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知识点哲学导论考试名词与语录解释

真际    

中国冯友兰用语。指逻辑上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理世界”,与“实际”对称。《心理学·绪论》:“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认为它与“实际”的关系是“有实际必有真际”“有真际不必有实际”;“属于实际中者亦属于真际中,但属于真际中者不必属于实际中”。“实际”中的事物是变动的,真际中的理是永恒不变的。真际比实际更根本。真际是不能用感觉得到的,只能通过逻辑分析即思考来把握。认为“新理学”的对象是真际。“哲学上对真际有所肯定”。哲学“由知实际地事物而知实际,由知实际而知真际”。宋儒所谓“由著知微”,亦可说此。    

   

世界本原学说  

世界本原学说可称作“前本体论”,因为这种学说是存在问题的学问的最初形态,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要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只是因为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定,还出不了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所以还不是本体论。该学说起于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学派的学说,止于赫拉克利特的“火之本原说”。该学说试图在感性世界中,寻找所有感性事物的形成和统一性之来源。其所揭示的基本规定,没有越出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      

先天综合判断    

指谓项不是从主项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项联结著的判断。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才能成为它数学与自然科学可以成立的基础。这是衡量一种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的标准。康德指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这类判断构成的。如数学命题﹕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藉助于直观﹐例如藉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又如几何学命题﹕两点间直线是最短的线﹐主项中“直”的概念不包含量﹐只包含质﹐因此“短”这个量的概念不能从主项分析得出﹐只能由直观加上去﹐但是这个命题又公认为普遍有效的。又如自然科学命题﹐每个发生的事物都有其原因。“原因”指与发生的事物不同的某种东西﹐不包含在主项里﹔但是每个发生的事物又必然有原因﹐这种必然性完全不能从经验得来﹐是以先天知性概念为依据的。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  

理性    

“理性”是一种高级阶段的认识能力。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造成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但是在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理性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例如:    

康德认为理性是一种最高的认识能力,把它放在感性和理智之上。他认为,只有理性才能完全脱离经验去思维那些超经验的理念——“世界”“灵魂”和“上帝”。但康德是个先验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者。他认为理性在思维理念时就要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即“互相冲突”或“二律背反”。因此,理性也不可能认识事物本来的面貌。康德对理性一词还有一种广义的用法,即泛指包括他的感性、理智、理性在内的全部认识能力。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最完全的认识能力,也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他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进行辨证的思维,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但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却颠倒了客观世界同理性的关系,把理性当做造物主,说它是事物的本质和内核。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性和感性在认识过程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诸事物的内部联系。理性不但不排斥感觉经验,而且是把感觉经验当做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全部认识过程只能科学地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    

 

感性-­‐-­‐-­‐康德规定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即指接受物自体的刺激而产生知识的能力(由这种能力所产生的知识,康德称为感性直观,感性直观是由物自体的作用引起的)知性-­‐-­‐-­‐-­‐-­‐在康德那里,知性是一种先天的思维能力,是对感性对象进行管理、加工,以形成科学知识的能力。理性      

-­‐-­‐-­‐-­‐康德认为理性是从知性发展而来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是把相对的知识系统化为绝对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哲学思维的能力    

感性(康德)  :  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性经验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直观,一是纯直观。前者是后天的质料,后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感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后形成数学知识。    

知性(康德)  :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用这些范畴把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为知识。知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知识。      



理性(康德)  :理性指在经验中无法达到的知识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即要求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要求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认识,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没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范畴。但用认识有限对象的知性范畴去把握无限对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  

 

智思界    

[noumenon,意为“被思想的事物”或“理智的事物”,复数是:noumena,可译为“智思界”]  noumenon也译为“本体”,noumena也就是本体的复数。    作为可理解对象或终极实在的事物,相对于现象——即“显现的或可感的事物”。这个区别古已有之,并在柏拉图的相论中得到充分的讨论。但是此词特别的与康德有关。在他的哲学中,智思体主要用于消极的意义,即某种超越于感性、直观或经验界限的东西、即超越现象世界的东西。因此,智思体是不可知之物,用于表明可能知识的界限。它只是纯粹理性设定以作为一切科学探究的起点。在康德看来,这样的设定作为人类自由的条件尤为必要。而且,我们如果把客观性归于它,我们就从一个没有内容的逻辑形式进展到一个必然的自在存在的对象,一个实证知识的对象。在康德看来,这是一种辩证的谬误,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形而上学错误的根源。智思体有时可与“物自体”交替使用,尽管他们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    

“智思体之概念——它关涉于不应被思考作是感性对象,而是指通过纯理智认作是物自身的东西——是绝无矛盾的概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310    智思体包含着物自体、还有灵魂、自由、上帝等等无条件事物的理念。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  

“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

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根本。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不变的本原“存在”,使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他认为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是高于其他一切科学的第一哲学。从此,本体论的研究转入探讨本质与现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笛卡尔首先把研究实体或本体的第一哲学叫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17~18世纪,莱布尼茨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抽象的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沃尔夫把一般、晋遍看作是脱离个别、单一而独立存在的本质和原因。康德一方面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本体论要强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质及物质的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原则,并从纯存在的概念出发构造了存在自身辩证发展的逻辑体系。    

理想    

书:  “所应当是”,不是“所是”,是理想。理想是由著知微后所知道的“应当”,故而是以真际之理作根据的“应当”,幻想之所以为幻想,因其由情绪和想象做成,无真际之根据。    

人由“所是”知“所以是”,进而知“所应当是”,从而树立理想  笔记:    

被证明的,对天道有所领会,需要生命奋斗来实现  是尚未称为实际的东西,但是是对真际的领悟    

辞海:  ①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②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    

个人: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领悟真际,尚未被实际所实现的,就是理想。人们先要看到实际,然后用科学进行反思,揭示它为什么是这样,然后从实际进入真际,得出“应当是怎么样”,这个“应当是怎么样”就成为了我们的理想。 


 

Ø  语录解释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谈方法》中提出的认识论命题。这一命题是他全部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出发点。他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只要我一怀疑我在怀疑,就恰好证明了我在怀疑。我怀疑就是我思想。即使是我在做梦,也是在思想。既然我思想,那么这个思想的“我”就不能不存在。“我在思想,所以我存在”这就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根据笛卡尔本人的解释“我思故我在”中“自我”的全部本质只是思想,它可以不依赖人的肉体和大脑而单独存在,所以“自我”只是一个精神性的实体,是思想或心灵,而不是指人的感性存在。必须指出这一命题是认识论的,它明确肯定了自我这一认识主体,而把自我作为认识的前提条件。而不是说没有我的存在就没有世界的存在,更不是说世界上只有我的存在而别热都不存在,或者他们的存在依赖于我的存在。因为笛卡尔所说的“我”并不仅仅是指笛卡尔本人,而是指一般的我、心灵,或所有思维着的我。只有在逻辑上首先确立了这个“我”的存在,人的一切认识才是可能的。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出发,推演出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首先他推出了上帝的存在。他说,我在怀疑,说明我是一个不完满的东西,但是我思想中明明有一个完满性的观念,这个观念不可能由我本身产生们因为我是不完满的,不能作为产生完满性东西的原因。所以完满性的观念必然是从一种事实上更加完满的本性而来,这种本性只能是上帝。上帝是最完满的,它自然包含了一切属性,包括“存在“这一属性,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其次笛卡尔推出外部世界的存在。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外部世界存在的感觉和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清楚明白的,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各种观念只能来自上帝,上帝不会欺骗我们,所以我们清楚地感知到外在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真实可靠的。这样笛卡尔由我思故我在推出了三种实体的存在,即自我、上帝和物体。他认为这三种实体确立后,他的

哲学的建立和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就有了可靠的根基。    

在笛卡尔哲学中,物体和心灵属于两种不同的实体,物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性,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有广延性的不能思维,能思维的无广延性。物体和新林毛哥,存在于思维谁也不依赖谁,二者各自独立存在,泾渭分明。这就是笛卡尔的二元论,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是显而易见的。    

 

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    

《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易传》认为“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者”,而万物都可以分属阴阳。阴阳是宇宙大化流行的根本。“道”也就是“变”是宇宙万物运变的过程,《系辞》上言:“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进退指旧物的消失和新物的产生过程,而“道”的意思正是表示进退的轨迹。《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者就是万物变化的过程。《系辞上》又说“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周易正言》说“体质成器,是谓器物”。由是可以说“形而下者”是指示物存在状态。《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外”,“往来不穷谓之通”“恒久不已”等都指过程的无限性。“器”则都是暂时的,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的器物用“形而下”来表示。关于形而上形而下、道器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历代思想家对此进行过不同解释。自汉唐来,人们多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理解为规律或法则与具体物质、本原与派生物的关系,这与《易传》的字意还是有区别的。(《中西著名思想命题要览》王吉胜  主编)    

 

3、  “如何从存在中推出义务?”(“how  to  derive  ought  from  is?”——休谟)    这句话我认为可以要用到休谟的“自由和必然”与“反理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修默休谟认为  

1.人类的行动具有很大的齐一性,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大致一样。动机和有意的行动之间的连结像在自然任何部分中的原因和结果之间一样,有规则和齐一性。人们认为在自然中知觉到有如必然联系的东西,在思考自己的活动时,在冬季和行动间没有感觉到这种必然而已。其实,必然不是行动的强制性,而是行动的齐一性,是动机和结果之间恒常的联系。自由是根据已知的决定而行动或不行动的能力。这样解释自由和必然就同道德一致了。如果行动不是出自采取行动的人的品格和气质中的某种原因,他就不能对那种行动负责。如果没有自由,人类行动没有任何道德性质,也无需褒贬。被称为有道德性质的行为,一定导源于人的内在性格、情绪和爱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自由的;如果完全由外在的事

物而来,就不能加以谴责或赞扬,他们是不自由的。    

2.休谟倾向于有机的宇宙观,他认为信仰上帝不是思想推论的结果,而是建立在人们的情感和冲动的本性上。宗教植根于意志中,而不是被创造的,是长成的。有神论由多神论发展而来。没有明确构成契约或协约使人一致服从,这种观点远远不是野蛮人所能理解的。酋长运用权威,原来一定是个别情况。由于从中尝到了好处,便一天天频繁起来,在群众中也取得了习惯上的自由或不自由的默认。如果追溯政府的最初起源到森林和沙漠里去,那么一切权力和司法都来自于人民;人民为了和平和秩序而放弃他们固有的自由,承认他们同辈和同伴的法律。在这里历史的或发生的观点取代了唯理主义思想。  (《西方哲学史》梯利  著,伍德  增补)  

 

4、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提出,他认为追问世界本源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凭什么认为本源是不变的?他提出:火是本源,火是变化。世界没实体,世界就是变,它不是特定的感性事物,这个火是一个象征。这个和周易里的变是相同的,宇宙是浩转流变的。    

他取消了本源问题,认为世界是一条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王德峰知识点哲学导论考试名词与语录解释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