副业产出失去了多样性,南方亚热带山地形成结构性贫困,影响至今。
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一)近 150 年以来至 1949 年前森林资源损耗的原因 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
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 近现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
隐瞒现象减少。 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
高。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 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 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 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大。 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
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
4、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掠夺。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 国内。
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 大降低。
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使远方森 林资源受到摧残。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
20 世纪 50 年 代至 8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最低.:
1. 现代生态意识不强 2. 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换代过程缓慢 3. 50 年代的大炼钢铁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
上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国力的发展,现代生态意识的强化,森林资源有所恢复。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 1.34 亿公顷,总蓄积量 101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 13.92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7%,居世界第 104 位;人均森林面积 0.11 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 8.6 立 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 11.7%和 12.6%,属于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喜马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江西、福建、台湾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 1/3
以上,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的红松和水曲柳都是优质 木材 。
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 占全国的 1/4 以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亦有大量的云松、冷松等树种。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天然林大多已不存在,分布着大面积 的松木、马尾松等人工林、次生林,以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并有樟树等优质木材,竹林的广泛
分布是其一大特色。 三北防护林
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累计造林两千六百多万公顷, 今年将开始第四期工程建设。 根据规划,“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十三个省(区、市)的五百五十一个县(旗、区、市),总面积四百零六点九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 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四。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控制环境污染 对森林的影响
保护森林资源措施的其它表述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可持续利用;
3)保护天然林工程全面启动,加快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坚决制止毁林开 垦,大力加强商品林建设;4)林业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5)林 业管理体制改革;6)将森林健康列为中美两国的优先合作领域,共同开展了中美森林健康合作项目 ; 7)继续开展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等.
第二节 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变迁
一、.陆上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丝绸
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 长 7000 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 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多。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岸) 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
1.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发达 2. 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沟通起了决定性作用 3. 统治者的重视 与保护
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1、从陆上沟通了了中西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2、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
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陆上丝绸之路的演变:1.汉代丝路的南北道 2.隋、唐时期的三道
天山北道:长安经敦煌- 伊吾(今哈密市西)-车师交河城(今吐鲁番西)-且弥(今乌鲁木 齐)-惠远古城(伊宁)-乌孙(今巴尔喀什湖以南)—大宛、大月氏、康居-中亚
天山南道北路:长安经敦煌-玉门关(今小方盘城)-尉犁(今库尔勒)-焉耆(今焉耆) - 轮台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中亚
天山南道南路:长安经阳关(今敦煌古董滩)-鄯善(今若羌县米兰古城)-且末(今且末)- 精绝(今民丰北尼雅废址)-捍弥(今于田北喀拉墩遗址)-于阗(今和田)-莎车(今莎车)到疏
 

 
勒。
3.元代丝绸之路的西段 唐宋之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经济地位下降,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
消失。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从东方崛起,建立从中亚到西亚的四大汗国。于是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 海沿岸的横贯欧、亚草原之路均置于其控制下,中西陆路交通又极盛一时。
4、十五、六世纪后丝路衰落 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 三.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自然因素影响:气候变迁导致沙漠化推移人为因素影响:对绿洲的超强度开发和绿洲农业脆弱性 中原王朝的盛衰和少数民族入侵统治者的政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它因素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勃兴 世界贸易通道的拓展。
四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启示 干旱生态系统中脆弱的平衡要求适应其自然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 重视对自然界的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关注和研究,建立对应的保护机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 当今世界,强国需拥有对外交流的主动权。
第三节    沙漠变迁与荒漠化问题
一、荒漠和沙漠的概念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
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按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石漠和岩漠、 砾漠或戈壁、沙漠、泥漠或粘漠、盐漠。
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 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
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沙漠化”。1992 年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 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
沙漠与戈壁的区别:沙漠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其地表会自己变化和移动。在 风的作用下,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戈壁的地表是黄土及稍微大 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 1:1.在戈壁滩上还分布着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 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飞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流动的. 但在一定的条件 下,戈壁会沙化成沙漠。
草原沙漠化指    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 更新、繁殖,引起土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 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
二、我国沙漠的变迁及荒漠化
(一)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表现
在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沙漠、戈壁的面积就达 149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5、 5%,远远大于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 1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 之一。这些沙漠分布在北纬 35°——50°,东经 75°——125°。 它们各具演变特点,但大致上可 分为两类情况:
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如:毛乌素沙漠, 呼伦贝尔大草原。
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主要有 8 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 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
 

 
历史变迁例证:在历史时期,因塔里木河等河流不断改道的沙漠侵袭,使得原来沿河东西走向的 交通大道为流沙所淹,终至沙漠连片,黄沙千里。楼兰古国的灭亡就是一个明证。
历史变迁例证: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
降雨量低,蒸发量高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 、太平洋的水蒸气无法到达 特点:1.沙丘高大2.形态复杂3.流动沙丘为主 历史变迁例证:毛乌素沙漠 (二) 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原因
沙漠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气候
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 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世界上多数大沙漠都分布在南北纬 15~35°之间, 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因此,有“回归沙漠带”之称。
思考:中国沙漠为什么不在“回归沙漠带”上? 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沙源
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内陆高原上,特别是巨大的内陆盆地里,分布有深厚疏松的、沙质的河 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有十分丰富的沙漠沙的物质来源,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被风吹扬, 给沙漠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中国浩瀚无垠的沙漠。
人为因素沙漠形成的人为因素:不合理利用资源
(1) 滥垦。滥垦是指在不具备垦殖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 进行的农业种植活动。2) 滥牧。滥牧是指超过天然草地承载能力的放牧活动。
(3) 滥樵。沙漠化地区燃料缺乏,由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购进,农牧民主要以天然 植物和畜粪为燃料。(4) 滥采。滥采是指农牧民为了增加副业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掏挖药材、发 菜等资源植物。
(5) 滥用水资源。沙漠化地区滥用水资源的表现是,地表用水缺少上、中、下游统筹安排;过度 开采地下水;用水浪费。(6) 滥开矿。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矿开发及道路、城镇等基本建设 常常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趋势和影响) 趋势:移动方向向南和向东推移,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东南农业文明构成威胁。沙尘
暴甚至已影响到江南地区。 影响: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原因导致的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
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 愈加脆弱。目前,我国沙漠化危害严重,据估算,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 亿元,而间接经济 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2~8 倍,甚至达到 10 倍以上。沙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甚至使许多人沦为“生态难民”。
(2)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
(3) 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
(4) 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5) 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6) 沙漠化灾害肆虐,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沙尘暴的预防
一是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植被为主的生态体系。二是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培植和发展龙头产 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三是以健全管理、监测、监督和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的保障体系
(四)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治理 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土地;调配好水资源的利用。适度放牧,控制载畜量,建设人工牧场等。
从生态学角度,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强“三北防护林”的 建设,并营建新的、更多的人工林,以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从根本上扼制沙化的可能。
采取技术措施。“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沙漠之舟 的顽强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交通运输工具 ,它们在沙漠中长途行走时,常常又饿又渴,这时驼峰的脂肪 便会分解,供给骆驼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骆驼在缺水的沙漠里能耐渴,是由于它平时喝水少, 一喝就能在 10 分钟内喝下 100 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在夏天一天只排出一升左右的尿,而且不轻易 开口,防止体内水分外出,所以在夏天的沙漠中,它可以 8 天不喝水也不会干死。
第三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原名河水,是我国第二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 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 据粗略 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 20 世纪 50 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 1500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最大的改道有 6 次,史称黄河六大徙。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对 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六大徙 春秋及战国中叶黄河故道,于今天津及以南入渤海——禹河。A、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于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 于今沧州南入渤海——西汉大河。
B、第二次改道发生在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 70 年),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南)疏浚,于千 乘(今山东高青东北)入海——东汉大河。
C、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中期庆历八年(1048 年),一支于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口, 河水经山东北部入卫河由今天津入海;另一支 1060 年于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西)决口, 循今马颊河入海——宋二股河。
D、第四次改道发生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后分二支,北支入 北清河(今黄河)至利津入海(河水仅十之二三);南支入南清河(今泗水)经淮河入海(河水十之 七八)——金明昌二派河。
E、第五次改道发生在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 年),于开封等地决口,分出汴、泗、涡、颖等多支 均入淮河入海,后经治河,由汴入淮入海——明万历黄河。
F、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 年),于兰阳铜瓦厢决口分多支漫游 20 多年后归大清河 由利津牡蛎口入海——今黄河。
汉唐安流期:公元 1 世纪至 10 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 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 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公元 70 年, 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 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 节流量的作用。
改道原因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 水文条件等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 心的转移等
三、黄河现况及其治理
(一)治理历史
治理河段上的两大派:全河派、下游派 治理措施上的两大派:大禹派、鲧派 治理脉络上的两 大派:独流派、分流派  治理对象上的两大派:治水派、治沙派
(二)现代黄河治理 目标: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发展 “悬河”形势加剧
 

 
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位逐年抬高。 1950~1998 年,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利津 5 个水文站 3000 立方米每秒流量时水位分别抬高了
3.94 米、4.18 米、3.72 米、3.90 米、2.70 米。尤其是 1987 年以来,黄河来水量较小,主河槽淤积 进一步加剧,1987~1997 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每年淤高 0.12~0.16 米,平槽流量由 6000 立方 米每秒左右降为 3000 立方米每秒左右,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发 生滚河、斜河和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
黄河的断流:近十多年来,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点:1. 气候变化 2. 植被破坏 3. 灌溉方式落后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五大威胁: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二是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失衡。三 是土地沙化面积呈加剧之势    四是草原退化严重    五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三    江    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源头在同一
个“摇篮”,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出三 条同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
“3 条黄河”战略(了解)
(《治理黄河思辩与践行》李国英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一书作者认为:在新 时期应着力建设“3 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以此作为治理黄河 的研究手段,构建新的科技治河体系。就是指先通过对原型黄河现状的分析,提出黄河治理决策的基 本需求及物 理参数,然后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模拟,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后通过黄河模型 反复进行实验,为实际的黄河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治理黄河新理念——黄河治理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增水、减沙、调水调沙是解决这一关
键问题的根本途径。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症结,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在 大力构建的“三条黄河”治河体系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包括从外流域调水在内的九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    二、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 三、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        四、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    五、制定黄河下游河道 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    六、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满足降低污径 比,使水质不超标的水量补偿要求    八、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    九、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黄河河段的主要湖泊:梁山泊 梁山泊地处黄河下游、汶水和济水汇聚地,古称泽国。
罗布泊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 780 公尺左右,为塔里木 盆地的最低处。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汇集於此,曾经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 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变迁。公元 330 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 年後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 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1962 年湖水减少到 660 平方公里。1970 年以后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堪称新疆又一“火洲”,罕见的蒸发量和几乎为零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死亡之
海”,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著名科学家彭家木都魂断罗布泊。然而,岁月如烟云散 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恐怖、凶险神秘。
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 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 2000 年 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等几个方面。
2.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 7 到 8 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 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 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3.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
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 环境产生负作用。
•    第二节    长江的历史变迁    长江—— 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 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 三位;年径流量近 10,000 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 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 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 180 多万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支流 700 多条。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 三大河。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 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 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 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 上游干流)、安康、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 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先进.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 强大工业体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水稻、油菜和小麦、蚕丝 的主要产区,淡水渔业发达(2)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重 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发达;江汉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 米之乡”.也是油菜、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3)长江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和矿产 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甘蔗、油菜、蚕丝,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1、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2、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 河、黄河、淮河、钱塘江水系;3、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4、沿岸港口众多。
1、名称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长江
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 30 种。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藏语“曲”即“河”),长 358 公里,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最新测量数据 6211
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 813 公里,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 长 2308 公里,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 2884 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 80 公里, 为 2800 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 长 1030 公里。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 江苏省扬州、 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
2、长江流域的范围 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介于东经 90°33’~122°
25’,北纬 24°30’~35°45’之间,东西直距 3000 公里以上,南北宽度除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外, 一般均达 1000 公里左右,有 180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18.8%,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 运河汇入长江,从某种意义说,淮河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面积则接近 200 万平方公里。流域包括 15 个省(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2 个自治区(西藏、广西)1 个直辖中(上海)的全部或部分 地区。
3、长江的支流
长江干流拥有 700 多条一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 1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 40 多条,5 万平方公里以上 的 9 条,10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 4 条.
水量大是长江支流的第一个特点。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 8 条支流的多年平均流量都在 1000 立方米/秒以上,超过了黄河水量。
支流集中是第二个特点。较大的支流几乎全部集中在长江干流中段的“一盆二湖”地区,即四川 盆地和洞庭湖、鄱阳湖。
(一)湖沼的消涨 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
的泛称。 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 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 和缩小。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有 3900 平方千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 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 而著称于世。古往今 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 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
鄱阳湖:鄱阳湖南北长 173 公里,东西最宽处达 74 公里,平均宽 16.9 公里,湖岸线长 1200 公
里,湖体面积 3283 平方公里(湖口水位 21.71 米),平均水深 8.4 米,最深处 25.1 米左右,容积约
276 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 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 性、吞吐型的湖泊。
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 1600 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 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 民间传说难以胜数。鄱阳湖还是国际重要湿地 、“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中国淡水渔业主要 基地。
太湖: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 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 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 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 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 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 水域面积约为 2250 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这里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 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长江水系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调
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二)荆江河曲的形成
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 420 公里河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 东流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 180 公里, 以弯曲性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 1.7 左右,属一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 众多,全河 18 个江心洲中,有 16 个分布在上荆江。上荆江还具分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 240 公里, 两端直距仅 80 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 16 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 3,以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
 

 
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次(最近发生的是 1972 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 曲回肠”之称,因此有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荆江段是长江防洪的重点河段:因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河堤, 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崩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业、企业、城市、交通要道 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荆江地上悬河的形成: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两岸河 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
荆江“九曲回肠”形成 周代以前,下荆江处于漫流阶段;至唐宋时期,云梦泽湮灭消失,统一河床形成;到元末明初,
由于洞庭湖等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心滩变成边滩,穴口沙洲消失,形成蜿蜒性河型。河水通过弯 道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凹岸受侵蚀易于坍塌后退,凸岸则易淤,河湾逐渐延长。沿江修筑堤垸垦殖, 巩固凸岸河床,弯曲度加大。
荆江治理措施: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各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涝灾害的差异甚大。在干流中下
游和两湖地区有一东西向的洪涝灾害高频地带,其中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荆江河段 为洪涝灾害的两个高频中心区,中心频率高达 12.0%以上;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为第三 个洪涝灾害高频区。
长江历史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经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湿气候和旱涝周期变化 规律:一千余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三个大干湿气候周期振动,其湿润期和干旱期最短为 120 年,最 长达 220 年,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长江进人新的湿润气候期。
长江水患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地貌因素影响:落差大,上游巨大的洪水来量和中游过洪能力小(九曲回肠)的
矛盾突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气候因素影响: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 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汛期以长江流域雨带的分布为转移。人为原因:上中游地区大面 积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 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二)长江水患的治理 现况:洪水成灾程度减小与洪灾损失加大的趋势共存、洪水的地区组成复杂,需要采用综合措施
来抵御洪水、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蓄洪不能避免、人类活动是影响洪水灾害的主 要因素,要处理好防洪要求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防洪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具体措施: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b.搞好分洪 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d. 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第三节    水文变迁及水利开发建设引发的思考 一、近 5000 年来中国水文变迁大势
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 缩小而干涸。
二、水利开发历程、现况和前景(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点
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1/5,平均每公顷水量只有 9 465 m3;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 4/5,平均每公顷水量为 28 695 m3。
 

 
每公顷耕地水量不足 1 500 m3 的 15 个省区中,北方占 13 个。
华北区耕地每公顷水量只有 5 646 m3,目前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达 70%以上,水量不足是华北耕 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的可耕后备荒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 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特点
北方矿多水少,南方矿少水多,如果按照探明的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华北地区 约占全国的 41.2%,而水资源仅占 4.7%;江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 42.6%,而矿产资源仅占全国的 10.2%。
21 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 (单位:108m3 ) 中国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需要开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河川径流控制能力;
另一方面提倡节约用水,降低工业和农田灌溉的用水定额。此外,还需加强污水处理。 二、水利开发历程、现况和前景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
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 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水 资 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各种水体、水能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水利资源:包括航运、灌溉、水产和水能等方面的利用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古代水利成就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 2000 年或更早一些。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 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登封的龙山文化,证明已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主要江河得到初步治理 建设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灌排工程取得明显效益 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61×104 km2,修建了一大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 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旱涝灾害频繁。 水能资源开 发利用率低。 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了解)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均径流量 563×108 m3,水能蕴藏量 4054×104 kW,可能开发 2800×104 kW,年输沙量
16×108 t,平均含沙量 36.9kg/m3。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 5 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 324×104 kW, 年发电量 156×108 kW•h,开发程度 30%。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
凌汛的威胁。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 270×108 m3,汛期还需用 200 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近 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1949 年后,对淮河治理成就包括:
已建成大中小水库 5 308 座,总库容 298×108 m3;修建蓄洪行洪区 20 多处,滞蓄容量 320×108 m3;开挖并扩大入江水道,修建 160 km 长渠;灌溉面积从 80×104 hm2 增加到 730×104 hm2。
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 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水库 1 900 多座,总库容 265×108 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 32 处,滞蓄容量 191×108 m3。 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 20~50 年一遇。
治理平原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 80%。 灌溉面积 640×104 hm2。
存在问题:缺水严重。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大范围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为了弥 补海河水系的水量不足,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
近期引黄河水,远期引长江水。前者包括引黄入晋、引黄入淀(白洋淀),后者指南水北调东线工
程。
珠江的治理开发
流域内兴建大中型水库 370 座,总库容 394×108 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200×104 kW,电力排
灌站装机 120×104 kW,灌溉面积为 65×104 hm2,修筑江海围堤 10 000 多千米。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源丰富。拟建 11 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 160×104 kW,年发电
量 628×108 kW•h。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源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
河、辽河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称为“三江水富、四河紧缺”。三江年均径流总量 13 880×108 m3,
而四河为 1 720×108 m3。 规划中的向缺水地区引水的主要工程有:
华北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引黄(河)入淀(白洋淀);万家寨引黄入晋;引黄济潍(潍坊与烟 台);山东西水东调即由东平湖引黄至莱州。西北区: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北水南调;从长江上 游引水到黄河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东北区:北水南调(引松花江水至辽河);辽宁省的东水    西调。 东南区:浙江富春江引水到宁波。西南区:四川长征渠,引青衣江水至重庆;贵州乌江引水灌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我国水利部门对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提出西线、中线和东线引水方案。 东线:解决淮河下游、沂沭河下游、海河流域东部、胶东半岛及天津用水问题。从扬州江都抽水
站引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天津,全长约 1 150 km。两期实施。第一期引水到黄河以南,引水 88×108 m3,增加改善灌溉面积 160×104 hm2。第二期工程引长江水 192×108 m3,其中过黄河的水 量为 80×108 m3,可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 280×104 hm2。
中线: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先从丹江口每年引汉水 100×108 m3。设计输
水总干渠长 1 241 km,均采用全封闭式输水。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解决工业城市用水,增加灌溉 65
×104 hm2。二期工程,抽引汉江水 230×108 m3,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 160×104 hm2。 西线: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以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缺水问题。主要线
路有 3 条:
(1)从通天河引水 70×108 m3,线路长度不足 100 km;
(2)在青海玉树通天河上筑高坝,引水入黄河,引水渠长约 500 km;
(3)从金沙江的翁水河口引水,经祖厉河入黄河,全线长约 3 000 多千米。 南水北调东线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工程效益: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 143.3 亿 m3,其中生活、工业 及航运用水 66.56 亿 m3。农业 76.76 亿 m3。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 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 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
展。
 

 
南水北调中线 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
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 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工程效益: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 工业增加供水 64 亿 m3,增供农业 30 亿 m3。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南水北调西线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自 1952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考察队始,40 多年做了大量勘测和规划研究工作。1987 年国家计委将西线调 水工程列为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用 1O 年时间回答西线调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之后,《南水北调西 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和《雅砻江调水工程规划研究报告》,经国家计委、水利部评审验收;通天河、 大渡河调水工程规划研究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相继提出并完成。
工程效益:西线工程调水约 200 亿 m3,可为青、甘、宁、蒙、陕、晋六省区发展灌溉面积 3000 万亩,提供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 90 亿 m3。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西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 境。
技术可行性: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 3000~5000m,在此高寒地区建造 200m 左右的高坝和 开凿埋深数百米,长达 100km 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地震烈 度大都在 6~7 度,局部 8~9 度,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困难。还须加深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科学 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这些难点。
五)三峡工程
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 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58 年 3 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 流域规划的意见》。1994 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9 年完工。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 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 部分组成。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三峡工程的效应效益: 正面效应:防洪、发电、航运 ——综合效应
负面效应:移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名胜古迹问题——地理问题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
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 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 175 米,有防洪库容 221.5 亿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 1820 万 kW,年均发电量 847 亿 kW•h。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 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 181 亿~219 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 家缴纳大量所得税。三峡电站:世界最大的电厂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 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 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长江航运 充满艰辛的川江航 运史   三峡工程将使长江“黄金水道”名副其实
第四章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
 

 
第一节    与疆域有关的几个概念 一、疆域:指一个国家或政权实体境界所达到的范围。
二、领土:指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所确定的范围,是指在一国主权之下的区域,其所涉及的是一 个立体空间,包括陆地、地表水的底床、底土和上空,界线明确。
三、中国
四、历史时期中国疆域 :指既包括汉族政权(中原统治)王朝的疆域,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管 辖和活动的地区。
第二节    历代疆域变迁概述 一、先秦时期
(一)夏朝疆域:作为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夏的版图仅限于中原一带,以国都阳城为中心方圆七 百多公里。(二)商朝疆域:商汤灭夏后,并未明显扩大领土面积,但此时的鬼方等小国几乎全部臣 服于商王朝,相当于属国。 三)西周疆域(四)东周(春秋)形势宗土分封制使得周王朝的统治越 来越无力,四方诸侯的势力不断壮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春秋时代来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混乱时期也随之来到。(五)东周(战国)形势。赵、魏、韩三家分晋,历史步 入战国时代。盘踞四方的小诸侯国被强大的诸侯国纷纷吞并,形成齐、楚、燕、秦、赵、魏、韩七雄 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时期 秦始皇的统一,使我国历史上疆域出现了第一次空前的扩大,兼有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
从此后,各统一王朝的版图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郡县设置的地区,二为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地区。
(六)秦朝疆域:秦的版图东到海滨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北边据河为塞,南到象郡北向户。(七) 西汉疆域(八)东汉疆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内部长期战乱、政局分裂,而周边各族迁徙频繁,并伺机扩大领土,中原
王朝与周边各族的边界变化很大。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第二、第三次大混乱时期。
(九)三国形势: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混乱时期十)西晋疆域(十一)东晋疆域(十二)南北朝 时期疆域:晋王朝统治了 155 年。之后,北方有十六国残余势力、
西魏、东魏瓜分北魏,北周、北齐先后崛起。南方以宋、齐、梁、陈先后交替。 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三次大混乱时期,也是最混乱的一个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结束了长达 200 多年的大混乱局面。其版图比汉朝有所收缩。但唐之后的领土重新达到阴山, 在西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管辖到今伊朗)和北庭都护府,在朝鲜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在越南设置了 安南都护府。唐朝强盛时的直辖版图小于汉代,如以羁縻府州范围而言,则大大超过汉代。不过唐朝 四边的最大疆域并不在同一年。
十三)隋朝疆域(十四)唐朝疆域(初期)唐中期疆域(十五)五代十国形势 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混乱时期。
五、宋辽金夏时期 公元十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下半叶,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分裂政权。在中原的有宋辽金夏,在边
疆的有大理、土蕃、西州回鹘、哈喇汗国、西辽,漠北的蒙古悄然崛起。中国历史上第五次大混乱时 期开始。
(十六)北宋疆域(十七)南宋疆域 六、元明清时期
元王朝广义上(包括各汗国)的疆土面积北达俄罗斯北部、东至高丽、西起阿拉伯半岛、南抵爪 哇。疆域之大,整个亚洲,除一些岛国外,基本全是辖区。
(十八)元朝疆域(十九)明朝疆域(二十)清朝疆域(前期)清朝疆域(末期) 第三节    近代中国国土的沦丧
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即从乾隆中叶到道光初是清朝疆域的极盛时期。道光以后,外国
 

 
势力不断侵入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 150 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沙俄。1842 年英 国强占香港。1887 年葡萄牙强迫中国将澳门永租给葡萄牙。1895 年日本强占台湾和澎湖。
一、西北边疆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国际争端 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
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唐开元中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相传因山上生葱或山崖葱翠得名, 或说即《穆天子传》中的舂山。舂、葱系一音之转。
葱岭,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据《西河旧事》“其山高大,上多大葱”而 得名,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
1881 年,《伊犁条约》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以后一系列的条约,如《喀什喀尔界约》、《中俄 科塔条约》、《续勘喀什喀尔界约》,攫取共 7 万多平方公里国土。1892 年,俄国占领萨雷阔勒岭以西 2.77 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地,但历届中国政府从未予以承认,相当长时段内,都是中塔未定国界,直 至 1999 年 8 月 13 日,《中塔国界协定》签署,2002 年 5 月 17 日,中塔双方签署国界补充协定。
《伊犁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是清光绪七年(1881)沙俄强迫清政府在彼得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是:一、沙俄归还被其强占的中国伊犁地区,而仍割去伊犁西部霍尔里斯河以西、伊犁河南 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二、赔款增至 900 万卢布(合 509 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三、俄 商在新疆各地贸易,改“均不纳费”为“暂不纳税”。四、俄商只能到嘉峪关,免去到西安、汉口通 商,仅许于肃州(甘肃嘉峪关市)和吐鲁番两地增设领事。五、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 其便”。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又根据该约中关于修改南、北疆边界的原则规定,于光绪八年到 十年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中俄续勘喀什噶 尔界约等 5 个勘界议定书,分段重新勘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沙俄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上述这些勘界议 定书,共割占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 7 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西夏王陵: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区,共有9座帝陵和百余座陪葬墓,规模巨大,气氛肃穆,被称为 “东方金子塔”。
二、北部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政治
1911 年,俄国强占唐努乌梁海中部 27 佐领,1924 年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 年改为“唐努 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 并入原苏联,称“图瓦自治共和国”, 1948 年改称“图瓦自治州”,原苏 联解体后,该地区成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1992 年,自行宣布该“国”为主权国家,并更名 为“图瓦共和国”,目前仍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名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各国概况》(人民出版社,书号 17001.36,1972 年 3 月出版)指出:”苏联在 1944 年吞并了我 国领土唐努乌梁海,中国政府没有承认”是指 “中华民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1948 年 5 月,中国 驻苏大使傅秉常照会原苏联外交部,声明唐努乌梁海为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正式承认 图瓦共和国为俄罗斯土。
目前,亦有部分中国民间人士至今认为图瓦共和国乃至整个唐努乌梁海属于中国领土。
1727 年 10 月﹐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草签﹐次年正式换文。条约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两国 以恰克图为界,现在大部分为俄蒙边界。1915 年,中蒙俄签订《中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规定: 外蒙古承认中国主权,中俄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19 年,取消自治,由西北筹边 使管辖。1924 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 年美苏英签订《雅尔塔协定》,承认外蒙古独立。次 年,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减少了 15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东北边疆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国际争端
《尼布楚条约》 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挫败沙 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1689 年 9 月 7 日)由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 俄全权使臣戈洛文签订于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
条约共分 6 款,其中有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规定是: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 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 间的地方暂行存放待议。《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俄国将其侵占的一部分领土交还中国;与此同时,俄国通过 条约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举纳入它的版图,将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划为待议 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条约的 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去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黑龙江松花 江左岸,由额尔古纳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黑龙江东岸精奇里江以南原满族人所 居 64 屯任其永久居住,由中国管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土地由中俄共管。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归俄国,乌苏里江上源松阿察河、瑚布图河至图们江口 以东的兴凯湖西南濒海包括兴凯湖大部 40 多万平方公里归俄国。
1900 年,强占江东六十四屯;1911 年,《中俄满洲里条约》,割满洲里以北察罕敖拉等地区。
1994 年,《中俄边界西段协定》,中俄 99%边界线达成一致;2005 年 6 月 2 日,《中俄国界东段补 充协定》在双方互换批准书后正式生效,标志着 4300 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同时也标 志着与前苏联 7600 公里的边界全部划定。
库页岛: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 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 又作“窟说”(音悦)、“屈设”、“骨嵬”、“苦夷”、 “苦兀”、“库叶”等。
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金朝开始,库页岛即归中国管辖。以后相继归:元朝,明朝, 后金,清朝,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 都是中国的领土。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中国清朝走向衰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 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 库页岛在内的共 10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割让与俄国。
一眼望三国景点--防川 中朝俄交界的鼎足地带,距珲春市市区 65 公里 ,2002 年 5 月,吉林 省防川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 文旅游资源。登高远眺,三国风光尽在咫尺,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 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的感受,领略三国交汇的异域风情。
四、东南沿海境土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国际争端(主要是香港澳门海南岛南海诸岛钓鱼岛与赤尾屿)
【南海】自古以来,我国南海的渔民在南海铺鱼为生,对这里的地形地貌绘有原始的地图。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
组成,总面积约 7 平方公里。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初,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1582 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 79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 湾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 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 布不予承认。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 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五、西南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争端 中印边界:(1)西段:拉达克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和喀喇昆仑山以南。1842 年西藏地方政
府与克什米尔政府订约出让,清政府未予承认,是为“阿塞克钦”争端。计 3.8 万平方公里。 (2)中 段:争议领土 2100 平方公里,分为 4 处 (3)东段:1913-1914 年西姆拉会议,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以 喜马拉雅山山脊为线的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 100 公里,面积 9 万平方公里。1940 年,英军占领传统 边界以北,1951 年,占有了麦线以南的土地,1987 年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 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有六百万。
麦克马洪线:清朝末期英国控制印度,为了进一步侵略西藏英国殖民者召开有当时清朝和西藏地 方代表参加的会议 ,在会上英国殖民者背着中国政府和西藏代表签定条约,把西藏大约 9 万多的土地
 

 
划归印度,这就是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它的合法性.
中印边界长约 2000 公里,从未正式划定,目前双方争议地区约 12.5 万平方公里。
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双方开始讨论边界问题。为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两国先后于 1993 年 9 月和 1996 年 11 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 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2003 年,两国总理任命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 双方特别代表经过 5 轮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并在今年 4 月温家 宝总理访印时正式签署。
第四节 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变迁的规律性认识 刘宏煊将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成划分为五大历史时期。认为从传说中的炎黄战争到西周是中国疆域
准备时期;从春秋战国到东汉王朝末年(约 1000 年)是中国疆域初步形成时期;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 唐朝末年(为时 700 余年)是中国疆域发展时期;从唐末分裂割据到元明清大统一(为时 900 多年)是中 国历史疆域正式形成时期,从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至今(已为时 150 多年)是为保卫中 国疆域完整统一而奋斗的时期。
同时,他还就中国边疆的形成、发展总结了“一系列独特的民族的与社会的、经济的与文化的、 历史的与地理的规律”:其一,“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从来都是以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为根本前 提”;其二,“实行维护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制度,是中国疆域巩固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其三,正 确的边疆政策是中国疆域得以稳固的重要条件;其四,“中国疆域的稳定与地理环境有关”。这些论 述虽未必全面,但就中国边疆形成、发展和稳固的原因而言确实总结了一些关键。就“规律”而言, 似乎还有斟酌的余地。
中国疆域形成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今天中国疆域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它是历史中国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是中国疆域形成的物质基础。
3、中国疆域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朝代更替和历代边疆政策的治理形式(中央集权的强化、“因俗而 治”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管理与开发、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利用宗教 )等多种因素而演进的。
4、中国疆域是由中原和边疆构成的,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 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要维护民族团结,民 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5、历代统治者特别是一些杰出历史人物采取有效措施,顺应历史潮流,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6、近代前期中国的落后腐败和列强不断侵略,导致了我国大片领土沦丧。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 是维护疆域的重要因素。
7、“大一统”观念对中国疆域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 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原因归结 1、地形因素(高山\沙漠\大海)2、自然形成(历史\经济)3、政治统一(政治制度\杰出人物)
4、民族因素(各族包括少数民族的蒙古和满族等)5、边疆政策(羁縻与怀柔、行政管理与军事 部署、从和亲到联姻、经济开发、民族区域自治)6、思想文化(“大一统”思想)
7、宗教因素 新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是一贯的,即准确把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稳定周边的关系,
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与有关国家解决边界问题。
第五章 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概述 一、分封制与郡县制
(一)“九州”、“十二州”、“畿服制 ” 传说中的“九州”、“十二州”“畿服制 ” 九州:“州”的本义是指水中之“高地”或“小岛”根据顾颉刚的解释,所谓的“州”为一般广
 

 
大的区域。 “九州”是古代传说中设置的九个州,后代称中国。 “十二州”至于“十二州”的说法,最早出于《尚书•尧典》而未列州名。 畿服制「畿」,是指王都周围的地方。 “九服”《逸周书•职方》更分天下为九服。云:“乃辨
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圻(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子叔),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亲贵),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近亲),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远亲),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非同性贵族 的臣服之国),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藩服”。
西周的分封制 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其封地为“国”,“国”就是诸侯列国的都城。诸侯再将封地分
给卿“大夫”,称“采邑”。大者为都,小者为邑。卿大夫又将土地分给子孙和家臣,其身份为“士”, 封地为“食田”(鄙)。由此而形成了国——邑——鄙三级管理方式。
(二)郡县制的确立和行政区划的形成 西周之前的分封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制度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始于春秋,确立与 战国,盛行于秦汉。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授予对象及传承制度不同、职责范围不同、封地或治地的方位不同、作用不同 秦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加上京师咸阳设内史和扩展疆域后新置的五郡,
共四十二个郡级单位(王国维认为 42 郡;谭其骧认为 47 郡;周振鹤认为 48 郡,故不统一)。 秦在郡下设县,县以下设乡、亭。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令或长,丞、尉辅之。
乡、亭皆设长。
秦统一全国之后,关于建立地方行政体制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分为两派-----分封制和郡县制。 廷尉李斯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实行郡县制。
天下共苦战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秦始皇
秦朝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的意义:奠定了我国 2000 多年行政制度的基础。县制建立及历久不 衰,为今天行政制 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州郡时代——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供内廷差遣,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西汉初,承袭秦制。至汉武帝时,就建立一套严密的监察系统,表现在:①分全国为十三部(州),
置刺史巡视以监察郡县长官;②采用“以小驭大”的原则,位卑而权重,派用秩六百石的刺史去监察 二千石的郡守,是典型的例子;③制定对地方监察的“六条”标准。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 要意义,也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
一)汉朝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州制的改革:东汉在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州”是监察区的名,又称
部。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 官。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三国州制 魏:势力最强,占地最广,拥有今华北大平原全部。在郡及王国下设县,实行的是汉 代的郡、国并行制。
吴:踞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都建业(今南京)。永安七年领四州。仅有郡而无王国,郡之下仅有 县与侯国。
蜀:踞今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一带,分两州:益州、梁州,都于成都。也仅有郡而无王国,郡之 下仅有县与侯国。
 

 
西晋州制、分封制:西晋时期统一了全国,太康元年分十九州,元康元年分荆、扬二州置江州, 永嘉年间又分荆、广两州置湘州,至此,全国增至二十一个州。
西晋的州制已经达到中国古代州制最完备、最多的阶段。州以下为郡、县,即实行州、郡、县三 级制。
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并行分封制,将王国分为三等:大国、次国和小国。 东晋侨置州、郡、县:东晋沿袭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但出现了侨置州、郡、县 晋室南渡,“政府绥怀遗黎,乃仍以人民之旧居名其侨寓之郡县,于是侨州郡县制度大兴。侨实
相错,其间辖隶统属复杂殊甚,不可悉计”。 侨置种类:
1、侨实相错 2、南北侨相对 3、一名数地、一地数名或“散居无实土”。 南北朝州制的没落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州制陷于混乱,走向衰落。南北两方各朝的州数都倍于前朝,州郡之多 达到顶峰。其结果是州与郡实无差异,郡则无县可属,甚至有“双头郡县”的现象。
侨置州郡: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 北方原地名,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 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 完全废除。
双头州郡:东晋南北朝时期,二州、二郡合治一地,称为双头州郡。是一种混乱的区划制度。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
民不分侨旧,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制度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加快了南北人 民的融合。
三.道路时代——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隋唐两朝州郡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就必须设立新的机构,对地方行监察权。隋朝
有刺史和司隶的名称。道的名称原是南北朝时行军的编制,之后成为地方区划的名称,与汉代州的地 位相类似。
(一)隋唐州制的末落及道、府制确立 隋朝州制没落及唐代地方制度:道——州——县的建立。唐朝的道制、府制、节度使制、羁縻制

1、隋朝州制末落
隋文帝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存州、县复地方行政制为二级制 隋炀帝复废州改郡,以郡统县,并在郡上十五州部官员,恢复汗武帝时的虚三级制。全国设郡一
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2、唐朝的道制
唐朝州郡之名更动不断,但是无论如何变动,名异而实同。 唐朝的道制是仿效汉代的刺史部发展而来的,当时唐朝有 300 多个州,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
行使监察权。贞观设十道,神龙二年(706),开始设置“十道巡察使”、以后改称为“按察使”、“存 抚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等等。玄宗年间改 10 道为 15 道,每道设“采访处置使”,并 作为定制,长设不撤,有了固定的治所。
唐玄宗时,分十道为十五道 山南道分为山南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和黔中三道;两京附近增设京畿和都畿二道 作用:便于管理;加强东西京的地位;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理。十五道既有定员又有驻地,标志着
唐代地方制度由虚三级制变成实三级制:道——州——县。 3、唐朝的府制
唐朝的府制分三种: 京师和行所在府    都督府    都护府 京师和行所在府    目的是要提高京都地位,以区别于普通之州。
唐太宗即位后,当时雍州是京师所在地,太宗下令凡是京师所在的州一律称为府,改雍州为京兆
 

 
府,洛州为东都所在地,改为河南府,并州是李渊起兵之地改为太原府,总共设十府。 都督府    起自魏朝。多设于经济发达地区及缘边战略要地。
唐朝在国内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武德七年(624)都督兼治军民,统辖数州,都督所在的州称 为都督府,其他州称之郡。贞观十三年(639)全国 42 个都督府,景云二年(711)为 24 个羁縻都督 府。
都护府    都护府是一种特殊的政区制度,始于汉代之西域都护府,多设在沿边地区,贞观十四年
(640)唐灭高昌国,始设安西都护府,至中宗时置六大都护府。 都护府的长官为都护,都护府下辖都督府、州。 4、唐朝的节度使制
唐朝的都督分为三种:使持节、持节、假节。表示权力的大小,等级的不同。 永徽年间,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凡是边境诸州,皆授予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加其权力,景云年间,
节度使成为一种定制。此后,凡都督带使持节皆称为节度使。
节度使制(十节度使)河西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北庭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平卢 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剑南节度使    岭南节度使
该制始行于边疆,后遍于内地。节度使势力大,总览财、政、军及监察大权,其发展导致了唐中 央集权制度的衰亡及五代十国政治纷争局面的形成。
5、唐朝的羁縻制度 羁縻制是一种在不破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留或基本保留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政策
措施。唐在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制度,任命其首领为长官,保留 其社会政治形态,承认其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但是军队必须由中央统一调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相 当于现在的自治区或自制州。
(二)宋朝路、州、县三级制 两宋时期实行路的建制。宋代的路和唐代的道在意义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在实质上却有很大
不同。唐朝的道先后设有按察、采访黜陟、观察等使,只是负责监察的责任,不能干预地方行政,更 不过问金谷财货的事务。 宋时路则具有实际权力。
1、“道”制的演变——“路”制    2、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 “道”制的演变——“路”制
宋初仍行“道”制,分全国为十三道。至太宗淳化五年(994 年)废“道” 为“路”。真宗时, 为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在一路中设三司制度: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使
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
一级行政区划:路:15    18    23(1085 年)    16(南宋) 二级行政区划:州(府、 军、 监)
三级行政区划:县( 军、监) 四.行省时代——元明清时期
元朝行省制与以往不同。它既不是一个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地方行政的区划,而是中央 政府的一个缩影,是中央王朝的派出机构,不仅用这种方法集权于中央,行省的职权几乎完全代替了 一地地方政府。
一)元朝的行政区划
时间----成吉思汗(公元 1206 建蒙古汗国)---忽必烈(公元 1271 改国号为元)共 260 多年的历史。 范围----东至海;西到东欧;南至今的越南,泰国的北部;北至北冰洋。管辖方式---分为天子和四大汗 国两部分来管.
省制的起源 1、三国时,魏曾设置有淮南行台省.2、金章宗时,有行省或行尚书省 元朝省制的划分(1.11 制)中央——1 个中书省 中书省又称“都省”,亦名“腹里”,管辖今
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诸省(区)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治大都(今北京) 地方——11 个行中书省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陕西行省 甘肃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湖广行省    四
 

 
川行省    云南行省    征东行省 元朝省,路,州(府),县四级制 行省的职责--兼管军,政大事.
路--比宋金时稍小,數目却多.分为上下两等:十万户以上的称为上路,以下的称为下路,战略地 的除外.路一级的称总管府.
府、州--地位比宋时高,直隶行省,与路的地位相同,称直隶府,州;隶于路者称为散府,散 州;府之下领州,县,州下有属县.
县--有隶属州者,也有直隶于府和路者,还有州,路,府皆辖县者.
(二)明朝的行政区划 三司的确立:都司、行都司、九边
省制演变 明初实行行省制。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成为 明、清以后我国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
明朝划分为两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 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的行政权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刑名按劾之事都指挥使司:    掌管 一省的军事
(三)清朝的行政区划 清朝“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司”制度,改设 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
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纳入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
地区经济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
(四)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1911——1949
第二节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看书) 一、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政区演变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关系 三、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方政区的主要职能是经济上职能,替中央或上级行政单位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生产;完成国家在 本行政区内赋税征收任务。
历代封建统治者划分政区都多以经济指标来划分。 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政区设置的空间变化态势 例如:唐宋以前北方地区政区数目多,幅员小,而南方地区政区数目小,幅员大。这主要是与中
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流域,人口密度大相关。唐宋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 东移南迁,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响应政区逐渐增多,这样在历史上,中国南方地区的地方行政区 比北方地区变速要大。
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 依民俗制州界原则,行政区与文化区契合 文化心理状态对政区变迁的影响,文化的认同感的形成 行政区划建置和崇尚数字的关系 五、政区演变与中国历史地名的关系
关内、关外    关内关外地理上的界定: 一指函谷关    二指山海关
岭南 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 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 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湖广”“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作为地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
 

 
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 ”、“湖 广行省”,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
小结:1、历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演变分三个阶段
从秦灭六国到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583 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 800 年。称郡县时代。第二
个阶段是道路时代,即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 583 一 1276 年,约 700 年。 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从公元 1276 年至 1949 年,近 700 年,是行省时代。 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有如下规律 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
趋势、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与朝代之间,也发生在一个朝代之内、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 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中,往往处在最 低一级、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至清朝,分三个时期、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六章 中国历史时期经济与人口的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变迁 一、原始农业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
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资源等)和人文 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它是以劳动地域分 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耕区。 四大经济区域: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 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 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人口增加与粮 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 东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使人口与劳动力锐减,虽然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经济逐渐复兴,但“安史
之乱”与“靖康之难”再度导致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汉代长江流域经济仍很落后,北方的历次战乱为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契机,至北宋时期中国
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供给地。 在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进程中,开发顺序为: 1.上游成都平原。2.下游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 3.中游江汉平原。 唐宋时期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民谚改有“湖广熟,天下足”。 荆江是长江的一段,近洞庭湖,河道弯曲,容易泛滥。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大堤的修成有力
的防止了当时的洪灾。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山区的农业开发:中国山地面积占2/3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程较慢。 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
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 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初步开发: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
移打下了基础。
 

 
2、进一步开发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建康),江西、 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3、重心转移完成 :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 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二)经济重心变迁的表现 关中、中原地区——》江南
①江南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曲辕犁、稻麦复种制、筒车);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④ 农作物品种增多; ⑤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较晚,宋代这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稍有改善,明清时 期进入全面开发。
山区的农业开发: 中国山地面积占2/3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 经历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
2.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
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大规 模开发。
(三)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造成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天地生(天文、地球、生物)背景来看,东亚大陆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生产力水平也在 不断提高,两者的碰撞造成区位适宜性互动,这便使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呈现为一种不可逆转性。
一是由于北方成为文明中心后,过度垦植和频繁战火破坏了良好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黄河肆 虐,人民流离失所。
二是由于气候的变迁,从距今三千年起,中国大陆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旱,使北方草木萧杀,灾 害增加,而南方则更适于人类活动。
三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王朝经常南迁,偏安一隅,从建都南京的六朝 一直到南宋偏安,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才逐渐使长江流域高度开发,超过了北方。
四是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大致产生于战国时代,有了铁器和牛耕,才能高效地在长江流域 的红土层上耕作。
气候变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1、城市的繁荣。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贸易往来频繁。
2、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
3、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漕运) 三、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种类的变迁
种植制度1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夏商周三代实行。2 .土地连作制的确立:春秋战国开始。 3 .黄河流域两年三熟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华北局部地方,以冬小麦为核心与粟、豆、麻 等作物进行轮作。4. 长江流域一年两熟制的出现:北宋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一年两熟,主要为稻、麦 轮作。水稻一年两熟即双季稻出现在清朝,双季稻出现前有再生稻与间作稻,均为一年一熟作物。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
1. 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粟、黍、稻。
2.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禾、黍、稻、麻、菽、麦、大麦。
3. 秦汉时期主要农作物新出现农作物品种:水稻出现粳、籼、糯等种类。芝麻传入中国。
4.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北朝:高梁、荞麦。宋朝:占城稻。魏晋:苎麻。 元代:棉。
5. 明清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
 

 
四、近现代中国经济区域的演变
(一)近代中国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地区、江汉平原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珠江三 角洲地区、淮黄海平原等地区
(二)现代中国经济的时空演变:国土整治与经济区划 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历程 国土整治的重点区域 1.经济发达带(区)
每个国土基本整治区内部都存在经济发达带(区),对经济发达带进行整治既可加快发展速度,又 能避免环境破坏和污染。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或开发潜力大的农业区 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因此这类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目前大多处于环境破坏和恶化阶
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其整治也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3.重点流域开发区
针对流域内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结合防洪、灌溉等方面制定阶段性 和梯级性开发规划方案。依据流域内的农业和矿产资源、经济开发现状,拟订该流域的工农业、交通 和居民点的发展规划方案。
4.矿产资源开发区 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几种方案
中国在1949年以后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划分了6大经济协作区
——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 一、中国人口空间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 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对气候依赖 性极强的体现。
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 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
一、北宋以前——北多南少 二、北宋至明朝—— 北少南多三、清期—— 南北均匀 中国人口迁移阶段及其特点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可分四段时期
(一)先秦:迁移范围小而速度慢(二)秦到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黄河流 域和北方汉族南 下长江流域(三)明到太平天国:向山区和边缘 大移动不多见(四)之后:填补空白迁移 东北台 湾大移民、海外移民高潮
人口迁移类型
(一)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汉族自发性)(二)政府强制内聚型移民(三)东西向渗透型移民
(四)由内地向边疆开发型迁移(五)东南沿海向海外移民(六)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西迁(七) 南方非汉族退却型迁移
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
第三次高潮(靖康之乱) 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 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原因
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是北方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民不聊生。 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 从公元316年到439年的120多年中,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16个国家,史
称十六国。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讨论:两晋之际、中唐以后、两宋之际的三次北人南迁高潮有什么历史影响? 中原地区人口外流原因? 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繁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
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 大量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的改变?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第七章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

1、 历史城市地理的概念 研究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变化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时间上,城市
有其过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在空间上,城市内涵有三大部分:自然环境、人口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城市史地沿革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1、第一阶段(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1)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制约(2)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途径 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来、由各级行政区治所发展而来、由水陆交通枢纽或河川渡口、江河湖海
交汇点的城邑发展而来、由关隘要塞或边防重地所筑城邑发展而来。 2、第二阶段(隋唐至清末)
城市的发展多呈不平衡状态,其趋势是南方逐渐代替北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中原、吴 越江浙、珠江三角洲和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几个城市密集区。
以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不断兴起,逐渐改变原有城市多在行政中心地区的状况,开始了 城市因综合因素普遍发展、繁荣的时期。
又可分为三个时期:隋唐至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第四节    都城的历史变迁 都城建设中的礼制规章和平面格局的特点
都城的建筑位置、城区面积、城门数目、城墙高度、城内建筑物类型、市场位置、道路宽窄等都 有严格规定,不得违背。都城平面格局的特点 1、整齐划一,多是由南北、东西向道路组成方直平整 的棋盘方格式的道路、居住系统,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2、中轴线纵贯全城,形成对称为二的格局。 城市整体上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个相对封闭式的独立系统。 3、宫殿为城市主体,一般居中、居 高,占据城市要害部分。4、宫殿建筑高台化,既为防潮,也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建筑风格上, 宫府官衙都是雕龙画风的砖木斗拱式结构的殿堂楼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中国历史地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